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榨糖工艺
(2022-03-30 17:22:07)
标签:
教育历史旅游文化 |
分类: 非遗文化 |
传统榨糖工艺
进入冬天,兰溪城南上华街道以及女埠街道的汇潭、焦石一带成片成片地里的甘蔗被糖农割下装运,兰溪的传统榨糖业又迎来了一个生产高峰期。
在兰溪女埠,做红糖最有名气的村庄集中在焦石一带,出的糖被称为“汇头红糖”。
冬至前后,我们来到了焦石村一个红糖作坊。远远地见一支红色的高烟囱,白烟升腾。这个作坊就在汇潭与焦石的村口。
场内堆了成排的红皮甘蔗,这种甘蔗出糖量高,但直接食用感觉硬口,所以主要用来榨红糖。
工场分三大区块——
第一块是压榨区。
将甘蔗拢成一堆,进入压榨机口将每根甘蔗压成糖汁,汁流到一只带筛网的盆里。最早是用牛车压榨的,一头牛拖上3只石轱辘来回滚动,将甘蔗压成汁,盛到大木盆里。“汇头红糖”有100多年的历史,到了今天,除了压榨用上半机械化的压榨机,其它的活儿还是老样子。
第二块就是作坊里的炼糖锅,糖雾腾腾,鼻嘴里吸进来的满是糖气,甜到心窝窝。
除了炉灶有一人负责添柴火外,有四五人分管10口炼糖锅。
靠近炉门有两只锅,两位师傅负责将糖汁加热,滤去杂质。因为甘蔗从地里运来,甘蔗表皮免不了沾泥沾灰,必须将糖汁在加热后再次过滤,避免杂质连糖进入人嘴。
中间的几只锅,是层层熬煎糖液的过程,越靠后的锅里的糖液纯度越高。炼糖师傅不停地拿长柄勺搅拌,再舀到下一口锅内,到了最后一口锅,也就是第10口锅,负责这一口锅的师傅奋力地搅拌着粘稠起来的糖浆。
第三区块——糖盘区。
两位糖师傅搬来一只长形糖盘,对准第10口锅来接糖浆,再将盘放回到地上,接糖的糖盘纵向排列,与另3只横排的糖盘拼接,4只糖盘呈T字型。在第一只糖盘中搅拌粘乎乎的糖浆,加入少量干红糖,经过捣糖、压糖,用铁锹将上架的糖浆铺开,直到结晶,再卷压成糖粉,包装。
这个作坊采用流水线操作,一天24个小时轮班,分两班,轮着转。
这种老手艺,基本上属于手工式作坊,至今还留在兰溪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