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房不认贷新政实施后,楼市出现了3个“异象”!

(2023-09-07 14:50:25)
标签:

房产

最近几天,国内房地产市场上的大事,就是“认房不认贷”正常的推广。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先后实施该项政策。国内其他二三四线城市,也都相继落实。新政以后,国内房地产市场,一夜之间出现了3个“异象”,后面还有多少“异象”出现,现在还说不好。但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个“异象”,就是开发商抢跑。那些开发商们,一听到市场大招放出来,按理说他们应该开始捂盘惜售,先收回折扣,然后涨价。但是这次不一样,这些开发商们竟然选择了抢跑!据媒体报道,之前有消息说北京市场在执行新政后,售楼处晚上都不打烊,还有传言说有些开发商要收回折扣并涨价。但是经过中国证券报的记者核实,这些居然都是假消息!另外,还有很多人在朋友圈转发“调涨5%”之类的信息,结果经过售楼处的证实,原来92折的折扣还是一样,更别说是涨价了。
从媒体报道的总体情况来看,四大一线城市里,除了北京和上海的市场有个别楼盘售楼处特别火爆之外,其他楼盘还是在卖力促销。因为,现在开发商手里的新房库存压力,普遍都很大。也就是说,现在开发商借着涨价、收回折扣这些虚幻的噱头,其实就是在抓紧时间出货,赶紧回笼资金。业内人士认为,,“认房不认贷”这个政策,根本不足以扭转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
事实也是如此,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从2021年初到现在,已经有超过30家大型房企债务暴雷了。因此,房地产开发商不可能因为市场释放了一些购房需求,就忙着收回折扣、涨价,因为这些销售额对他们巨额的债务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对大多数房企来说,现在最现实的做法是借机跑量,希望能渡过债务危机。
第二个怪“异象”,冷盘还是纹丝不动。如果说一些热盘来访和成交量骤然增加的话,按照以往的经验,其他冷盘也应该有所反应。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据媒体的报道,广州作为第一个执行“认房不认贷”政策的一线城市,除了天河区个别项目来访人数略有增加外,其他区如增城、黄埔都非常冷清。有媒体记者蹲守的一些售楼部观察,1个小时都没见到一个来访客户。
北京、上海市场对新政的反应要敏锐一些,但也仅仅限于几个热盘而已。大部分楼盘、冷盘仍然比较冷,和之前根本就没有什么区别。而且根据媒体记者的跑盘观察,北京上海的二手房挂牌量,出现了明显增加趋势,像北京市场,最近两个月增加了1万多套的挂牌量,不排除有业主借新政出货。
第三个“异象”,是二三四线的买房者都超级冷静。之前,全国实行“认房认贷”政策的城市才不到20个,但是截至9月5日,已经有好几大城市,包括一线和强二线城市都取消了“认房认贷”,改为“认房不认贷”。其他那些等级低一些的城市,就算想取消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了。虽然一线城市有些局部的楼盘来访量和成交量都有所波动,但是其他城市基本都没什么反应,就好像这事跟他们无关一样。
所以,现在二三四线城市的楼市还是一如既往地平静,那些房产中介和开发商销售的朋友圈狂欢也很快就结束了。他们也知道,光靠喊是没用的,大家兜里的钱没有一线城市的居民多,就业资源也不如人家,所以就算喊破喉咙也没人理。
其实,这些“异象”的出现,并不突然,因为房地产资本市场最有发言权,毕竟那是万千股民用真金白银在投票。和以前每次大力刺激楼市,资本市场就会给以回报不同,这次房地产开发板块在政策最密集、力度最大的近一个月里,竟然整体下跌了2.79%,尤其是在四大一线城市祭出“认房不认贷”这个超级大招后的一周,下跌幅度竟然达到了2.11个百分点,差不多贡献了近一个月跌幅的75%,真是前所未见啊!
看来,指望“认房不认贷”拯救楼市,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注:1、图如侵权,告删。2、禁止抄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