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个人房贷54万亿!购房者不堪重负啊!

标签:
房产 |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23年一季度末,全国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已经接近54万亿元,较去年底增加了7300万元。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房贷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全国的房子数量多与少,与我们并无太大关系,但房贷却不同,它就像是我们头顶的一座大山。
举个例子,如果你现在贷款100万元现金购买一套商品房,按照三十年期限还清,即便现在的房贷利率大幅下降,最低只有3.7%,你每个月还要偿还的银行按揭贷款也要4600元。如果房贷利率恢复到之前的6%,每个月需要偿还的银行按揭贷款是6000元,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而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只有3.69万元,算下来每月只有3000元左右,更不用说还有其他开支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买房压力这么大,是不是我们就没有其他选择了,只能乖乖接受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未来我们会有更多的选择。就在今年的2月16日,官方媒体刊发了财政部长的一篇文章,“更加有力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提到了一个关键点,要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正在落实的政策。
近期,全国已有7个省份、9个城区明确了2023年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目标,已经新开工了360万套(间)。以省份为单位,前五名分别是16万套的江西省、10万套的四川省、8万套的山东省、8万套的北京市、7万套的河南省。此外,有机构专门做过统计,以有意向租房的人群为样本,约9.8%的人更倾向于住在保障性租赁住房中,“90后”占比较高,达到了33.8%。这间接说明,新一代青年人对买房的执念已经减轻了。
因此,从这一点来看,虽然可以粗略计算出全国有几十亿套房,但大家要明白这并不是房价下跌的直接原因。然而房贷压力和观念却完全不同了,试想一下,当你的收入完全承担不起房贷时,你会怎么做?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增加收入,但这可能会很困难,并且需要很长时间。所以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的落实和推进,将为那些想要拥有稳定居住环境的人们提供更多选择和机会。
现实就像一个严酷的考官,摆在我们面前的选项只有卖房。如果你原本就住在大房子里,你也许还能换一套小房子来应对这个挑战。但如果你原本就只有一套房子,那么最后你只能选择租房。这时,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它像一道生命线,为那些遭受房贷压力的人提供了保障。
让我们深入理解一下,实际上房子的数量并不是决定房价下跌的关键因素。反而是房贷压力更有可能是导致房价下跌的重要因素。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别无选择,要么忍耐,要么卖房。这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注:1、图如侵权,告删。2、禁止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