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二手房价格:70个城市全部下跌!
 (2025-10-22 11:36:46)
	
			
					(2025-10-22 11:36:46)		| 标签: 房产 | 
前天(2025年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二手房价格,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均呈现全面下跌态势。这一现象,创下了自1998年房改以来,27年第一次全线下跌的纪录。
根据统计,9月份,70个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了0.83%,同比降幅更大,达到了5.2%。其中,北京市同比跌幅达到了6.1%,上海市同比跌幅达到5.8%,像二线城市郑州、哈尔滨等城市,同比降幅更是突破了8%。与价格走势同步的,是前3季度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8.7%,新开工面积锐减25.3%,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增速,连续12个月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9月初,国家层面推出的"认房不认贷"政策升级,将改善型需求的首付比例统一下调至25%,不少城市,已经降到15%。据说,这一举动释放了约1.2万亿元潜在购买力。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抵押补充贷款,向政策性银行提供了3000亿元资金,旨在通过投资乘数效应稳定产业链运行。据统计,进入2025年以来,各地已出台调控优化措施超过了200项,像广州、杭州等39个城市都取消了远郊区的限购,南京、成都等22个城市推行了"卖旧买新"税收优惠。
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长三角、珠三角核心城市群的房价,抗跌性较强,像苏州、东莞等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9月的环比跌幅都在0.5%以内,这主要受益于产业升级带来的人口吸附效应。而那些资源型城市以及三四线城市,如河北的唐山、河南的洛阳等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同比激增120%,平均成交周期延长到了8个月以上。
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下行,对相关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年1月至9月,国内建筑建材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7.2%;家电零售额减少了12.5%;土地出让收入的下跌,造成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缩减了18.3%。在金融方面,虽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总体稳定在1.78%,但开发贷关注类贷款的比例已升至6.3%。
很多房地产专家普遍认为,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正从"高杠杆、高周转"的模式,向"精细化、服务化"转型。初步预计,到2026年,物业管理、居家养老等衍生服务业,将形成万亿级的市场。国家政策层面或将进一步细化,保障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设施"这三大工程"的实施细则,通过专项债、开发性金融等工具,维持合理的投资规模。
大家一致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既是周期性的必然反映,也是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经阶段。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的前提下,以后如何平衡短期稳增长与长期制度建设,将成为影响楼市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着双轨制(保障体系与商品市场)的不断完善,国家政策正逐步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民生本质回归。这一过程中,既需要保持政策稳定避免反复刺激,也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增长点,最终实现房地产市场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发展。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