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万象》:人与人之间

(2022-09-15 20:05:36)
《生活万象》:人与人之间  

人与人之间除了直系亲属以及生死与共的战友兄弟之外,大多在生活中的交往是有利益关系的,没有利益关系的人只是匆匆而去的过客,有了利益关系,才可能慢慢交往交流来往。曾记得当年康熙皇帝南巡到镇江金山寺,与寺内主持高僧临江对弈,当看到长江来来往往船泊从江面经过时,康熙帝想智察主持的智慧,就说,每天从此经过的船只有多少,没想到此高僧马上明白了康熙帝的用意,他不慌不忙地捋了捋胸前的白须,含笑对康熙帝说,“依愚僧看,此江中每天南来北往的船只不计其数,其实只有两只船。”康熙惊愕,“何出此言,愿闻其详。”主持对曰:“我说的两只船,一只为名,一只为利也。”闻高僧解释,康熙帝深以为然,高兴之余,给寺院题赠了“金山寺”三个大字的金匾,一时在江南传为佳话。
我以为名和利是相联系的,没有纯粹的名,也没有纯粹的利。在过去封建社会有名就能带来利益,有利益也能获得名誉。可不是吗,那一个封疆大吏不是腰緾万贯,“三年青知府,十分雪花银。”经商巨贾,富可敌国,无不与政界官僚缔结连襟,大清末期的商业巨子胡雪岩、盛宣怀、张謇,他们都不是拜在左宗棠、李鸿章、翁同禾这些朝廷重巨的门下,在其政治军事商业利益的隐护下,才建立了功业,从商菲名,声誉远菲中外。 我们常常不是听说某某企业家给什么地方捐款建学校、建疗养院,这不是以商业利益而树名吗?过去,人们习惯批斗名利思想,这是错误的。有名利思想是人的本质,没有名利思想人何能有生产生活动力。农民种地为了多打粮食,工人做工为了多生产商品,解放军守卫边防为了国家利益,各行种业生活的人都是为了利益,只是利益的大与小,利益的多与少,利益的不公平分配罢了。当我们明白了这些道理,就不要为了利益羞羞答答,遮遮掩掩 ,应该光明正大追求利益。没有利益关系成不了生产关系,没有利益关系产生不了社会关系。
中国的知识分子喜欢清谈,有的甚至视追求利益为读书人的耻辱,这是封建思想糟泊,读书人不吃饭,读书人没有七情六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是讲的利益吗?所以,为利益而正名是唯物主义思想观点。
当我们明白了这些,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就明白了有的人为什么对你热情,为什么对你客气,为什么对你冷淡,这是对方有利益考量的,你对别人没有利益关系,是成不了长久朋友的。

2022年9月15日于乌鲁木齐翠泉路467号新泉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