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不会暴雷!6.3亿美元的资金已经到账!

标签:
房产 |
近期,万科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关键词如“股债双杀”、“暴雷”等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不过,昨日(2024年3月7日),万科宣布已有6.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5.36亿元)的资金到账,将用于偿还2018年12月11日发行的一笔5.25年期、5.35%利率的6.3亿美元债务。这一消息,或许是对近期万科遭遇的“百亿展期无情被拒”和“股债双杀”风波的直接回应。
对于这种画风,大家或许并不陌生。去年10月,万科2024年3月到期的5.35%美元券跌幅近10%,2025年到期3.15%美元债下跌近15%,而“21万科02”境内债更是跌超17%。在金融市场,一旦投资者的悲观情绪被放大并蔓延,很容易引发信任危机,使企业陷入更严重的困境。
当时,万科迅速做出了回应,澄清该公司持有货币资金1037亿元,对短期债务的覆盖倍数为2.2倍,并承诺境内外债务一定会如期兑付本息,让市场无需担忧。深圳市国资委也表示将配合万科优化长期股权投资结构,组织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方式参与债券认购,并协调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万科融资的支持力度。
万科的第一大股东深圳地铁集团,更是表态将帮助万科盘活大宗资产,为万科注入新的流动性,交易金额预计超过100亿元,并择机购买万科债券。要知道,万科背后有深圳地铁集团这个强大的后盾,持有万科27.18%的股份,是万科的第一大股东,而深圳地铁集团背后则是深圳市国资委。在深圳市国资委和深圳地铁集团的支持下,万科股债市场逐渐企稳。
不过,在上周末,万科与新华资管的传闻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让人们对万科是否存在暴雷危机感到担忧。传闻称万科欠了新华资管100亿元,希望展期,但遭到了无情地拒绝。然而,新华资产很快出面辟谣,称该信息不实。尽管周末有辟谣,但市场似乎并不买账。周一开盘后,万科多只债券下跌,万科A也跌幅达4.65%,表现显著弱于板块,再次上演“股债双杀”的剧情。
探寻新华保险2023年半年报,发现万科债券计划的三期浮出水面,金额高达52.02亿元。然而,新华保险与万科之间的纽带远不止于此,后者更是前者的股东。时光荏苒,至2023年9月末,新华保险巧妙地通过分红险账户,持有万科A股1.2亿股股份,稳坐万科第十大股东之位,占其总股本的1.01%。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新华保险与万科紧密合作的见证。
万科的债券,2023年半年报存续的38只债券,总规模高达约762亿元。其中,6只美元债的余额约合275亿元,今年到期规模约104亿元;而32只境内债券的余额约487亿元,今年到期规模至多72.8亿元。全年到期规模至多176.8亿元,上半年或需支付133.3亿元,下半年则需支付43.5亿元。债务数字庞大,让人不禁为万科的债券支付规模捏一把汗。
然而,当我们深入剖析万科的货币资金和利润规模时,信心便会油然而生。2023年3季度末,万科账上货币资金仍有1037亿元,虽然在大环境下调配资金存在不确定性,但拿出10%来兑付债务依然游刃有余。同时,2023年3季度末,万科的归母净利润达到了136亿元。尽管全年净利润数字尚未揭晓,但22家券商给出的估算均值高达216.5亿元。即便考虑拿出不少于30%的可分配利润对股东进行现金分红,万科依然拥有约150亿元的利润,足以满足日常经营的资金需求。
由此可见,尽管万科的资金链紧张,但凭借其稳健的经营策略和雄厚的资金储备,暴雷的风险仍然可控。
注:1、图如侵权,告删。2、欢迎转载,禁止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