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岭山下》:说社会历史时代

(2022-06-23 20:45:56)
《秦岭山下》:说社会历史时代  

现在不少文化学人十分怀念中国近代学者在内忧外患中探索民族文明起源、挖掘民族历史、整理国故,把中国文化从东南沿海向内陆腹地延展的黄金时代。一个社会历史时期有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最明显的莫如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秦代的“商鞅变法”,汉代的”文景之治“,北魏的孝文帝改革,唐代的”贞观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等等。
当然,之所以能成为后世怀念的必定是在历史上留下彪炳青史的伟大成就和贡献之人事。我们这里特指的是20世纪50年代之前,中国学人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水深火火热的生灵涂炭中,自强不息,奋发创建中国近代科学学科体系,在科学救国、文化救国思想指引下,发奋图强,抵御外侮,由此涌现出了诸如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等无数爱国知识分子,为国家、为民族在战火纷飞中奔赴,有的就倒在了抗敌救亡战场上。
过去,有太多轻视儒生学人之言论,”书生造反,十年不晚“,”百事不成是书生“,可中外的历史证明,推动历史和社会向前发展的,基础的根本的工作还是文化和教育,还是思想和意识形态。所以,只有思想短浅的人才蔑视知识分子和文化学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今天,我们恰恰需要的就是中国近代学人那种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而奋不顾身的人,舍生忘死的人,埋头苦干的人。

2022年6月24日阅读《光明日报》”荒野上的大师“有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