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石家庄开续航 700 公里的电动车去杭州,全程 1200 公里,他的策略是每跑
500 公里充 40 分钟电。“开油车你跑 500 公里也得休息一个小时吧,时间上电动车和油车没区别。”阿威说,“如果开油车,1200
公里加油得 1200 块钱。电车充两次电,花费 200 元,其中服务费 100 元,电费 100 元。电车比油车省了 1000
块钱。”
而对半路没电趴窝现象,他们大多表示只要“提前规划,途中花点心思关注充电地图就行了”。为了不耽误你,或者说不耽误你太多时间开电动车回老家,国家和车企都操碎了心。根据公开数字,2021
年中国城市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从 2020 年的 167.2 万台增加到 261.7 万台,同比增幅超过 56%。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
2020 年的 492 万辆增长到 784 万辆,车桩比在 3 附近徘徊,充电基建设施的发展脚步跟上了电动汽车规模化步伐。
《2021中国用户新能源车消费决策和态度调研报告》显示,64% 的用户认为“充电不便”
是购买新能源车时的最大顾虑,超过了续航、安全、保值率等排名第一。
事实上,自《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发布以来,中国城市充电基础设施就一直处于高速增长通道内没出来过。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第一次明确充电桩行业政策方向。 2018
年,在车企、出行公司和充电桩公司的三方努力下,中国一年新增了 14.7 万个公共充电桩,达到增速顶峰。2020 年 3
月,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七大重点领域之一。今年 5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车桩比为 2.7,相比去年有一定缓解,但距离车桩比 1:1
的理想目标,差距仍肉眼可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