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粮票收藏家蒋俊
粮票收藏家蒋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039
  • 关注人气:5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对粮票收藏发展前景的粗浅看法

(2017-09-29 12:48:25)
标签:

粮票收藏

发展前景

看法

分类: 专业论文

关于对粮票收藏发展前景的粗浅看法

关于对粮票收藏发展前景的粗浅看法


近一段时间,对粮票收藏发展前景的讨论可谓一波高于一波,热度有增无减。各人就各人的收藏体会、感受、认识,从不同角度、各个方位积极踊跃的谈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讨论的氛围也一改昔日以平心静气开场到较劲斗狠散场的格局,非常喜人。笔者认为,这样的讨论才叫真正的讨论。讨论中,正方和反方的看法、意见都能在平和的讨论中完全客观的表述清楚,心平才能将自己的看法客观的表达出来,气静才能客观的倾听完别人的不同意见。尽管讨论中见仁见智,很多问题不一定能达成共识或认同,但至少通过有益的讨论,我们能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明了问题的正反意见,以及看清当前的客观现状。相信每一位参与讨论的亲历者,都会不同程度的在心中权衡问题的利弊大小,作出自己明智的选择,这应该可以说是共同学习提高的受益吧。下面就这次讨论的情况,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为了表述简约,暂且将计划经济时期的票证统称为粮票。

粮票收藏它会垮吗?笔者的答案是否定的,粮票收藏垮不了。理由有三条:

一、粮票是新中国近40年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是一个时代的烙印。粮票作为当代的收藏品,已得到认同,形成共识。作为当代的收藏品,粮票具有史料、研究、收藏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直接反映了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恢复、统购统销、三年灾害、“文革”浩劫、改革开放”五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变化,诠释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社会生活的状况和性质,具有当代或现代文物的特性。这一点,不管你认同不认同,还是纠结不纠结,都无关紧要,这不是你我说了算的事,这是客观事实。仅凭这一点笔者就可认定,这粮票收藏它是垮不了的。

二、粮票既作为当代的收藏品,就必然有其自身生存以及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就必然有其自己的运行轨迹,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客观的说,粮票与钱币、邮票相比,至少有两点是不能相比的。一是组织形式。钱币邮票从一开始都是官方主办并把控的,即便是民间的集邮协会和钱币协会也是官方一手操办掌控的。听老集邮爱好者言谈,当时都是单位领导出面动员职工加入集邮协会或集邮小组。说是自愿,实际上是有软性压力的,大家都加入了,你不随大流,行吗?粮票呢,从始至终都是民间的自发行为,而且步步维艰。粮票收藏已经20多年了,很多省市连协会组织都是不规范的,谈发展能行吗?说到这里,笔者再次强调,这种非规范的组织形式长期存在,是非常危险的,不出事则罢,一出事那就无法收场了,尤其是协会会长,更是首当其冲。二是市场调控。老钱币、老邮票与粮票的性质相近,不作叙述。从市场经济运作角度来看,钱币现在还在继续使用,邮票现在还在不断发行,而且发行量巨大,具备了市场运作或炒作的基本条件。看来官方是有意识的利用民间的力量,将钱币邮票收藏品的收藏市场逐步演化为收藏品的资本市场,并且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手中,可随时动用经济手段调控市场,必要时还可动用行政手段。钱币、邮票收藏品资本市场的逐步形成,吸引了大量的民间游资,这也许是钱币、邮票收藏品市场火爆的主要因素之一吧。从收藏爱好者的年龄结构角度来看,刺激、挑战、传奇、以及急功近利是不适合中老年人的,所以进入这种富有挑战性的博弈场合,自然大多是中青年人。实际上这种收藏已经变性了,已不能称之为收藏了。作为收藏品的钱币、邮票已变成一种投资的媒介,象征性的凭证符号,本质就是纯投资,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或炒作,来获取正收益或负收益。

