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房地产市场要崩盘?大摩预计:楼价重返8年前!

(2024-01-23 08:59:51)
标签:

房产

昨天(2024年1月22日),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香港本地的房地产企业的股票,全线走低。在头部房地产商中,恒隆地产报9.1港元,收跌5.8%;太古地产报14.18港元,收跌4.96%;新世界发展收10港元,跌4.22%;恒基地产报20.3港元,跌3.33%;长实集团报34.55港元,跌2.13%;新鸿基地产报74.1港元,跌1.85%;九龙仓置业报22.55港元,跌1.31%。
香港房地产开发商的股价之所以全跌,是因为,就在前两天,世界著名的评级机构“摩根士丹利”(简称“大摩”)发表报告认为,2024年,预计香港的房价将下跌10%以上,房屋价格将回到2016年8月的水平。就是大摩的这一纸报告,再度重创了香港房地产市场。
此外,大摩预测,2024年上半年,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将比去年同期高出约100个基点,这将对高负债和浮动利率比例较高的公司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在这种环境下,只有资产实力雄厚的公司,才有可能维持或增加股息。在选股方面,相较于写字楼和住宅,大摩更倾向于投资零售物业和低负债的公司,因此给予新世界发展、恒基地产以及九龙仓集团“减持”评级。
事实上,香港房地产市场此前已经多次传出悲观的声音。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事件,莫过于李嘉诚的长实系以7折的价格售房。2023年8月,香港九龙观塘区油塘板块的亲海駅II首次推出626套住宅,总认购量达到了惊人的3.06万次,超额认购高达48倍,成为了香港历史上认购量最多的新盘。尽管销售情况火爆,但市场普遍认为,这主要是受到低至7折的优惠价格影响,同时也是长实系率先开启房地产市场降价促销的标志性事件。
另据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23年,香港整体楼宇买卖合约登记数量为58023宗,创下自1991年中原地产开始记录该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二手住宅成交量仅为3.6万宗,创下28年历史新低。面对房地产市场的低迷态势,香港政府在2023年宣布了三项救市措施:将额外印花税的适用年期缩短至两年;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的税率减半至7.5%;外来人才的置业印花税也由“先征后退”改为“先免后征”。
尽管有人经常提及房地产市场泡沫的问题,比如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和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崩盘传言。然而,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从1960年开始持续飙升,至今已经上涨了大约两百倍。如果均摊到每一年来看,平均每年升幅大约为10%。其中升幅最快的时期,无疑是1991年至1997年,仅仅六年时间,楼价翻了3倍有余。在1997年,九铁沿线的联排别墅每套价格高达一千多万港元。当时的一千多万港元,究竟意味着什么?而从1997年到2003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近70%的下跌。
不同类型的房产在下跌幅度上也有所不同,其中伪豪宅的跌幅最为显著。伪豪宅,顾名思义,乃是那些外表华丽,实则空洞无物的住宅。开发商们欲打造一片豪宅区,无奈周围的购买力和人口密度与之不匹配,导致这些住宅如同空中楼阁,不被市场所接受。一如当下某些炒作过度的楼盘,繁华背后隐藏着无人问津的冷清。
1997年至2003年间,香港出现了大量“负资产”人士,约有十万之众。成为负资产一族并非易事,需在市场贪婪至极之时购入房产,首付低至极限,而且选择的必须是估值极高的楼盘。后来的故事便不难预见,救市之声此起彼伏。
随着中产阶级及房东阶级的崛起,香港的土地供应和基建等政策全面收紧。1960年至1997年的积累在此刻显现,房产已成为民众财富的主要部分。这些人构成了中产阶级的主流,影响力不容小觑。2012年,房价重回1997年的高点,并持续创新高。1997年的价格在12年被刷新,最长套牢时间长达15年。
2024年,香港房地产市场会不会崩盘,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注:1、图如侵权,告删。2、禁止抄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