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南省政府所属的中原银行,被地产商拖进泥潭!

(2023-08-15 15:02:02)
标签:

房产

中原银行,是河南省政府的第一大金融机构,每逢河南省内的房地产开发商企业资金紧张,政府都会“命令”中原银行给予资金支持。像前年建业地产向省政府发求助信,中原银行就不得不拿出100亿元的授信额度,支持建业集团。
最近,中原银行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有点惨不忍睹。每天的成交额都是寥寥无几,就像散落一地的尴尬一样。就在8月上旬,它的成交额竟然为0,投资者们都用“寂静岭”来形容这种情形。虽然它2022年的总资产飞跃突破1.3万亿元大关,成为城商行里的佼佼者,但是在二级市场上,它就是没办法风光起来。
更惨的是,它还越来越靠近“仙股”的道路,从2021年末跌破1港元后,就一直阴跌不止,股价一路下跌到0.38港元。除了成交低迷、股价不振、沦为“仙股”,它的市值也早就“破净”了。最新数据显示,中原银行的每股净资产是2.315港元,但是它的股价却不到0.38元,几乎只是每股净资产的零头,市净率低至0.16倍。
从市值来看,中原银行也不占优势。虽然它无论是营收、净利,还是资产规模,都“完胜”郑州市政府的金融机构郑州银行,但是市值却只有不到130亿元,远低于郑州银行的215亿元。看来这个中原银行,真是得好好思考一下该如何挽救自己的股价了。
不仅仅是交易所市场遇冷,在2023年,中原银行还有多笔大额股权的拍卖,结果竟然都以流拍收尾!7月中旬,中原银行3200万股内资股及孳息进行第二次司法拍卖,虽然第一次拍卖是评估价的85折、二拍“折上9折”,但结果依然是无人报名、连续流拍。2023年以来,中原银行已经有2笔金额过亿元的大额股权拍卖,但普遍都没人接盘。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银行股权对受让方严格的资格条件要求,以及定价、业绩及前景等因素,都可能是导致流拍的因素。另外,想想之前提到的中原银行成交额凋零的情况,也能发现,整体流动性不足会让接盘方拿到股权后只能拿分红,想实现股权退出难度会比较大。投资方成为银行股东后,未来在严监管之下,关联交易也将更加受限。
截至2022年底,中原银行差不多有70.27亿股的股份被质押,占据了已发行普通股的19.23%,另外还有大约22.84亿股内资股份,被法院冻结。这些股份为啥没能成为投资市场上的“香饽饽”,原因主要还是和中原银行近些年来跟地产公司的紧密联系有关——要么就是地产公司股东经营不善,要么就是“踩雷”了地产公司。
就拿被司法拍卖的3200万股中原银行股份来说,这属于河南光彩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在公路、桥梁、交通、物流、化工材料、金融、房地产等多个产业领域都有涉足。公开信息显示,从2022年5月一直到2023年6月,这家公司多次成为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近年来还两次陷入破产审查程序。
而中原银行第6大股东盛润集团,成立于2001年,业务遍布河南省内,在房地产、电力能源、城市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均有布局,还参股了郑州银行、中原信托等多家金融企业。后来盛润集团陷入债务危机,还被中原银行告上了法庭。据公开报道,2021年,中原银行因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将盛润掌舵人李喜朋及其旗下7家子公司告上法庭,还冻结了盛润控股5亿元存款——银行把股东给告了,这事儿当时可引起了一场舆论风暴。
有媒体回溯盛润和中原银行的关系后发现啊,深度绑定中原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盛润控股,在其融资路途上获得了很多帮助,比如盛润曾将旗下“晟润置业”40%股权质押给中原银行,为盛润运河城项目开发换取到资金。但是盛润因为无法偿还逾期债务,所以它所持有的中原银行股份也被其他债权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021年8月末,盛润持有的中原银行2亿股拍卖,但最后流标。2021年12月末,盛润集团所持有的5亿中原银行内资股再次在网上被拍卖。
在中原银行的主要股东里,还有一些房地产业的大企业,比如郑州康桥、河南兆腾、深圳皇庭国际等。房地产领域持续低迷,开发商频频暴雷,中原银行的日子,也就愈发艰难。

注:1、图如侵权,告删。2、禁止抄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