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澄阳小学沈鑫
澄阳小学沈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61
  • 关注人气: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申报书】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听唱融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法的研究

(2017-04-24 12:49:03)

项目类别              编号                  苏州  相城区 

 

苏州市陶行知研究会

“十三科研课题申报书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    

                    听唱融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法的研究

课题组负责人                           

课题所在单位             澄阳小学          

         2016921日       

 

 

 

 

 

 

苏州市陶行知研究会制

一、基本情况

课题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   

沈鑫

年   

29

性别

民族

行政职务

德育主任

专业职务

中小学二级

研究专长

音乐教育

联系电话

(办)051266181030-8005

 

(手机)13625281527

电子邮箱

308823972@qq.com

通讯地址

苏州市相城区如元路澄阳小学

邮编

215000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

姓  

性别

年龄

职务 职称

专  

工 作 单 位

沈  

29

中小学二级

歌唱教学

澄阳小学

茅程芳

31

中小学一级

舞蹈教学

澄阳小学

  

28

中小学二级

歌唱教学

澄阳小学

黄佳慧

27

中小学二级

器乐教学

澄阳小学

马菁菁

23

中小学二级

器乐教学

澄阳小学

潘彩群

33

中小学一级

舞动教学

澄阳小学

 

 

 

 

 

 

 

 

 

 

 

 

 

 

 

 

 

 

 

 

 

 

 

 

二、课题论证

1、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一、对课题理论价值的论证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是比较经典的教学理念,通俗地解释该理念就是事情应该怎样做那么学生就要怎样学,学生怎样学教师就该怎样教,使教、学、做能够统一起来,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音乐是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备受关注的学科,是改革的重点环节。引入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开展小学音乐教法研究,有利于加快音乐教育改革的步伐。

在“教学做合一”理念的背景下,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教师通过教授知识,自己也能实现知识的增长。《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中也提到:“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这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为此《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听唱融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法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对实践价值的论证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是融合美性、技能性和整体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引入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能够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教学做合一”下的“听唱融合”能够克服音乐中教与学分离的弊端

音乐教学通常是以听觉和动觉为基础的,通过表演技能和听觉技能展示音乐的魅力。《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一个概念:音乐素养,包含着音乐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在学习过程中“教学做合一”能够使学生在音乐体验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提升,从整体上对音乐的内涵就行把握。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与学分离的弊端,使教与学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二)“教学做合一”下的“听唱融合”符合音乐教学的客观规律

音乐教学可以看做是艺术实践,通过音乐教学环节获得音乐知识和技能,获得音乐审美体验。认真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强调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的融合。在音乐教学中坚持“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符合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技能教育的客观规律,能够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等现实问题。

2、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一、研究目标

1、结合着“教学做合一”理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索音乐知识。从而培养音乐欣赏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积累聆听音乐的听觉经验。确定为1—6年级学生欣赏的总体目标。 

2、能够通过听赏感受音乐情绪、情感的变化,逐步领会音乐作品的整体情感,领会音乐要素(如节拍、节奏、旋律等)音乐的表情手段(如速度、力度等)与音乐情感的关系。 

3、能够听赏分析音乐作品(如进行曲、舞曲等)的主旋律以及它的重复变化、对比。

4、能够听辨人声(如独唱、合唱、男女高中低声部等)及乐器(如中外常见乐器的独奏、合作等)的多种演唱(奏)形式及音色。

5、在“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支撑下,形成“听唱融合”的音乐教学模式,感受到互助的重要性,丰富课堂人文关怀。

6、针对以上这些现象,结合《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要求,并运用陶先生的教育教学理论,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听赏音乐的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创设有趣轻松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人,乐合一。 

二、主要内容(研究的切入点、主要问题、重要观点等)

(一)研究的切入点:

欣赏涉及到的内容多,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作品,对能够用唱的方式介入的作品进行听唱结合,内化学生的情感,克服欣赏教学只注重听,不重视“唱”的缺点,开创并提升已有的欣赏形式,使之变成预期的五种方法,这也是陶行知思想“教学做合一”的体现:

(1)聆听参与,(2)节奏参与;(3)体态律动与舞蹈设计;

(4)乐器演奏参与;(5)歌唱的参与;

3、对课题实施过程设计和主要措施的论证:

一、课题实施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2月

1 、组建课题

2 、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全校学生

3、 前测,分析和调研

通过课堂教学,及老师之间的谈论分析,总结我校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现状,找到问题的切入点。

第二阶段:实施操作阶段2017年1月——2017年12月

分阶段研究:

第一研究内容:学习感受区别音乐情绪,让学生用表情表达出来。

第二研究内容:展开丰富联想,展示丰富的音乐画面。结合音画。

第三研究内容: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聆听到的音乐。

第四研究内容:综合欣赏音乐。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8年1月至2018年5月

汇报各种研究资料,分析比较,撰写结题报告,汇编成果专辑,展示推广研究成果。

二、主要措施

(一)研究的手段

(1)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听唱融合教学的研究,感受与鉴赏是最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审美的有效途径。

(2)形成欣赏音乐的习惯,多听、多唱,学会欣赏音乐,培养鉴赏音乐的能力。实现《课标》对小学音乐学习领域目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三维目标,培养音乐爱好者。

(3)通过课堂评价把握音乐要素,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的结构单位;音乐的风格及作曲家个人风格特点;音乐体裁等。积极创造出各种各样很具有个性的表现方式,去表达对音乐艺术的理解。

(三)研究的途径

(1)听唱融合教学法主要途径,点上渗透,面上进行。

(2)开展好“三结合”学校、教师、学生;科研、教研、培训相结合。

(3)从课堂入手,解决欣赏教学的实际问题,按照预定计划实施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做好前测、中测、后测数据统计调查,利用好第一手资料调整实施。

(4)在研究实践中拓展教学思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培养教师欣赏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的水平,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习惯与能力。

4、对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与能力及科研保障条件的论证:

1、本课题承担者沈鑫同志,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教龄9年,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曾获在新教师见习期间被评为了“相城区优秀见习教师”、相城区第六届评课选优中获得了一等奖、苏州市音乐基本功竞赛一等奖、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获得者、苏州市音乐教师技能比赛二等奖,相城区教学能手,有20余篇论文在省市、区教育学会举办的论文评选中获奖,在江苏省陶行知研究院开展的论文评比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级,在2015年主持区级课题1个,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

2、本课题的所有参与人员中有相城区教学能手2人,教坛新秀1人校级骨干教师多人,在进行此项课题研究之前,课题负责人及所有课题组成员都曾参与过省级课题的研究,对课题研究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课题负责人有能力承担该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成员都是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他们的参与是对本课题的有力支持。

3、本课题理论框架论证较为充分,研究设计较为严谨,这是我们研究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参与课题的老师对自己的课堂将进行录音、分析,逐步建立资料库,拟对音乐课堂的环节进行具体研究,以便于找出现有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课堂效益。

三、课题所在单位的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章

                                     

                                                  年   月   

 

四、课题所在学会(或市属专委会、教研室)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章

 

                                                 年    月    

 

五、苏州市陶行知研究会审批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章

 

                                                 年    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