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2015-09-15 15:20:21)
标签:

教育

分类: 小课题研究资料

一、课题基本情况     

1.课题名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

2.课题来源:旬阳县基础教育科研 “十二五”规划 2015 年度小课题(课题批准号:XKT20150126    

3.课题负责人:赵行玲    

4. 所在单位:白柳镇中心学校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1、学生发展需要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开发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素质教育要求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以“应用题”作为一个独立教学领域的格局,而是涉及到:“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每一个方面,成为各部分知识有机联系的融合剂,在教学中不再是孤立的教学过程,而是融合在各个领域中,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新课程标准要求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在解决问题方面明确地提出了――要“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经过认真分析后我们发现:新课标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中的掌握与理解,注重的是学生的思维情况和数学学习能力,而我们在教学中只注重“双基目标”的达成,忽视了思维训练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方法上以模仿套用代替创新与生成,忽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最本质的东西――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是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用数学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后果是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不过硬,不能在数学问题的解答上游刃有余。

3、教与学现状的需要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化整为零”的编排造成了许多教师错误认为“应用题教学已经边缘化”,错误认为“解决问题”的教学并不重要。教师对“解决问题”教学的漠视与不得要领,导致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日渐薄弱,具体表现为“学生看不懂文字表述的实际问题”、“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学生找不着思路”、学生两极分化情况严重,到中高年级部分学生已经不会解答应用题,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等等。传统的“应用题”教学经验与理论显然已经不能够完全正确的指导“解决问题”的教学实践。小学生数学水平之间的差异主要原因并不是缺乏相应的知识,而是缺乏解题思路与技巧,找不到思考点和突破口,不知如何着手分析。老师总是牵着学生鼻子走,在课堂上不能展开充分的对话和沟通,自己始终是一个传授者、管理者。其次,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思考的习惯,基于此提出此研究课题。

(二)研究的意义

我们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旨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达到锻炼人、完善人的目的,为推进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本课题研究重点在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题名称界定及解读

解决问题:是原数学教材中的“应用题”,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应用题”。是进行数学思维,并综合性、创造性地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那种非单纯练习题式的问题,既包含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包含源于数学内部的问题,是应用先前所学知识去探究问题答案的心理过程,或者说是在新情境下通过思考去实现学习目标的活动。即是在教师适当的指导下,使学生面对问题时,能把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经过思维加工、综合运用和转化,达到未知目标的过程,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策略:计策和谋略。是指为完成某一任务所采取的行动方式。可理解为方法,却又不完全等同于方法,其指向顺利地完成任务,并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思维与行动地最为有效、最简洁的方式方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 是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在原认知活动的作用下,调用(或发现)问题解决的方法,有效地组织问题解决的认知操作活动,使认知操作活动实际起到消除问题的“障碍”,实现问题“给定”到“目标”的转换,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的一种内部心理机制。本课题中,是指培养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方法等而研究采取的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四、研究设想

(一)研究的目标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四个总目标之一,贯穿于四个学习领域之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会受到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水平、理解能力、年龄特征、问题的内容、问题的难度、解决问题的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是:

 (1)通过研究,促进数学教师对解决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构建一种适合我校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

2)通过研究,探索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和思维的能力,养成“数学地思维”的良好习惯。

   (二)研究内容:

针对目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出现的弊端,探索有效的解决问题教学策略,主要从以下五小问题来进行研究。分别是:

1)研究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的策略。

2)指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3)研究提高设计练习的有效性。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5)探索解决问题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

 以上还只是我们的初步设想,我们准备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思考、实践、调整、再实践,以求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良好意识与能力。

(三)研究思路

本课题在研究中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坚持小组合作与探索交流的原则,坚持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的原则,在实践研究中以“一课二上”、“同课异构”课例研究为主要方式,探究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努力地整合总结每一阶段在解决问题的策略方面取得的各项研究成果。

(五)研究对象和假设:

研究对象:本校中高年级学生。

研究假设:

1、师生解决问题的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即教学动机,教学方法,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等。通过设计合理有效的调查问卷,掌握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的现状和心理需求,根据问题制定研究方案。

2深入研读课标,研究教材和学生特点,学习“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的相关理论,对解决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真正领悟解决问题的内涵(本质)及教育价值。

3、结合教学实际,通过“问题的感知与理解——解题策略的寻求和确定——解决问题策略的实施与调整——应用、内化、深化、拓展。”由个体到普遍。针对教材系统研究和形成自己有关新课程对解决问题教学的基本策略和一些重要教学举措。

4、通过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评价与反思等,利用生活化、迁移、假设、推理,借助数形结合、课件、多媒体、动作、图画、符号、文字等形式等手段,指导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和基本技能,如怎样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怎样理解他人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法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最终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5、通过联系生活,情景的创设,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等方法,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有亲切感,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应用意识。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20151-201512月)

1、研究准备阶段(20151月—3月)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习与课题相关的资料,理解课题意义及基本内涵。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申请立项。

1)加强理论学习,学习教育科研理论、教学模式等有关理论。

2)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找出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系统归类,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3)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供研究的思路,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2、研究实施阶段(20154月—201511月)全面展开研究,分别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收集研究的数据和各种材料,写出回顾反思总结(中期报告)。

1)开展相关的“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收集实践中的资料及数据。

2)实践研究,通过“一课二上”或“同课异构”教学案例反思研究,观摩研讨,总结摸索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有效模式及途径,经过不断的反思,调整并完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3)撰写阶段性实验报告。

3、总结验收阶段(201512月)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汇总研究成果,总结成功经验,撰写教学设计1篇或教学案例1(包括叙事等),论文、申请结题。

1)整理档案,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实验操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2)整理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3)总结经验成果。通过撰写论文以及优秀课例、案例等形式推广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每人至少提交1份优质教学设计、1论文、一个优秀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或课例获奖或发表等)

(七)人员分工

为使本课题组人员任务明确,便于操作,分工与合作相结合,研究工作顺利、稳步、扎实地深入开展,最终能高质量顺利结题,参与课题研究人员分工如下:

赵行玲:本课题研究负责人。制定研究实施计划,申请立项,撰写开题报告,阶段总结,结题报告;负责分数和百分数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等。

孙兴珍、郭贵荣:负责工程和行程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并撰写自己的研究方案,研修总结;收集整理自己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及成果;负责课题研究会议记录;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

胡才花:负责归一、归总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并撰写自己的研究方案,研修总结;收集整理自己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及成果;负责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活动照片拍摄,公开课等录像工作;负责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题的设计。

赵慧丽、史少莉:负责比例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并撰写自己的研究方案,研修总结;收集整理自己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及成果;赵慧丽负责课题博客日常管理、学习资料的上传和更新工作。史少莉负责撰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课题组所有成员学期结束上交资料:课题阶段性小结(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所有成员在20151110日前上交资料:课题小结、课题研究学习笔记、课题研究行动反思、相关获奖的教学论文、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课例、课件、参加相关比赛获奖证书、科研成果等。所有资料归档之后,由课题组全体成员一起汇总分类整理。

参与课题研究的成员要及时认真参加研究,及时积累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研究的相关记录、笔记、论文、案例、反思等成果。

五、预期成果

1.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2.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优质教学设计、论文、优秀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或课例

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实施方案、结题报告。

 

                                             请老师们指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