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综合组计划

(2022-06-30 13:34:50)
分类: 综合教研

双减活动下的实践性作业设计

——2021学年第学期综合教研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研根据学校教研“双减活动下的实践性作业设计”为大主题,同时结合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科学、英语等学科课程要求,本组以“双减活动下的实践性作业设计”为主线,以提高教师整体素养为核心,以关注学生作业为重点,加强教学研究,不断解决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创新教学和教研方式,整合综合组不同学科之间的优势,创造性的开展教研工作,使综合组教师素养得到有效提高,争创本教研组的特色。

二、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们综合组组员有12人,成员名单如下:

任教学科

人员

体育

林建昆、季海有、滕小芳

美术

李伟慧

音乐

夏翁羽

信息技术

周洪

思想品德

曹海鸥

英语

程盈盈、季海琴

科学

邵晓华、邱诗慧

地方课程

张丽芳

 

 

 

 

 

 

 

 

 

 

 

综合组最大的特点是学科很多,而部分学科都只有一位专职教师。

出现的困难:学科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性,老师们执教的班级和跨学段比较多,在组织教研活动时会出现时间上的冲突,还有在组织活动中学科之间理解有些欠缺,比如听课评课等;单独的学科教师难以组织集体备课。优势:综合组老师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想法。本学期也根据学校的实际,结合教研组的特点,制定以下主要工作内容。

三、工作重点及要求

1、认真研读新常规教学,进一步理解新常规的各项要求并深度解读其中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互相学习教学经验,让每一位教师都积极进取,最大限度提高常规课堂教学效果。

2、加强组内教研活动,组织组内老师积极参与公开课、听课和评课,通过聆听组内老师的课堂,互相借鉴、学习,取长补短,提高组内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时关注组员的听课和评课记录,让教研活动真实有效。同时,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要求进行以“集体--小组”结合等方式进行备课,让教师在备课中不断更新原有的教学经验,提高备课质量,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并帮助学生更好参与学习活动。

3、每位老师根据自己学科特点积极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重视对特长生的培养。体育组根据学校的足球特色积极组织学生训练并参与各项比赛;美术音乐本学期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艺术节活动,其他学科也要根据区里文件要求组织培养学生各项特长积极参与比赛,争取取得好成绩。

4、加强教科研方面的日常学习,督促成员多多撰写论文和案例等。

5、开展正常教研活动,及时解决本组遇到的一些常态问题,争取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完整参加每一次的活动,提倡组内教师多多参与学时培训,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教师素养。积极阅读教育类书籍,做好每月的小豆伴读打卡,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并做好感想记录。

四、具体工作安排

                        

                         2022 2 18

周次

日期

活动内容

主要负责人    

1

2.16~2.20

 

 

2

2.21~2.27

 

 

3

2.28~3.6

 

 

4

3.7~3.13

第一次集体备课如何设计低段科学实践性作业

季海琴

5

3.14~3.20

 

 

6

3.21~3.27

组内预约课 1    邱诗慧老师(科学实践作业)

组内研讨课低段科学实践性作业设计

季海琴

7

3.28~4.3

 

 

8

4.4~4.10

观点报告    滕小芳老师 曹海瓯老师

 

季海琴

9

4.11~4.17

 

 

10

4.18~4.24

次集体备课“如何设计高段科学实践性作业

季海琴

11

4.25~5.1

 

 

12

5.2~5.8

组内预约课2   邵晓华老师( 实践作业)

 组内研讨课  高段科学实践性作业

季海琴

13

5.9~5.15

 

 

14

5.16~5.22

 

 

15

5.23~5.29

次集体备课“如何设计体育实践性作业”

季海琴

16

5.30~6.5

 

 

17

6.6~6.12

组内预约课3  季海有老师( 实践作业)

 组内研讨课  体育实践性作业

季海琴

18

6.13~6.19

期末试卷命题

季海琴

19

6.20~6.26

 

 

20

6.27~7.3

期末考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