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扔的第一包东西

(2023-03-28 06:48:54)
标签:

情感

文化

分类: 所经所历
我扔的第一包东西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今天开始清理家里多余的东西。房子要借出去了,有些东西可以留着,下家可以用,像马桶圈上的套子。有些就不能留,像玻璃橱里很多私人用品,还有那些我视之如宝物的“保尔-梅里亚乐队CD。

我清理东西几乎就跟回家同步,这是细水长流的事,要达到人家来住的水平要有个漫长过程。

任何东西当与你的人生相伴的时候才有意义,当积存了这样的意义以后,舍弃就变得很复杂,情感就会有波动。人生常活常新就不能沉浸在过往的事物杂项里,而是开拓生活的新疆域,这是我准备跟自己的旧物告别时想到的,这样的想法有些新的积极的涵义,所以我有些欣喜,断舍离才不至于剜心摘肺一般,但是跟旧物的了断有时也是跟旧请的了断,意义非凡。

今天扔的第一包东西居然就是老妈给三儿媳做的100双鞋,几乎就是软底的布鞋,圆口鞋。扔的时候向老天说一句:“老妈,对不起了,这鞋我要扔掉了,因为我要去美国了,这些东西我带不走。”

老妈的这些鞋,几乎就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故事的翻版。另外能说的一点是,老妈通过做这些鞋,也弥补了自己在家的无聊到彻底的老年时光,这是人生中的弥留时光,不是老妈最后40天的生命的弥留时光。我私造一个概念叫人生的弥留时间不知道大家能否理解。

好像是说我要到美国去,可以带去。这是个谎言,而且是个善意的谎言,说这话的时候老妈的这些鞋的工程才开始不久。这样老妈就可以把人生的弥留时间继续的消磨掉,而且是带着满满的满足感,成就感,因为她觉得自己能帮到儿子亦或是儿媳,于是可以带着这种心情开心快乐的缝纫。

原来的任务单是十双鞋,儿媳还在嚷嚷:“我穿不了。”后来变成十几双,再后来变成几十双,那一针一线变成几十万针和线。再后来几家剩余的不用的布都集中到老妈手里,她高兴的是那些厚布又软又暖,是另外一种模式的暖布鞋。

最后变成100多双的时候我们已经把这件事变成衡量老妈身体健康的一个指标,老妈的生活变成穿衣、吃饭、看电视、睡午觉之外的一样生活必需品——做鞋。

变的还有儿媳最后是不需要这些鞋;我也无法带到美国去,因为我带去箱子的容量是有限的;当这一切最终的事实都明而晃之的摆在老妈面前的时候,老妈笑笑,继续做她的鞋。

当老妈去世两年多后,当她的大儿子也将移民美国的时候,这100多双鞋终于扔掉了。成为我将移民美国开始的第一件事,我不知道老妈知道这个结果时是会哭还是会笑。

他在庆幸自己的大儿子可以到美国养老的同时,一定会担心自己的二儿子,因为他还没后呢。老妈最担心的老张家没后这件事在她走了两年多快三年的时候还是原封不动。但这件事不属于鞋的范畴,如果像做鞋这么简单,老妈一定做它200多双,而且唱着歌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