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儒道释文化》:学好五经书,袋于帝王家

(2023-03-06 14:36:53)
《儒道释文化》:学好五经书,袋于帝王家  

过去读的书少,不知中国文化之大,不知江南文化之深。亲近之年,粗读了一些文化世家,特别是科举时代涌现出的不同朝代儒家文化大家庭、大学士,深深感到中华文化的光辉灿烂和博大精深,尤其是对江南文化世家的文化渊源、累世耕读、不懈求取功名,家族代有宏学硕儒迭出,出将入相,代代封侯,真是惊叹、仰慕不已。暂且记录两三家文臣宰相家族的辉煌历史片断。
1、清初辽东沈阳范文程家族。范文程(1597年~1666年)字,宪斗;号,军岳。辽东沈阳人。清初政治家、谋略家。1615年考入秀才,1618年始事努儿哈赤。官至少保太子太保。曾先后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帝王。清初一代重臣,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被视为清初文臣之首。1666年病逝,谥文肃,康熙亲书“元辅高风”,作为最高评价。范承谟(1624年~1676年)字,靓公,号螺山。范文程次子。1652年中进士,官至福建总督,追赠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在福建总督任上被靖南王耿精忠囚禁,宁死不屈,后被杀害。谥号忠贞。范时崇(1663年~1720年)字,自牧,号苍岩。范文程之孙,范承谟之子。官至浙闵总督,左部御史,兵部尚书。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三月回京履新,赐御制诗“栋梁祖干家声重,兰桂孙枝令誉清”之句。序云“浙闵总督范时崇陛见来京,朕每念伊祖开创宰辅,伊父乃忠义名臣,所以待之优重,今因回任特书御诗饯行。”
范文程总共有六个儿子,范承勋、范承谟、范承烈、范承荫、范承祚、范承斌。其中范承勋、范承谟、范承斌都在朝廷里做了大官,有过大的作为。孙子辈中,历史记载有五个孙子都做过官,有的做过兵部尚书,有的做过工部尚书,有的官至提督,也有的做过待郎和都统的。
2、清代安徽桐城张英世家张英(1638~1708年)字敦复,又字梦敦,号学圃,又号圃翁,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1667年)进士,选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读学士。康熙十六年(1677年)入值南书房,深得康熙器重,帝出行,张英必从,一时制诰多出其手。后历任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后历任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国史馆总裁官。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康熙帝曾称赞道“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有子张廷瓒、张廷玉、张廷璐较有名。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清代 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心枢。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雍正帝朝,历任礼部、户部、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助),领班军机大臣(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完善了军机处制度。乾隆即位后,君臣渐生嫌疑,晚景凄凉,致仕归家。乾隆二十八年(1755年),卒于家中,年八十四,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也是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