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班手工区域活动《瓶娃娃王国》

(2014-04-25 08:45:23)
分类: 我玩我乐

画面内容

解说词

一、拍摄游戏生成过程:

1.拍摄幼儿进行区域游戏的大场景。

2.逐步推进拍摄幼儿进行手工区游戏的场景

包括:

1名幼儿用毛线、一次性蛋糕盘编相框;

2名幼儿合作在编织好的挂毯下粘贴毛线穗子,并做成灯笼形状

1名幼儿打毛衣

3名幼儿利用废纸盘、纸杯、脸谱底板、衬衫制作脸谱、动物、日用品等(见大三班成品)

教师指导1名幼儿进行多元绘画(毛线、果壳、布头、树叶、橡皮泥、指纹印画)

 

孩子是天生的设计师,他们善于发现并创造出生活中独特的美。多年来,我园坚持为幼儿提供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空间,引导幼儿在同化、熏陶、启迪自身文化的情景下,在浸润、习染的过程中,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教师的多向主体互动,选择丰富的废旧材料,运用多元的手工技能,创造性的表现生活中的美。

二、拍摄瓶娃娃王国场景:

1、拍摄“瓶娃娃王国”游戏标志和师生收集的各种娃娃造型的图片

2、拍摄桌上摆放的各式各样的废旧瓶子

3、拍摄桌上分类摆放的糖纸、毛线、瓶子、果冻盒、水果网、彩色吸管、包装丝带、塑料袋等废旧材料

4、拍摄成果区已经做好的瓶娃娃成品

 

 

 

中班手工区活动“瓶娃娃王国【配合拍摄1】是以生活中常见的瓶子为原料,以幼儿最喜爱的娃娃为主题【配合拍摄2】,借助糖纸、毛线、瓶子、果冻盒、水果网、彩色吸管、包装丝带等废旧材料和教师适时引导【配合拍摄3】,鼓励幼儿自主完成作品,增强幼儿绿色环保意识以及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一活动吧!【配合拍摄4】

三、拍摄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区域游戏计划选择游戏内容、解决矛盾的过程。

1、拍摄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区域游戏的大场景:

师:小朋友们,区域游戏马上就要开始了,在游戏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幼儿1:要遵守游戏规则。

幼儿2: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如果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不要吵架、生气。

幼儿3:要爱惜游戏材料,用完以后要收好,不乱扔乱放。

幼儿4:要注意安全,在教室里要轻轻的走,不能到处乱跑。

师:小朋友说了这么多的游戏要求,希望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成为一个遵守游戏规则的好孩子。现在请小朋友们根据自己制定的游戏计划表去选择今天的游戏吧!

 

2、拍摄部分幼儿(包括手工区中发生争吵的两名幼儿)观看游戏计划表的场景,并逐渐推进,重点录制区域游戏计划表。

 

3、拍摄两名幼儿解决矛盾的过程。

(1)两名幼儿看完游戏计划表后,拿着自己的标志牌来到手工区,在插牌时发现只有“制作五官”一个空额了。

 

 

 

(2)两名幼儿第一次自主解决问题。

幼儿1:今天我先玩,明天你再玩好吗?

幼儿2:不行,今天我先玩,明天你再玩吧。”

幼儿1:不,今天听我的吧,明天再听你的。

幼儿2:我不,今天我想玩这个,明天你再玩吧。

 

(3)老师指导幼儿解决问题:

师(走过来):宝贝,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幼儿1:老师,这儿只能有一个小朋友玩了,我说我先玩,明天他再玩,可是他不愿意。

幼儿2:老师,我让他明天再玩,他也不愿意。

师:既然你们俩商量不成功,请你们想想,以前我们还会用哪些方法解决问题呢?你们瞧,别的小朋友已经开始游戏了,你们俩还在这儿争来争去,谁都玩不成。赶快动脑筋想一想吧,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大家都满意的办法的。”

说完老师走了。

 

(4)两名幼儿第二次自主解决问题:

       两个孩子看了看周围已经开始安静游戏的小朋友们

 

       幼儿1:要不然咱俩猜拳吧,谁赢谁留在这儿玩,输的去别的区玩。

幼儿2(想了想):行。

 

       两个孩子开始猜拳,幼儿1赢了,将自己的标志牌插到手工区中开始游戏。幼儿2输了,离开手工区选择其他区域。

 

 

 

 

 

 

 

 

 

 

 

 

 

 

 

 

 

为培养幼儿做事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每周五离园前教师会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下一周区域游戏计划表,每天按照计划表的安排进行游戏。

 

为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计划时教师不会过多的干预幼儿,因此幼儿难免会遇到一些矛盾。今天,这两个小朋友安排的都是手工区,但因为人数有限,现在只有一个空额了,他们会如何解决呢?

