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窗走笔》:清明之前忆亲人

(2024-04-21 09:40:08)
《北窗走笔》:清明之前忆亲人  

有时觉得生活十分恍惚,或者说不太真实。应该说诗人在创作时要有激情,要有空间想像,我辈乃一平凡人,何来空幻的不真实的感觉呢?不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可能多数的成份还是人闲了,人老了,怀旧了,思想颓废了,甚至有时信神信鬼了......
可不是吗?在这个世界上,生我养我寄托于我们一生幸福平安生活的亲人一个个都走了。最早走的是奶奶,我从小吃奶奶家的饭,在奶奶的怀抱里长大的,但直到1976年春奶奶去世,我给奶奶却一点回报都没有。奶奶一辈子的生活念想,特别是离世前后都是在极度的痛苦、失望、难肠中度过的,她给我们那么多,我们回报了什么......什么都没有。爷爷可能有些福份,在过去极度困难的日子里,他能坚强而不屈地生活。合作化以后,爷爷家大量的私有土地被充公了,他在榆林南郊农场当“粉匠”师傅差点成为公家人。他和奶奶一样,经历了两个已嫁女儿的早逝伤痛,经受了长子1947年当兵上战场生死不明的牵挂、操心和煎熬,经历了幼子多年病魔緾身,带给全家无尽的心理折磨。可爷爷有福的是他活到了改革开放后生活出现了新变化,他活到了大儿子从新疆回来看望陪伴他,活到了孙子辈有出了两个大学生,活到了终于看到小儿子成家立业,这一切变化,终于让他几十年愁苦的脸上有了笑容。爷爷虽然一辈子务农,但他性情开朗、为人正直,意志坚强,坚持勤劳致富。我后来觉得胡姓家“文”字辈的老人们,爷爷无疑是优秀的,在某种程度上讲,他的四个儿子后来的发展,都没有爷爷当年的人生气场、胸怀以及顽强生活的能力。
当然,现在我最主要的是对父母的思念和忏悔了。1980年以前,他们是吃苦的、受累的,生活是备受煎熬的,心理和精神的负担是极为沉重的,可自从1980年秋我考上大学走向了社会,父母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全新的解放,这是他们含辛茹苦十八年得到的最好回报,也算是儿子对他们精神上最大的安慰。只可怜他们还是福浅,没有等到我在部队最火红生活的时候,我也为没能在他们有生之年享受上儿子给他们能带来物质、精神上更好的生活享用,而感到终身的遗憾。
再就是外婆和三姑了。在我四十五前的人生中,外婆和三姑给了我太多的关心爱护和疼爱了。外婆的关爱自不必说,她本来对长女和外孙就特别疼爱,特别是长外孙又考上了大学,外婆的心理是万分高兴的。因为我这个大外孙倾注了她老人家几十年的爱,几十年的期望,几十年的高兴。外婆一生所有的亲戚中,那有一个公家人,那有一个考上大学的,而且她这个外孙之所以能考上大学,也是倾注了她老人家多年物质和精神上的巨大帮助。人虽然不能长生,但外婆的去世和她晚年生活没有更多沾上外孙的光泽,是我人生中的一大遗憾,这也是我至今时常对四个姨姨感情深的缘故。
至于三姑对我的爱和帮助,也是我终身难以忘怀的。因为,在我上学读书和生活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三姑是倾注了多么大的思想感情去帮助。当时,我上高中时是看不到未来有什么出息,她纯粹是出于对侄子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在当时他们家生活也不是十分宽裕的情况下,给我们家借钱,给我学校带吃食,在那困难时期,这是那么大的帮助,而我竟无一点回报,这能不痛彻心底吗?
今天之所以难肠、愧疚,就是亲人们给予了我那么多的爱和关怀,可我没有多少回报,这是永远的悔,也是后来时常恍惚、郁闷的原因之一吧!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也许是心灵感应,想起了逝去的亲人。今天写了这么多,也算是对逝去亲人们的相思和悼念。

2024年4月3日于念于西安浐灞,4月21日录于“草原上一兵”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