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用户3976003319
用户3976003319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44
  • 关注人气: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班主题名称—《我身边的科学》

(2014-11-28 17:09:57)
分类: 课程建设

主题名称: 我身边的科学

年 龄 班:中班

预设时间:( 3 )周       2014年  4 月 7  日—— 4  月  25 日

主题

说明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感受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萌发对科学的兴趣;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要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我们身边它无处不在。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4-5岁的儿童正处于在前概念阶段,即对事物的认识由片面到全面、由表面到本质,思维有着明显的自我中心特点,对客观事物和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往往从主观愿望和个人感觉出发,形成了儿童特有的独到眼光,为此我们创设了主题活动“我们身边的科学”,其价值在于在尊重儿童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引起幼儿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和事物的兴趣,使之学会正确看待这些自然现象和事物,并初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

主题

目标

1. 对生活中的科学感兴趣,能积极地参与探索活动,会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2. 通过观察、感知和操作,积累一定的学习体验,激发对身边自然现象和事物的热情与兴趣。

3. 在活动中学会正确看待这些自然现象和事物,初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

4. 感受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培养独立性和创造性。

5. 理解8以内数的实际意义,感知相邻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6. 会用动作和歌声表现乐(歌)曲的诙谐情趣,体现乐(歌)曲的风格。

 

主要

学习

活动

第(1)周

第(2)周

语言《说颠倒》 教材:101页

美术《环保小汽车》

科学《企鹅寄冰》教材:99页

音乐《懒惰虫》(奥尔夫)

社会《消防队员叔叔真勇敢》

数学《它们相等吗》教材:98页

健康《玩圈》  教材:备选活动50页

 

语言《圆圆和方方》教材:107页

美术《有趣的陀螺》教材:109页

科学《小猴卖圈》教材:105页

音乐《机器人》教材:112页

社会《送你一把伞》

数学《图形变变变》教材:111页

健康《灵活的汽车》教材:113页

 

 

 

 

 

 

第(3)周

第()周

语言《蓝汽车》教材:115页

美术《颜色变变变》教材:114页

科学《我最喜欢的汽车》教材:117页

音乐《洒水车》 奥尔夫

社会《牙齿上的洞洞》教材:118页

数学《变成一样多》教材:120页

健康《飞舞的彩球》教材:119页

 

自主性

创造性游戏

伞艺坊:

宫廷伞、艺术伞、毛线伞、创意伞

1.游戏价值:

(1)发展幼儿动手能力。

(2)幼儿自由地选择颜色、设计花纹,培养幼儿创造能力。
(3)了解伞的结构及用途。

(4)通过装饰伞、设计伞的活动,提高幼儿欣赏美的能力。

2.游戏准备:

(1)宫廷伞:双面胶、剪刀、彩色折纸。

(2)艺术伞:彩色折纸、油画棒、双面胶。

(3)毛线伞:各色毛线若干、做好的伞骨架、剪刀。

(4)创意伞:蛋糕纸盘、吸管、剪刀、双面胶、各色水彩笔。

3.游戏规则:

(1)能将垃圾及时入篓。

(2)轻拿轻放玩具,不争不抢。

(3)游戏后能将游戏材料整理好。

游戏活动

学习性区域活动

1.美工区:提供机器人两个、纸、笔。

2.语言区:提供有关传染病的资料。

3.科学区:提供有轮子的玩具,圆形、方形、三角形积木若干。

4.益智区:提供数字操作卡,幼儿学习按物体的数量圈出相应的数字。

5.角色区:提供角色头饰鼓励与同伴合作、有序地开展游戏,并且能互相交换区角。

其他游戏

 

好玩的磁铁:提供磁铁、铁钉、木棒、塑料、布、沙子等,塑料瓶内装各种质地的物品,塑料垫板、动物图片等。

环境创设(主题墙和游戏环境)

 一、制作主题墙

       根据主题内容的开展,我们设计“我们身边的科学”主题墙饰。将幼儿与家长一起完成的调查表《会动的玩具》、孩子们搜集自己喜爱的车辆的图片张贴在主题墙上,幼儿的美术作品《有趣的陀螺》也成为我们主题墙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创设室内环境

       1.本主题启示教学内容应和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从生活中幼儿常接触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可以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培养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在活动室的自然角、数学区、科学区、智力区,一方面由教师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条件,另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幼儿搜索、寻找有关的信息和物品,以便于开展多样化的、适合幼儿需要与兴趣的活动。

       3. 在区域活动教师可结合集体教育活动组织一系列的活动:如在科学区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种玩具,尝试让玩具动起来的不同方法并记录。提供各种型号的电池,尝试自己给电动玩具装电池。提供一字起和十字起、废旧玩具等,尝试自己拆装和拼装、组合玩具。

日常生活

       1.活动室的材料、设备、环境布置与幼儿感兴趣的科学活动相联系,物品必须便于幼儿随时观察和探索。

       2.挖掘日常生活中蕴含的科学因素,使教育内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同时抓住契机将正规科学活动、非正规科学活动和偶发性的科学活动三者相结合,以丰富的活动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家园互动

       1.请家长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带孩子参观附近的图书馆和科技馆,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

       2.鼓励家长在家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的一小工具,让幼儿体验工具给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主题反思

       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小朋友在生活中会发现许多科学。为什么沙发有弹性?为什么轮子都是圆形?如果用方形或三角形做轮子会怎样?为什么有光的地方就会有影子呢?为什么影子有的时候长,有的时候短?当我们仔细观察和思考的时候,会发现我们身边有许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了解。

       在“我们身边的科学”这个课程活动中,我们希望通过以生活中常见的科学为话题,从生活中幼儿常接触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可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培养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主题活动的实施中我们不但通过小实验、故事、歌曲等形式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科学道理,还开展了“我的问题”活动,鼓励幼儿将自己将自己对生活中一些现象得以问提出来,许多孩子好像找到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将自己心中想问却没有机会问的“为什么”统统问了个遍:“小鸟为什么在天上飞?”“老鼠为什么怕猫?”“苹果为什么长在树上?”……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丰富又有趣味性,我鼓励幼儿相互解答,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鼓励他们利用书籍或网络与爸爸妈妈们共同寻找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们分享,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幼儿的质疑精神,而且幼儿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活动的情景是经常变化的,与当前活动相关的信息在不断涌现,我们教师在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随时调整目标和计划,把这些新线索引入活动中,使活动不断深化。如:在我们的黑板上有很多磁铁,很多孩子在游戏时就喜欢去玩弄磁铁,针对孩子的兴趣,于是生成了“有趣的磁铁”的活动,让幼儿在玩磁铁的过程中讨论磁铁,发现磁铁的秘密。

       主题活动的开展单靠几次的教学活动远远不能满足幼儿的兴趣,于是我们就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中,使主题活动能够延续。如:区域活动中提供各种相关书籍供幼儿翻阅,提供操作材料给幼儿操作,有时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尤其感兴趣的内容可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得到满足。

       主题活动结束后,我们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反思,扬长避短。如:在这个活动中哪个环节处理得比较合理?哪个环节还有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旨在让下一个主题活动的开展更为具体全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