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定调:预制板房大部分都要拆除!

标签:
房产 |
预制板房就是由楼板、房梁等构件,在工厂用混凝土浇筑成型,有固定的尺寸规格,在工厂生产出来以后,运到建筑工地,通过吊装的方式,把这些预制好的部件,像积木一样拼装起来,这样做,能够大大缩短建筑施工的工期。
这样的预制板房,有着成本低、建造快的优点。当然,想想就能知道,它的缺点同样很多,隔音差、隔热差、防水差、抗震性差、使用寿命短。一般情况下,预制板房的设计寿命,在40年左右。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为了快速解决城市干部、职工的住房难题,国内大中小城市,都出现了大量的预制板房。当下,很多预制板房,都已经处在超期服役的状态,安全隐患很大。
因此,最近几年,关于预制板房的拆迁消息,一直传得沸沸扬扬。国家住建部近期也已经明确表态,对于超期服役的部分预制板房,要进行拆除。但是,并不是所有预制板房都会拆除,就像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建造的预制板房,还没有到设计寿命的预制板房,有可能近期不会拆迁。被优先列入拆除名单的,是以下两种预制板房。
第一,被鉴定为危房的预制板房。为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被列入危房的建筑物,都要被拆除,不管是不是预制板房。根据规定,危房的鉴定,需要由专业的机构,依据《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进行评估,对于房屋的结构安全性、使用状况及潜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性的鉴定。鉴定内容包括:建筑物的地基、墙体、梁柱等关键部位,判断是否存在裂缝、倾斜、腐蚀等安全隐患。鉴定结果是将房屋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D级为严重危房。还有一些位于特殊区域的老楼,如处在地震带或者常发洪水的区域,哪怕没到 D 级危房标准,但经检测抗震能力标准不到标准的,也会被强制拆除。
第二,需要为市政建设让路的。除了被定为危房的建筑以外,还有一些建筑物,处在城市规划的范围内,如要修建道路、地铁、医院、学校、体育场馆等这类重要的公共工程,就是房子还能正常居住,即使不是预制板房,也很可能会被列入拆迁名单。为城市的建设发展让路,那是必须要拆迁的。
根据国家住建部的要求,对于那些尚在使用寿命之内、没有安全隐患的预制板房,主要是以改造升级为主。所谓的改造升级,主要包括:外墙的粉刷,更换新的老旧的水、电管线,解决室内的漏水、断电的麻烦,以及屋顶漏水的修缮等等。当然,还有可能会根据居民需求,加装电梯,解决老年人和小孩上下楼难的问题,并规划建造停车位,缓解停车难问题,增加小区里的绿化面积,添置健身器材,让居住环境更加舒适。
或许,经过这样的一番改造,那些老旧的预制板房的舒适性,并不比那些没有改造的20年以上的老破小房子差到哪里。所以,有人认为,预制板房拆字背后,是城市更新的阵痛,更是无数家庭的命运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