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2日是选手报到的第二天,各路选手陆续抵达邯郸,选手报到工作接近尾声。
早上,选手们用完早餐就来到了训练室集中培训。导演给选手详细讲解了今年大会的赛程和赛制,并有针对性地做了双音节和六词竞速训练。
一天的训练下来,选手的状态越来越好,解词、猜词能力以及彼此的默契度均有了质的飞跃。
看了成语君昨天发的故事,想必大家疑问一定不少,今天成语君先给大家补上赛制这一课。2015成语大会与上届相比,无论是题目、竞赛形式还是选手组成方面都有所升级。
首先是猜词游戏的升级:第一届出题基本是按照不同成语的来源搭配的,第二届将更多从语义出发,将成语编成无数细小的主题方向,考察选手一些更能体现“成语智慧”的东西。
其次是大家最关心的参赛形式和选手问题。本届延用双人组队参赛的形式,共有24对选手进入决赛,高校队VS青年作家队为出场对阵格局。高校选手由北大、清华、北师大、武大、厦大等多所高校选手组成,他们全都由中国成语大会全国高校巡回赛中脱颖而出的成语高手组成;另外,节目组还邀请了一些具有网络公信力与影响力的社会选手参赛,他们大多都是网络文学世界里的大神和高人。
说完了题目和赛制,成语君带你们看选手。
还是这对作家父子!有网友回复称不知道这位少年为什么能够来参加成语大会。成语君在这里详细介绍一下:这位少年叫杨渡,14岁,刚上初二,擅长儿童文学创作,目前已出版多部作品,被《儿童文学》杂志视为2015年最值得期待的“00后”少年作家,代表作有《闹钟里的瓢虫》、《喜糖的魔力》和《闯江湖》等。父亲杨永勤已出版诗集《非法分子》、中短篇小说集《到金茂大厦去》。
除了这些,成语君还想说,无论是在自习还是模拟训练,这对父子永远都是一副谦逊有礼、温润如玉的样子,让人如沐春风。
午休时间,工作人员看到有选手在酒店大厅练习成语,于是随手拍下了这张照片。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位男士有点眼熟?没错,他就是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四现场媒体竞赛团的年度总冠军彭敏,也是本届成语大会的作家选手。
参加汉听后,彭敏曾写下这样一段感悟:“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真的是一次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毫不夸张地说,我平生所学,在方寸之间接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一次次,不到十四岁的小选手轻而易举地写出了正确答案,我却在一番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后仍然写错,这种前浪死在沙滩上的无奈感,让人恨不得马上滚回去狂读万卷书再出来见人。不过转念一想,我辈老矣,台上这些青春年少却波澜老成的小选手,不正是我们古老汉语如日初升的守护者么?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固其宜矣。”
再次参加成语大会,彭敏可不是借了汉听冠军的身份,人家正儿八经是位青年作家呢。1983年生于湖南衡阳的他,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学士和中国当代文学硕士学位,2009年至今在中国作家协会《诗刊》杂志社任编辑。彭敏少年时代就开始从事写作,小说见于《人民文学》、《北京文学》、《今天》、《西湖》等杂志,随笔、评论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都市报》、《南方文坛》等处,据悉短篇小说集将于年底出版。成语君相信,对彭敏而言,中国成语大会将是又一次充满期待的旅程。
成语的语义往往不是字面意思简单相加所形成的能指,而是因历史相承延用所形成引申义的特殊所指,这是成语作为语言现象最有趣的部分,这两位老师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他们是起点中文网的白金作家“不信天上掉馅饼”和“断刃天涯”,在短短一天的培训中两位老师锋芒毕露。和别的选手不一样,这两位大神经常剑走偏锋,喜欢从经典和典故里找释义。他们在猜词中所体现出的智慧、知识储备及对成语的掌握程度,让其他年轻选手自叹弗如。
参加成语大会,要说不紧张,那肯定是骗人的。有位同学因为太紧张,着急之下还上演了一出“谁的眼泪在飞”的戏码,小伙伴们赶紧过来安慰。成语君想说,同学,别着急,笑到最后的人笑得最甜。
认识了这么多选手,成语君带你们吃顿大餐。
选手当晚吃的是自助餐,一共有21道菜和7种主食,这画面看得成语君眼睛都直了!
成语君打听到,下一场培训将会迎来一名神秘嘉宾。会是谁呢?明天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