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蟠山灯会

(2022-03-18 21:02:26)
标签:

教育

历史

旅游

文化

分类: 乡土文化

蟠山灯会

龙灯又称龙舞,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民俗舞蹈。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龙的崇拜。板凳龙又称梅竹灯, 是起源于江浙地区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在集体所有制以前普遍存在于我国南方各省市的年度盛大活动。这一元宵节习俗至今已几个世纪。这一种舞龙舞蹈,相传源于汉代,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相传,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不顾一切跃出水面,下了一场大雨,但水龙由于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人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把它连接起来(人们称之为"板凳龙"),人们不分昼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来,舞"板凳龙"的习俗也由此产生。龙舞还有"干龙""湿龙"之分,"干龙"多为娱乐,"湿龙" 则为求雨""到之处,百姓必泼水助威,舞者一身透湿。

蟠山行政村灯会主要以邵坞和范山头两个自然村的板凳龙为主。传说很早以前,就有这样活动。常见的有桥灯、花灯。从敬神请神,娱神、逐步发展到今天的娱人自乐。活动附间在每年元宵节前后,故称元宵灯。建国后停止多年。1985年,邵坞村恢复龙灯会,新雕龙头举行迎灯   邵坞村、范山头村的桥灯、龙头龙尾用樟木雕成,龙体用数百节桥灯板连成,每节桥灯板上装有二花灯。灯壳上画有山水花和写祥喜庆这类词句。每桥灯之间有活动的灯柱相连。可以随意旋转,迎灯时龙的头尾上均有一个用红布制成的大灯笼悬挂着

邵坞村迎灯时间为每年正月初八到了这一天下午三时左右,各家背着准备好的灯,身带蜡烛,到指定地点接灯,整个灯会听从龙头指辉,一闻钢叉响过龙头就开始起灯,先围绕村周三圈,这时属白灯待天黑点上红烛叫上灯。随即乐声大作。炮轰轰震天锣鼓哔声动地。迎灯开始,启程出发,路经二华里外的上毛村对面梁山地方,转头回灯。行至中途,进行一种拉灯活动、迎灯人遇着高兴的时候直拉到百步岩背,经过往返几个回合,直到夜间九时左右,方才拆灯。   

在迎灯活动过程中,还有一种盘灯的名目,龙灯进入盘灯基,整个龙灯,团团园转。龙尾要把龙头在核心,而龙头想逃出包围圈。龙尾不肯让,这样反复挣扎,在远外观望,犹如游龙旋转奔流,加上流星烟火耀眼夺目,直冲云霄,实是一种奇观一直闹到拆灯,会员们方各背自己明亮的新灯返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蟠山銮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