 

 

 

 

 

 

 

 

 

 

 

 

 

 

 

 

 

 

 

 

 

 

 

 

 

 

 

 

 

老师没有直接干预幼儿的矛盾,而是在孩子们协商无效时,通过提问拓宽幼儿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借助“周围小朋友已经开始游戏”这一事实,激发了幼儿尽快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用猜拳这一双方都满意的方式解决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了尊重,学会了协商,学会了守信,学会了共赢,提高了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幸福人生奠定了基础。

四、拍摄教师分层引导幼儿利用多元的材料和技能进行分工制作、合作组合的过程。

1、拍摄个别幼儿订制过程。

       幼儿协商画面

 

 

 

 

       幼儿3:***,请你帮我的娃娃做个编起来的小辫吧。

幼儿4:行。我帮你的娃娃做个黄色的小辫吧。

幼儿5:***,请你帮我的娃娃做一件漂亮的裙子好吗?

幼儿6:好的。

 

2、逐一拍摄幼儿自主制作的过程。

(1)一名幼儿将彩纸折、画、剪二方连续,制作瓶娃娃裙子

(2)一名幼儿将一次性纸盘中间挖个洞,套进果冻盒,并将纸盘利用ABCABC的规律图上颜色,最后将皱纹纸拧成蝴蝶结,装饰在帽子一侧。

(3)两名幼儿合作编辫子。

(4)一名幼儿制作哭、笑、淘气等表情的五官。

 

3、拍摄教师个别指导的过程:

(1)指导幼儿制作二方连续的裙子。

       幼儿6生气的看着剪破的二方连续

 

 

 

       师:宝贝,你遇到什么问题了?

幼儿6:老师,我剪的小花总是断开,连不起来。

师:请你和范例比一比,仔细看看哪一步和他不一样?

幼儿6打开范例第一步:第一步我也是怎么折的。

幼儿6又仔细观察范例第二步:老师,为什么这朵花的叶子缺了一块呢?

师:你再检查一下第三步。

幼儿6观察范例第三步:老师,我也是沿着线剪得呀。

师:宝贝,三步都检查完了,你发现你做的哪一步和范例不一样?

幼儿6:我发现我画的叶子和范例上的不一样,我的叶子是连起来的,范例上的叶子只画了一半,而且还画到纸的边上。

师:请你按照第二步要求画一画,看看是不是能成功?

 

       幼儿6再次按照范例制作,成功剪出了二方连续的花朵,高兴地说“耶,我成功了”并贴到了塑料袋上

 

 

 

(2)指导幼儿制作帽子。

       幼儿7拿起制作好的太阳帽欣赏。

 

 

       师走过去:宝贝,你做的帽子真漂亮。可是夏天的阳光太强了,娃娃出门的时候眼睛都睁不开,如果你能帮他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娃娃一定会更喜欢你的帽子的。

 

       幼儿7想了想,又看了看桌上的各种废旧材料,选择一个塑料袋,粘在帽沿上。

 

 

 

 

 

 

 

4、拍摄幼儿根据需要组合瓶娃娃的过程。

(1)幼儿继续分工制作的大场景。

 

 

 

(2)师询问做完的幼儿:宝贝,你的任务完成了吗?

     幼儿:完成了。

     师:请你用正确的方法从好朋友那儿取得自己需要的材料,组合你的瓶娃娃吧!

幼儿3:***,请把你帮我的娃娃编的小辫拿给我好吗?

幼儿4:好的,给你。

幼儿3:谢谢。

幼儿4:不用谢。

幼儿3将辫子粘到瓶盖上。

 

幼儿5:**,请把你做的笑眯眯的眼睛、圆圆的嘴巴送给我好吗,我想做一个正在唱歌的白雪公主。

幼儿3:好吧。

幼儿5:谢谢。

幼儿3:不用谢。

幼儿5将五官粘到瓶子上。

 

幼儿4:**,请把你做的带小花的裙子送给我好吗?

幼儿6:不行,这个是**让我帮他做的,我不能给你。你看我用苹果网做的这个裙子也特别好看,上面涂了不同的颜色,还有蝴蝶结呢,我把这个裙子送给你吧!

幼儿4想了想:好吧,谢谢你。

幼儿6:不用谢。

幼儿4将裙子粘好。

 

幼儿5:***,请把你做的这个鸭舌帽送给我吧!

幼儿7:好的,给你。

幼儿5:谢谢。

幼儿7:不用谢。

幼儿5将帽子戴在瓶娃娃头上后觉得不好看:我觉得我的白雪公主带这个帽子不好看,请你帮我换成那个带纱的太阳帽好吗?

