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往事》:后坝梁底下的那眼井
(2025-05-04 10:05:14)《流年往事》:后坝梁底下的那眼井
也不知什么原因,近年来时常在脑海出现老家后坝梁底下那眼泛水泉水井和那在“S”型坝梁上缓慢往上行走的挑水人、赶着毛驴的驮水人、弯弓着身子撅着屁股挣命往坝梁顶上拉水桶车的人,仿佛能在隆冬寒天,看到他们在此长坡拉水、挑水头上冒出的热汗、嘴巴里呼出来的热气以及眉毛眼睫毛上的白霜。
这口水井叫什么井呢?周围吃此井水的人可能都叫它“坝梁底下的井子”。它为什么会反复出现在我的脑海呢?可能最主要的原因有这么几条:一个是对后坝梁的怀念。我们青少年时印象中那么恢宏壮观的大坝,怎就后来被洪水推得一干二净呢?这个大坝,是周家圪崂乡镇前后沟规模最高,坝摊面积最多,对周围群众生活影响最大的土石建筑,它极大地方便了后沟人家日常生活、上山出行的便利,特别是坝摊两岸的难得的平地,是周艾家圪崂两个村子人种植玉米、油麻子、蔬菜的上好土地。二是这眼水井地理位置独特。此大坝是四五队社员在冯家山、石坬山及更远的地方人们上山干活的必经之地,也是周家圪崂与邻村艾家圪崂两个自然村的分界线。大坝里头往里走就是艾家圪崂、苗家新庄、路硷、贺硷、景家沟等其它村庄了。三是此水井极大地方便和服务了周围居住单位和乡民的生活。水井处在周家圪崂石坬山、冯家山和坝梁根底相会的地方,是十分清澈甘冽的优质地下水,是公社、学校、放大站周围事业单位和马合年、胡生金、冯九亮等人家满年四季的饮用水,也是夏秋时节后沟村民在坝底迭岔下洗浣衣物或冲澡人口喝了的饮水地,也是石坬山上拦羊人与其它上下山干活和闲脚人想喝口水的地方。
在我的潜意识中,这个坝梁在一定意义上是周家圪崂村的地标。大坝高约300多米,宽约800多米,它像一把铁锁死死锁住了前后几条沟的山水形胜,影响着方圆二三百户三四千人家的日常生活。
在区域文化结构中,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景人事。后坝梁和坝梁底下的那口水井之所以能嵌入我的思想并形成一道风景,就是因为它有其特殊的文化意义。因为它是上世纪中叶周家圪崂最鲜明的时代记忆,那里有公社、有学校、有广播站、有电影队,有唱戏班子;那里有终年溪溪的流水,有洪水洞迭水岔下洗浣衣物的婆姨女子,有大热天在此冲澡嬉戏的光屁股孩子,也有盛夏那吓人的洪峰和振耳欲聋的涛水声,有后沟高姓家俩父子在洪水中捞河材时拼命的呐喊声,有前后沟多少出行的人因洪水漫路,不得不绕到后沟掌行走的身影。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影像。后坝摊、水井子养育了周边多少人家的日常烟火,留给了周边多少人少年时的美好印记。那火红的“人民公社”年代,那水井上方石崖上雕刻出“农业学大寨”的巨型鲜红的标语,那天天响彻一道沟,不停播放“社会主义好”的高音喇叭,那公社上面时不时传来郞郞读书声和孩子们金铃般的笑语声,夏夜里公社放大站电影场里会传来《打击侵略者》电影里的枪炮声......
岁月像把杀猪刀,无情地把我们隔离到两个多个时空中,也许因为公社学校消失了,四周不热闹了,后来大洪水也不留情了,干脆把大坝推得干干净净,不给我们留下一点念想。想到此使人喑自伤神。自己离开家乡40多年了,祖父父亲那两代人都走了,我们六十年代初出生的家乡人,现在还有多少人想念起后沟那个大坝和大坝底下那口汩汩流淌的甜水井呢!
2025年5月4日于西安浐灞右岸
前一篇:《流年岁月》:65岁感怀
后一篇:2016年春夏在鼓浪屿疗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