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硬币的两面(言之有理)

(2014-08-19 08:14:30)
标签:

房产

上周周四,去年春节离职的一个经理L突然来电话,说是要请我和副总C吃饭,恰逢C回京未归,便推说等C回来一起。隔天L又发短信,说是先请我,火烧眉毛的样子。

L2006年年底在老家创业失败跑到深圳,除了债务一无所有。入职的时候申请的岗位是生管,试用期月薪1200。之后他的努力让他脱颖而出平步青云,08年年初的时候,月薪至少翻了三四番。12年的时候年收入已经到了20万。

08年金融危机,深圳房价应声而落,附近中海地产三期的房价比一期低了30%,果断组织骨干员工团购并垫付80%的首付。那时他入职不久,前途未卜,加之老婆强势反对,并不想买房,为此我动员了他三次,特许他只交5000元的首付。

11年公司新业务风生水起,之后整个行业的发展也藉由水果公司等巨大需求的拉动,风云际会生机盎然。在深圳这个神奇的土地上,仿若一夜之间就冒出了N多新厂。其中也包括了L和曾经是我的下游供应商合作的公司JC。现在回头去看,他们的合谋应该始于12年年初,13年春节正式合作,14年中秋分道扬镳。

故事老套,千篇一律,桥段狗血,简单轮回,看了开头就猜到了结尾。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戏我看到了两个不同的版本,硬币的两面。

JC公司内部传出来的A版本:14年年初,W家大老板已经决意逼L出局,先是抓住L老婆一个微不足道的过失将她开除,然后将L从营业的岗位调离,让他负责公司内部的生产管理。其实是大老板的家人已经跟着L跑熟了业务,可以完成替代了。

L的B版本:他先是负责营业,跑客户。之后他觉得公司的生产管理严重不足,所以拿出一半的精力管理生产。听起来上天入地、三头六臂。

A版本:公司是W家三个亲兄弟合伙的,L是唯一的外人。W家的大哥最有钱,所以计划是一路增资,摊薄L的股份,最后逼L出局,当然这个节奏是视L贬值的进度而调整的。W家关起门来是兄弟一心其利断金,对外却角色扮演各有不同,时不时还上演宫斗戏码,兄弟阋墙,眼花缭乱,高潮迭起。公司号称资金紧张,对外借高利贷维持运转,实际是W家老大的钱左兜进右兜。一进一出,利息也赚了不少。

B版本:公司去年亏损,但今年已经开始盈利,步入正轨。最近L更是据理力争,把W家老二从采购的位置上给干掉了。但是W家大举扩张的理念L接受不了。W家兄弟计划贷款800万,继续扩产,L觉得风险太大,好不容易刚刚还完高利贷硬币的两面(言之有理)。所以萌生退意。

A版本:14年年初开始限制L的种种,比如工作权限,比如交际费的报销。目的就是逼L退出,净身出户。

B版本:计划8月份开始自己创业,已经和W家提出退股,一年之内拿回原有投资即可。W家表示不同意L退出,极力挽回......

其实L和W家兄弟合作之初已经卖了房子,还贷了一些钱。去年公司亏损,自然也没有分红,根本无力追加投资。现在L游说自己在老家银行工作的姐夫,抵押姐夫的房产贷款,支持他再创业。硬币的两面(言之有理)

我现在开始相信,人生远比编剧精彩。

后记:W家这样的大戏,至少上演过三五次了。每次和别人合作,都是以公司盈利不佳,小股东黯然退出落幕。小股东能全身而退就是阿弥陀佛,抽到了上上签。通常都是公司亏损,资产跌价,出资的钱三五七年慢慢还,怎么还?还多少?什么时候还完?全赖W家高兴。小股东净身出户也是有的。

席间L提及另外两个从我们公司离职创业的人,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把他们说得一无是处。一个是把某一行业的客户全部做丢,被L轻视鄙视以及无视。其实这人还好,公司也还存在着。另外一个当初也是一起买了中海的房子,离职不久卖了房子,三两年间走过了三五家公司、自己也办过公司,现在浪迹深圳寂静无声。

原以为是可以看上三年五载的连续剧,却原来也被深圳速度弄成了如此这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