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山走笔》:无语

(2024-08-22 12:23:56)
《西山走笔》:无语  

无比较就没有区别。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无法说清楚的。儿子的学业、工作、婚姻等,说不操心是假的,但要真正操心也没办法帮助做工作,时常为此担心忧虑,也因帮不上忙有些自责。
应该说儿子找得媳妇很好,儿媳海外留学十年,长期在外企工作,博士后青年科学家;儿子在部队院校上的本科、研究生,在意大利米兰理工大获得博士学位。应该说他们俩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了,都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无论是学业,还是后来工作以及恋爱结婚,都是他们自己作主。总体看,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和谐顺畅的,对双方父母也是孝敬的。可我还是总觉得他们不太懂得生活,不太懂得传统的思想文化,可能是在国外呆得时间太长了,思想、工作、生活方式完全西化了。完全西化了好不好,也好也不好。好处是思想和学术是开放的,与国际上是接轨的,世界的眼光,前沿的课题是做学问所必具备的。说不好是因为,我们毕竟都是中国人,中国人有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以和、敬、亲、仁、爱为本质特征要求。儿子和媳妇30多岁,他们对中国人的传统礼仪思想和文化知道的不多,实践得不多,有时甚至认为过多的礼节礼数是落后的,束缚人的。只不过有时在父辈们跟前不表现出来罢了。
一个家庭的稳定,很重要一个内容就是必须有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一定的意义上讲,就是家庭生活的稳定器,是维系家族、家庭、夫妻关系最重要一环。十指连心,血浓于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过去对亲家没有特别的认识和感受,可自从2019年儿子结婚后,就不得不与亲家打交道了。我和夫人的总原则就是一个“谦”字,要相互尊重、相互问候、相互关心。
在封建社会中,儿女亲家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联姻是部落、族群求生存和发展的一 个重要手段,只有双方联合起来,才能壮大人力资源,才能与别的部落、族群对抗,才能获取更多的生活和生产资料。西汉时,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先后嫁于乌孙王国,为的是与乌孙王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匈奴的侵略和扩张;唐代时有文成公主西嫁吐番王孙赞干布,促进了大唐王朝与雄踞西北西南以吐番为主的各少数民族王公归附中央王朝;辽金元清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为了生存发展,为了扩大地盘,为了夺取政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采用“和亲”的办法,去团结和拉拢别的部落族群,以壮大自己的声势和力量。我们还可以看到,在过去封建王朝的士大夫政治生活中,往往以采用儿女亲家联姻的方式,来在朝廷中形成互相依靠的势力,以求得在政治生活中的声援,在仕途上的相互帮衬,这是封建社会士大夫集团中常见的政治联姻现象。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在儿女亲家的选择上,习惯上讲“门当户对”,也就是家庭社会地位要相匹配,也不是士大夫集团选择与士大夫集团内的人家联姻,平民阶层的人家选择与平民家的联婚,如果双方社会地位、家族势力、经济状况悬殊,那这个家庭就可能不太和谐,也不是很稳定。嫌贫爱富,是人们的天性,谁不想自己的儿子女儿找个好人家,门当户对,琴瑟和鸣,那是多么好的事情。至于中国民间传说的牛郞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许仙和白娘子爱情故事,那不过是人们的美好心理祈求和生活愿景罢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管在什么社会朝代,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都是追求有社会地位的,因为有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就能更多地占有社会生产资料,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保障,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不是十分发达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中的群体大众还是羡慕和追求富裕的、有社会地位的、有人格尊严的生活。由此看来,一个人,一个家族,要想获得相对较好的社会地位,就要拼搏,就要奋斗,就要进取,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还是这样。

2024年8月22日于乌鲁木齐新泉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