通过以上分析,相信大家都能明白一个大致的情况。那么,粮票就不能与钱币、邮票相比了吗?也能比,除了上述的两点外,其他都能比。也就是说与以收藏类型为主的钱币、邮票相比,比如说老钱币、老邮票,这是与粮票性质相近的同类型的收藏品。

其实收藏也是一种投资,只不过它是一种长期的、缓慢的、零存整取的投资形式。这种投资形式非常适合小康生活、有两闲钱、工薪阶层群体。尤其是中老年人,老来有所作为,既收藏把玩有事做了,到头来还能零存整取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的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传统的收藏历来都是休闲式的,这种形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分析略),除了乱世外,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原因,都有自己稳固的收藏群体和圈子。例如:古钱币、古字画、古瓷器、冷兵器等等,尽管收藏的人数更为稀少,但始终都有自己的收藏群体。粮票也是一样,从粮票收藏20多年的收藏实践来看,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本世纪2010年前,十几年的一潭死水不知寒了多少人的心,但粮票收藏还是挺过来了。笔者在这里夸张点说,那不是粮票收藏的寒冷期,那是粮票收藏的冰川期。粮票收藏连冰川期都挺过来了,你说,粮票收藏它会垮吗?无论是持续性收藏品,还是断代性收藏品,只能衡量收藏品的类型区别或自身特性的不同,压根就不能作为一种收藏品有无生命力的衡量标准。同样的道理,一个收藏品的收藏群体,人多也好,人少也好,年龄大也好,年龄少也好,也是不能凭此作为该收藏品兴衰的衡量标准。人总会死的,人也总会老的,社会就是在这种交换接替中不断进步。

三、综观老钱币、老邮票等收藏品的发展轨迹,以及粮票收藏的实践,粮票收藏的成熟期还未到来。说明白点就是粮票收藏的兴盛期还未到来。为什么?理由至少有两点:

第一是粮票自身的价值与价格背离倒置的现象还是存在。有些粮友通过自身的收藏实践、体会和分析,提出了粮票是安全的、稳妥的、比较好的中长线投资品种。笔者认为,这不是凭空想象,信口雌黄,是由现今粮票收藏的基本面作基础而分析出来的,是站得住脚的。通俗的说,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怨声,什么钱币被套了,什么邮票被套了,有谁听到过粮票被套了吗?从现今情况看,粮票还是套不了的,最多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这就是最基础的东西。前几年,粮票价格的确上涨了很多,但与性质相近的老钱币、老邮票等相比,价格还差的远呢。粮票的价值回归应该还没有到位,还没有窜出地面,还在地平面下。近期,粮票市场的行情有所波动,仔细观察分析,这是由短期行为造成的。有些短期投资的粮票收藏爱好者,由于短期行为造成资金短缺,有的甚至到了影响正常生活的地步,不得已而急于变现,对粮票市场行情的波动影响较大。但这是局部现象,不会影响粮票收藏的正常发展。

第二是官方的介入。粮票收藏除了自身组织的不作为,没有形成组织的力量外,缺的就是官方的力量。官方的介入有两种形式 ,一是粮食文化列入了粮食部门的工作议程,那就是官方找民间了;二是粮票收藏组织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做好基础工作,规范组织,先挂靠后独立,这就是民间促官方。这问题不作过多分析,要靠实践。总之,只要官方介入了,粮票收藏将会上一个大台阶,将会打开一片崭新的天地。

本文纯为笔者的一己之见,对事不对人,如有不妥之处,还敬请谅之。


                                          (成都市  徐宝朝)

                                        2017915



            关于对粮票收藏发展前景的粗浅看法

                    关于对粮票收藏发展前景的粗浅看法

   关于对粮票收藏发展前景的粗浅看法

    关于对粮票收藏发展前景的粗浅看法

关于对粮票收藏发展前景的粗浅看法

                   关于对粮票收藏发展前景的粗浅看法

    关于对粮票收藏发展前景的粗浅看法

                    

关于对粮票收藏发展前景的粗浅看法

            关于对粮票收藏发展前景的粗浅看法

关于对粮票收藏发展前景的粗浅看法

关于对粮票收藏发展前景的粗浅看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