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江镇钱仓童心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

分类: 教师集体备课 |
鳌江镇钱仓童心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研讨主题 |
《桥这一家子》 |
||
主备老师 |
林爱舞、季微微 |
参与教师 |
中班段老师 |
研 讨 过 程 记 录 |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几千年来,桥梁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了桥,就串联起了路、水、山,更有桥上的人、车、马,它们汇合在一起,上演了人间的许多故事,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思。 桥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桥梁有着丰富的形态,有的柔美,有的庄严,有的轻巧,有的厚重,那流畅的线条、多变的造型,使孩子们产生美妙的联想和探究的欲望:这座桥叫什么名字?还有哪些不同的桥?桥是怎么造出来的?他们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同时,桥还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那些关于桥的美好故事、历史传说,寓意着深切的事理与情感。就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欣赏桥的风采,探究桥的奥秘吧! 主题目标: 1.感受桥的多样性,了解桥的发展史和造型美。 2.通过观察、操作、试验,了解桥的基本构造,尝试用多种材料和方式探究“造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乐于表达对“桥”的感受、体验和情感,体会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及其美好寓意。 环境创设: 根据主题进程,主题墙可分为以下几个板块: “各种各样的桥”:主要展示师幼共同收集的各种桥的图片,按照类别分区块张贴并备注名称。如:独木桥、浮桥、悬索桥、斜拉桥、梁桥、拱桥、人行天桥、立交桥等。 “世界上著名的桥”:主要展示国内外著名的桥梁,图片下面配以文字说明。如(中国)赵州桥、(美国)金门大桥、(日本)明石海峡大桥等。 “纸桥承重的秘密”:主要展示幼儿探究“纸桥形态与承重力”关系的记录表、不同形态纸桥的承重情况的实景照片。 “身体来变桥”:主要展示幼儿合作用身体变出的各种桥的照片,照片下面备注幼儿给桥所取的名称。 “我心中的桥”:主要展示幼儿用绘画方式表达的自己对桥的体验和感受,绘画作品下面可以备注幼儿对桥的解读。 “我是造桥大师”:主要展示茅以升爷爷的人物图像和梁式桥以及幼儿用不同方式造的桥,如用泥捏 出来的桥、手工制作的桥、材料搭建的桥等作品(照片形式展示)。 展示区 将亲子共同制作的各种桥的作品布置成“桥这一家子”展示台进行展示。 在美工区内的墙面上展示网上下载的手工制作的桥的图片,鼓励幼儿进一步自主模仿和创作桥。在展示柜上展示幼儿手工自制的桥。自制一个“我心中的桥”绘画作品展示架,展示幼儿自主创作的绘画作品。 建构区内,展示网上下载的各种桥的图片,也可以展示幼儿搭建的桥的作品照片,鼓励幼儿进一步自主模仿和搭建桥。 数学区内,可以展示幼儿用几何图形拼贴的桥。 家园共育: 1.带孩子参观家附近的各种桥,引导孩子观察桥的结构、形态,了解桥的用处,将孩子参观中有关桥的问题记录下来,拍摄桥的照片,供孩子带回幼儿园分享交流。 2.关注主题的发展,配合教育活动与孩子共同准备一些材料,如通过各种途径(网络和图书)寻找关于“桥”的图片、图书以及影像资料等。 3.与孩子做“桥的奥秘”实验,如桥的不同形态与承重的关系、与承受水或风冲击力的关系,如何让桥变得更牢固等,培养孩子的探究兴趣和动手能力。 4.在家中多与孩子沟通,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现自己心中的桥或未来世界的桥,如画桥、橡皮泥捏桥、积木搭建桥等。 5.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活动,如与孩子共同设计桥的图样、收集材料和制作桥梁,积极参加亲子活动“桥的聚会”。 |
||
研 讨 结 果 |
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应充分利用当地的物质、文化资源和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要将活动局限于在活动室里看图片和录像,可以走出幼儿园,去观察当地不同的桥。要意识到桥与人、河流、楼、车是一个整体,带幼儿观察时以桥为中心,扩展至生活中的相关事物及细节。其次.应利用各种小实验帮助幼儿初步探究桥的设计与建造,尽可能让每个幼儿都获得操作和尝试的机会。有的小实验在幼儿操作熟练之后可以转化为游戏,支持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玩耍。同时,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操作和表现,表达的时间与空间,按路的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利用泥、纸、瓶、罐、箱,甚至自己的身体等各种不同的材料和煤介,表现自己心中的独特之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