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高原》:雪后夜晚
(2023-01-15 20:30:22)《陕北高原》:雪后夜晚
上世纪70年代初期,虽然人们粗茶淡饭,生活清苦,可娃娃大小生气勃勃,精气神十足。人们白天有白天的忙碌和事情,夜晚有夜晚的生活和情趣。这不,冬天的黄土高原,特别是雪后的夜晚,年轻人们有别样的玩耍和娱乐,惹得我们这些更小的孩子们羡慕不已。印象深的是,某一天雪后夜晚,邻居小名叫“可”的小伙子过来找我四爸(当时四爸也就是十七八岁)想约出去玩耍。我当时八九岁左右,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盯着四爸他们这些年轻人晚上的活动,总想跟在他们后面去耍。可四爸非不带我,因为我小影响他们行动。所以每当晚饭后有活动,四爸他们总是偷偷摸摸相约行动,总害怕我知晓后攅緾着他们。可他们越不让跟去,更激起了我非要跟他们的兴趣。我总是在晚饭前后,密切关注四爸的去向。四爸家晚饭吃得早,我们人多家往往晚饭较迟,有时四爸就打一个时间差,他提前吃完晚饭偷偷溜走了,等我吃完晚饭,早找不到四爸的影子了。为此,常常懊恼不已,对四爸埋怨不已。
事情过去四十多年了,某一年我在乌鲁木齐专门接四爸转玩了几天,说笑中问起他们当年晚上出去玩什么,到什么地方玩去了?四爸诧异我突然提出此问题,“嘿嘿”一笑,努力回忆着说,“那时冬天夜长,闲着无事,他们通常约上几人或打扑克、或掀棋子,或到苗家坪去看电影。不带你去,因为你小,害怕出去“墩乱子”。
70年代的陕北高原,虽然植被、草木不多,可一年四季气候分明、风轻气清,空气新鲜,特别是夜晚,月光皎洁,清影泄地。漫漫的长夜中,人们总要寻着法子娱乐,大多是“串门子”拉话,要不就是带点小彩打扑克、掀棋子赌博,要不就是听盲人说书,或隔一向时间看场电影。
我们的童年少年是清贫的,也是清明的,天真的,纯洁的。好在跟前就是公社和学校,信息比较灵通,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明,大多数人家的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小学、初中教育,就是在推荐上高中时期,因我们村是公社所在地,推荐上高中的人数比其它边远村队的名额要多一些。我至今能清晰地记得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按先后顺序应该是:刘志芳、高仰才、石怀碕、苗树勤、杪海英、杜成书,等等。
黄土高原的冬天是寒冷的,也是漫长的,我们每天晚上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背课文,也正是这些早期的启蒙教育,为我们以后求学、考学、外出工作打好了基础。
怀念黄土高原的冬天,怀念冬夜那皎洁的月光,怀念青少年时那天真的欢乐的笑声、读书声......
2023年1月15日于乌鲁木齐新泉居
前一篇:《西窗幽记》:又近年关
后一篇:《西窗幽话》:大年三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