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岭笔记》:又回长安

(2023-12-05 18:07:11)
《秦岭笔记》:又回长安   

大概在20年前,我突然觉得自己是长安人,长安这个字眼由此于我特别亲切,特别有吸引力,尤其在古诗词中。“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望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须”(唐 白居易《初贬官过秦岭》)“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 岑参《逢入京使》)。还有多少写唐朝京都长安的诗呢?太多了,自汉代以来几百首,几千首,上万首.....
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是长安人,从此对长安一往情深呢?40岁以后,在边地迁徙流浪生活20多年以后;在与妻儿两地、三地分居日思夜想的时候;在边地与长安乡党聚会畅饮,回想故园生活之时;在退休之后大多数乡党都回到长安之时。也许这时才觉得长安才是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家。以前不管在那里生活,总觉得是漂泊在外,只有回到长安,看到秦岭、看到大雁塔、看到钟楼、看到兵马俑,看到八百里秦川的麦浪,看到三秦大地的父老乡亲,才真正觉得自己回到了家乡,回到了几十年梦寐以求的土地。
43年以前,连续考了三年大学才终于走出黄土高原,来到平原,来到边疆。当在外漂泊了36年以后,才真正回到了家乡。当飞机从咸阳机场降下来,双脚真正踏上三秦大地时,才觉得回到自己熟悉、亲切的、温馨的、美丽的家乡,才觉得特别亲切、温暖、踏实、妥贴......
往事往往很不堪,43年前在“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楚迷离中离开黄土高原、关中平原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在三天两夜的长途行旅中,虽有紧张疲劳,但在“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满怀豪情中走进了军营,在“月黑雁飞高......大雪满弓刀”中马头冲雪走过了6千多公里的边防线,走上了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边防,走过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伊犁、在库车、在喀什、在和田,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且末、若羌、轮台、和静、焉耆、和硕、博湖与各族军民和广大官兵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为千里边防巩固、为边疆社会稳定......
“铁打的银盘流水的兵”。2016年秋冬以后,终于不在“一夜征人尽望 乡”了,终于不再“凭君传语报平安”了。我们把接力棒交给了新一代的边防军人,由他们再书写自己无悔的青春,再为祖国边防的安全和边疆稳定去奉献、去牺牲,这是累世华夏儿女永远的使命、永远的责任。
回到长安真好,气候湿润,草本宜人,一切感到是那么亲切、那么新颖、那么温暖。也只有回到长安,在秦岭山下,在渭水河边、在三秦大地才真正回到了亲人们的身边,才终日享受家人围坐,灯火可亲的温暖,才能觉得每天可以安稳睡上一觉,每天早晨在灞河边走路去迎接新的朝阳。

2023年12月5日于西安恒大御景居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