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奴们,正在疯狂提前还房贷!

标签:
房产 |
2022年初,全国各地涌现出一股提前还房贷的热潮,然而真正的还贷高峰却是在去年。截至2023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38.17万亿元,较2022年锐减6000亿,这一数字相当于两个万科公司的市值蒸发。这是近20年来,个人住房贷款余额首次出现下降,我们再次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房贷业务,如同一块诱人的肥肉,吸引了众多目光。当大家纷纷提前还贷时,银行便失去了可观的利息收入。若以4.2%的存量房贷利率计算,银行一年将少收3000亿房贷利息,仿佛房贷部门一年的辛勤努力化为乌有。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今年以来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了。一方面,利息收入大幅减少;另一方面,为了刺激楼市和经济,银行不得不降低利率。为了保护银行的利益,最终只能以牺牲储户的利益为代价。
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作为房贷放贷的主力军,在这轮提前还贷潮中遭受了严重冲击。2023年,仅这五大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就合计减少了5900多亿。其中,农业银行减少了1757.81亿,工商银行减少了1435.23亿,中国银行减少了1304.52亿,建设银行减少了930.84亿,交通银行减少了500.14亿。这意味着,2023年全国房贷余额减少的6000多亿中,大部分是由这五大银行承担的损失。
在失血最多的农业银行中,尽管2023年新增个人住房贷款投放达到7810亿元,较上一年还增加了178亿元,但这仍无法掩盖其提前还房贷规模的庞大,近乎万亿。除了提前还贷潮外,另一个令人担忧的信号是,发放房贷最大的几家银行的房贷不良率正在迅速攀升。2023年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中,工商银行从0.39%上升至0.44%,增幅达12.8%;农业银行从0.51%上升至0.55%,增幅7.8%;建设银行从0.37%上升至0.42%,增幅达13.5%。这些数据反映出部分购房者正面临无法偿还房贷、断供的困境。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无论是银行还是购房者,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有银行宣称“一季度房贷提前还款的规模较去年四季度有所下滑”。然而,实际上,这场房贷提前还款的热潮似乎还远未触及尾声。其原因何在?恐怕还得从今年可能存在的降息预期说起,只要首套房贷利率仍有下调的空间,民众提前偿还房贷的热情便不会减退。
那么,你是否曾思考过,这两年为何会突然涌现出一股席卷全国的提前还房贷的热潮呢?诚然,有观点认为这是由于经济形势不佳、未来收入不确定等因素所致,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还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其一,是民众普遍缺乏优质的投资理财渠道。正因如此,如今的有钱人纷纷转向购买大额存单,而招商银行今日突然宣布不再推出新的大额存单产品,这无疑揭示了资产荒的严重程度。因此,在许多人看来,与其让资金闲置无处可去,不如提前偿还房贷,至少能减轻一些负担。
其二,是存量房贷利率偏高的问题。特别是自首套房贷利率持续走低以来,新旧房贷利率之间的息差愈发令人难以忍受。据了解,2021年以前购买的存量房贷款利率平均值接近5.56%,而如果是10年前的房子,利率更是在6%以上,甚至高达7%。这使得许多房主深感压力,因此产生了提前还款的强烈冲动。
就在2023年1月,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一项政策,允许那些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连续三个月环比和同比均下降的城市,阶段性地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这无疑为那些高房贷利率的房主们带来了一丝希望,但同时也引发了更多关于房贷利率的关注和讨论。
不出意外的话,如果房价持续下跌,提前还房贷的人,还会越来越多。
注:1、图如侵权,告删。2、欢迎转载,禁止抄袭。
前一篇:楼市的下一个春天,快要到来啦!
后一篇:保交楼,保个寂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