幼儿7:好的。

幼儿5将太阳帽戴在瓶娃娃的头上很漂亮。

(3)幼儿继续组装。

 

 

 

为了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教师引导幼儿分工制作瓶娃娃中的一项任务,既可以根据别人的需要定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根据幼儿的需要,推动他们个性化发展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瞧,这个制作娃娃服装的小朋友已经剪了两次二方连续,可是每次都失败,他有些灰心丧气了。

 

 

 

 

 

 

 

 

 

 

 

 

 

 

 

 

 

 

 

 

 

对于遇到困难的孩子,教师以支持者的身份介入,通过有效的提问引导幼儿借助与范例的对比,自主发现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的调整不足,获得新的知识经验的增长,体验成功的喜悦。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孩子,他已经独自制作出娃娃的帽子,教师该如何推动他的发展呢?

 

 

 

 

 

 

对于能力较强的孩子,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介入,在表扬其现有成就的同时,借助“娃娃的需求”指明其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使幼儿学会根据他人的需要不断完善作品,从而培养幼儿精益求精、永不满足的良好品质,树立幼儿根据他人需求进行满意服务的意识。同时在不断的完善、调整过程中,不断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美的表现力。

 

 

当孩子们完成自己的分工后,教师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协商的方法选择别人制作的成果组合、装饰自己的瓶娃娃。

 

 

 

 

 

 

 

 

 

 

 

 

 

 

 

 

 

 

 

 

 

 

 

 

 

 

 

 

 

 

 

 

 

 

 

幼儿根据需要,通过协商获得了组合瓶娃娃所需的各种材料,提高了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充分体验到合作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并且在对比、调整过程中学会了审美、学会了搭配,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提升。

五、拍摄教师引导幼儿介绍、评价成果的过程。

1.拍摄游戏结束场景。

教师播放轻音乐,幼儿听到音乐声自觉将材料分类送回原处,并在位置上坐好。

 

2.拍摄介绍过程。

(1)师:今天,手工区的小朋友做出了很多漂亮的瓶娃娃。现在,我们请他们介绍一下自己做的瓶娃娃吧!

幼儿3:我做的是唱歌的白雪公主,她梳着两条金黄色的辫子,穿着彩色裙子,裙子上还有美丽的蝴蝶结呢。她的头上戴着漂亮的太阳帽,太阳出来了,白雪公主将薄薄的纱放下来,太阳就不会晒到她的脸上了。 

幼儿4:我做的娃娃正在做早操呢,你们瞧,他的一只胳膊伸的直直的,另一只胳膊向上弯,做的多认真呀。

幼儿5:我做的是……

 

3.拍摄评价过程。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谁做的瓶娃娃,为什么?

幼儿1:我喜欢**做的白雪公主,因为白雪公主的帽子特别漂亮,上面还有一层纱可以遮住太阳。

幼儿2:我喜欢**做的小娃娃,因为他的小娃娃做操很认真,手臂伸的直直的。

幼儿7:我也喜欢白雪公主,因为我觉得白雪公主的裙子很好看,他的颜色一层比一层深,而且裙子上还有美丽的蝴蝶结,我也想有一件这样的裙子。

幼儿8:我也觉得白雪公主很漂亮,如果她的身边还有七个小矮人就更好了。:

幼儿3:对呀,下次我就用小瓶子做七个小矮人,这样我的白雪公主就不会孤单了。

【其他幼儿继续评价】

 

 

为了帮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游戏结束后,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介绍、评价作品的空间。

 

 

 

 

 

 

 

 

 

 

 

 

 

在此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了幼儿有序观察、有序讲述的良好习惯,提升了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幼儿自信心,使幼儿充分体现到自我效能感。

 

 

 

 

 

教师引导幼儿从作品的构思、色彩、图案、动作等方面评价他人的作品,增强了幼儿的审美、评价能力,丰富了幼儿词汇与句式,使幼儿的表达更加完整、生动,更具有层次感与逻辑性;使幼儿的观察更加细致入微,更具有独特性。同时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幼儿也逐渐学会了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与建议,吸纳别人的优质经验,积极调整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获得更大化的发展

六、拍摄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实际游戏内容调整区域计划表的过程。

1.师:我们的游戏结束了,请有需要的小朋友去调整自己的游戏计划表。

2.个别幼儿调整计划表,重点拍摄猜拳输的小朋友将游戏计划表从手工区调整到益智区。

 

3、通过点数、与区域限制人数对比后,确定周五手工区还有一个名额,该幼儿将周五计划调整为手工区。

为了提高幼儿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配计划的意识,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计划修订”环节。刚才这个小朋友因为猜拳输了,所以没能进行手工区,而是进行益智区游戏,现在他正在调整今天的游戏计划。

通过这次经历,使他学会了全面考虑问题,并且明白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修正。瞧,现在他就在统计、对比后,合理的制定周五的游戏计划,确保了游戏计划的可行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