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dfjyktxq2022128--16课题研究活动13(《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宣传月活动总结)

(2022-12-22 16:28:29)

一、活动内容:《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宣传月活动总结

一)活动时间:2022.6.20

(二)活动地点:会议室

(三)主 持 人:王晓晴

(四)参加人员:陈芳 周林君 徐福巧 费凡 朱倩月

(五)活动主题:《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宣传月活动总结

(六)活动过程简要程序记录:

1.读文件 会精神 共提升

2.思现状  共研讨  融教育

3.早计划  共交流  研衔接

4.互沟通  强宣传  达共识

5.衔接工作小结

6.存在问题、反思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七) 解决的问题: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

(八)产生的效果及问题简述:

1.尊重儿童稳住成长脚步

2.助力教师拓宽课程资源

3.问题导向追寻深度学习。

4.放手游戏解放儿童天性。

(九)下一步工作构想:“幼小衔接”的教育心得

二、课题研究反思、研究叙事

大桥镇中心幼儿园宣传月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与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现将我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如下:

一、读文件 会精神 共提升  

 1.回顾与总结文件政策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全国第十一个学前教育宣传月正式启动。在解读《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及《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前,我园总结梳理再温了近年来幼小衔接相关的文件及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

文件政策:十年三呼

1. 2011年 《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

2.2018年 《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3.2021年 《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

宣传月主题:十年三宣

2016年《幼小协同,科学衔接》

2019年《科学做好入学准备》

2022年《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2.解读《指导意见》领会文件精神

我园分别于去年10月、今年3月、4月带领全体教师详细学习《指导意见》的精神,分别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四个方面,对当前幼小衔接教育指导内容进行了深度解读,使教师对幼小科学衔接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主要举措和组织实施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

二、 思现状  共研讨  融教育

 "幼小衔接如何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如何在各年龄段有效开展?"三月份的教研活动中大家针对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状各抒己见,并结合指导要点反思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困惑,将问题聚焦在:“家园沟通”、“环境创设”、“幼小衔接活动”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从而构建出各年龄段的课程内容(网络图附后)。

dfjyktxq2022128--16课题研究活动13(《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宣传月活动总结)

dfjyktxq2022128--16课题研究活动13(《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宣传月活动总结)

dfjyktxq2022128--16课题研究活动13(《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宣传月活动总结)

三、早计划  共交流  研衔接

6月我园与大桥小学结对后做了详细的衔接工作,通过聚焦课堂、角色转换、交流沟通围绕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两个方面进行了进行了教研研讨 。在教研活动中小学的老师们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学习情况,提出在幼儿园阶段应做好生活自理、前阅读、规则意识等方面的入学准备,为入学适应打好基础。

四、互沟通  强宣传  达共识

帮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也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我园通过 “微信公众号”、“班级群”、“个别沟通交流”、“线上家长会”“家长委员会”视频号等方式强化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必要性为帮助家长扭转教育观念。

五、衔接工作小结

学前阶段是幼儿经验积累的黄金期,我们应当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将游戏作为活动的主要形式让幼儿在感知和体验中快乐成长,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循序渐进的融入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我园在衔接工作中做到了以下几点:

1.尊重儿童稳住成长脚步

为了帮助幼儿建立全方位、深层次、身心结合的入学准备,我园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精神要求,运用多种形式在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培育幼儿入学所需核心素养,打造更加有效的具有园本特色的幼小衔接平台,稳住孩子成长的脚步,力争让每个孩子都能顺利迈入小学生活。

2.助力教师拓宽课程资源

在去小学化的道路上教师必然是主力军,教师逐渐从知识传递课程内容设计者转变为以儿童为中心的学习潜力发现者、学习机会捍卫者、课程内容共建者,在课程建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儿童为本,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尊重儿童原有经验的差异性,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营造自发活动的氛围,提供与发展相应的帮助增强课程的整合性,促进儿童在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等方面的准备和适应。

3.问题导向追寻深度学习

《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与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获取经验的需要。我园实施的生活化课程,以生活中的细节为导线,以身边的趣事、时事新鲜事为资源,从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出发,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在亲身体验和经历的过程中解决生活中的疑问,在游戏和实践中探寻答案,在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通过观察儿童进一步理解、支持儿童的学习。

4.放手游戏解放儿童天性

除此以外我园将幼小衔接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和一日生活中,从区域游戏材料、自主游戏区角、户外游戏材料入手,幼儿通过实践、操作等方式获得经验,在活动中养成倾听与提问、表达与发现、阅读与书写、遵纪与守时、合作与分享的习惯,而教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和引导者,不断强化自身游戏专业指导能力,把握时机适当且恰当进入儿童游戏,始终坚持不懈的培养幼儿好问、乐学、坚毅、专注的学习品质,培养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对自己的信心,对他人的信赖,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近,为其今后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存在问题、反思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有效的衔接是人民对高质量教育发展的共同追求,在具体衔接过程中我们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双向衔接中注重研讨活动忽略了幼小衔接的适应性、连续性,研讨活动中小学教师提出加强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规则意识的养成;家校园联动中,如何有效针对农村祖辈家长观念的转变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幼儿在园衔接中教师的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有待提升等。基于以上问题我园对小班着重关注幼儿情绪情感、习惯能力的培养;中班在各类活动中渗透习得适应小学的各种能力与习惯,大班有针对性的开展主题活动。接下来我们将对大班实施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

四月:

1.大班在不影响游戏时间的基础上,逐步延长集体活动时间,培养幼儿的倾听专注能力。

2.结合世界读书日开展“全民阅读月活动”。

3.开展“小小值日生活动”,培养幼儿独立意识和为他人服务意识。

4.蹲班观察研讨活动:从幼儿的生活准备、交往准备、心理准备、学习能力准备几方面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线上家长会: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五月:

 1.“我心中的小学”主题活动,主动参与环境创设,小朋友自己动手动脑设计有趣生动的小学生活场景,并参与其中。

 2.开展“快乐课间十分钟”活动,学会认识时钟,培养幼儿自理、自立的能力,有自我服务管理的意识。

 3.根据指南幼儿健康目标举行阳光体育会,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磨练幼儿入小学的不怕苦怕累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

 4.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5.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

六月:

 1.“模拟小课堂”活动模拟小学生上课下课的情景,互相评价,比一比谁像小学生等。

 2.“离园倒计时”活动学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激发小朋友想上小学的愿望。

 3.“大班毕业典礼”活动。

九月:

 1.各班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幼儿入学后的情况。

 2.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师撰写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心得。

三、成果展示

dfjyktxq2022128--16课题研究活动13(《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宣传月活动总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