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桑塔•露琪亚》

(2014-03-24 09:27:25)

学校

江夏区湖泗中学

姓名

潘 薇

课题

人音版教材第15册第四单元《桑塔•露琪亚》

课型

唱歌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钢琴

授课年级

七年级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中学,他们乐于参加各项音乐活动,特别是一些动手,需要合作完成的音乐内容,但由于年龄小,对音乐的理解还需要加强。因此,对七年级的学生应该保持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引导他们加强音乐思维,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在聆听、演唱歌曲时表现出专注、愉快的神情,并能在课后能主动探索与欧洲民间音乐相关的文化内涵。

(过程方法)通过听、唱等形式体验感受歌曲热情和活泼的特点。

(知识技能)

1)知道船歌这种音乐体裁的特点,即多采用3/86/812/8拍给人以摇晃感觉,身体能随着歌曲的节拍自然地活动起来;

2)了解《桑塔•露琪亚》的创作背景及风格并知道歌曲由两个乐段构成。

教材分析

桑塔•露琪亚》是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一首著名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按威尼斯船歌的风格创作而成的。

    那不勒斯是个很美丽的海港。这里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海滩—桑塔•露琪亚和马莱卡莱•桑塔。露琪亚海滩前是一片绿色的平静海洋。风和日丽的时候,人们会驾着小船在这里荡漾,或许还高唱着这里的船歌。至于“桑塔•露琪亚”这一名字的由来,有人说她是意大利民间传说中一位女神的名字;也有人说她是当地一位美丽姑娘的名字。总之,这名字是美好幸福的象征。

歌词将夏夜的美丽景色展示在人们面前。它使人陶醉,令人难以忘怀。歌曲为C大调、3/8拍,中速稍快,由两个乐段(单二部曲式)构成。歌曲的旋律优美而流畅,钢琴的伴奏模仿吉他的风格,再加上词曲间有机的结合,给人以无比美好的艺术享受,可谓是雅俗共赏的、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歌曲之一。

教学重点

了解《桑塔•露琪亚》音乐风格,欣赏意大利音乐文化,能富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半音关系的演唱,以及对二段体概念的把握。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及要求

设计意图

时间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一、情感导入 。

1.以动画片《猫和老鼠之形影猫》导入。请学生说一说,汤姆唱这首歌曲的时候在做什么?

 

2.提出船歌体裁概念,欣赏贡多拉的图片:

(船歌这种音乐体裁的产生与发展于威尼斯的游览船—贡都拉—有重要的关系。贡都拉的船身狭长,首尾都翘起,适宜在狭窄的水巷中航行。这种船体多漆成黑色。艄公喜欢穿黑白相间的服装,头上戴有红色帽箍的草帽,用单桨划船。船家都喜欢唱当地的民歌,这就是威尼斯船歌。这种歌曲的特点是:多采用3/8拍、6/8拍、12/8拍,给人以摇晃的感觉。其情绪色彩也多是开朗、豪放、热情洋溢的。)

1.初次接触歌曲《桑塔•露琪亚》的旋律。

回答:汤姆在美丽的夜晚踩着盆子一边划一边深情演唱。

2.观看贡多拉图片,了解船歌体裁。

1.利用动画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初步的感受歌曲,聆听歌曲旋律。

 

 

2.从直观的划船直接切入概念,了解船歌体裁。

5

二、情感具体化。

1.完整播放录音范唱。

引导学生通过聆听进行音乐想象。

2.教师范唱。

提问:歌曲是什么拍子的?利用对比聆听二拍子,引导学生从强弱、韵律特上说一说三拍子的什么特点?

 

 

3.请学生试跟琴演唱,提问歌曲分为几段?从哪里划分?

 

4.教师简单介绍二段体:

又称单二部曲式,有两个既对比又统一的乐段或段落构成。

5.让学生演唱A段第一乐句“明月照海洋,银星满长空”和B第一乐句“快来吧,快来吧,我的小船啊”。

 

 

6.请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教师用钢琴伴奏,体验回答,自己最喜欢的乐句。

 

 

7.教师演唱有变音和没有变音的乐句,即第六小节。

 

8.教师提问,这样一首具有三拍子强弱规律特点、前后对比统一的两段体、乐句中有具有变化的歌曲,应该以什么情绪来演唱,又配合那种声音较合适?

9.提示学生高音处要轻声演唱。并注意歌曲情绪,强弱规律。

1.聆听,看歌词,思考这首歌曲表现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

2.学生轻声跟唱,回答提问:歌曲是3/8拍。其强弱规律是一强二弱,强拍每隔两拍才出现一次,与二拍子相比就显得不是那么紧张、急促了,听起来流畅和灵活,并且具有强烈的不平衡感。

3.跟琴演唱,划分歌曲段落:为两段。

 

 

4.初步了解二段体的概念。

 

 

5.演唱找出两句的“对比”与“统一”:

两乐句在节奏上相似,被视为统一。而音区的区别,以及B段歌词上表现的乐句分裂与A段形成对比。

6.完整演唱歌曲,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乐句,试演唱出来。

 

 

7.学生通过辩听感受两种乐句的演唱效果,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8.学生互相讨论,回答:

抒情优雅,具有荡漾感,唱出强弱弱的规律,节奏稍快,声音轻柔。

 

 

 

9.富有感情的,按要求完整演唱歌曲。

1.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也深入体会《桑塔•露琪亚》的情绪。

2.体现学生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通过学生自己的跟唱,熟悉旋律,感受三拍子的特点,再利用对比法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三拍子的特点。

 

3.在熟悉旋律歌词、以学会演唱这首歌为目的同时,为歌曲分段,逐步深入分析歌曲。

4.提出二段体的概念。

 

 

 

5.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演唱、观察、分析,掌握二段体的含义。也加深对歌曲的记忆。

 

 

 

6.利用学生对歌词的挑选辨析,引导学生注重在旋律方面歌词上的审美。也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歌曲的掌握。

7.歌曲细节,变音记号处的演唱,通过对比辨析,从情感的角度处理半音关系的音准等。

8.此处起小总结的作用,归纳之前提出的问题,清晰学生回答问题的作用。

 

 

 

9.检验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30

拓 展

三、情感升华。

展示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威尼斯》,分析色彩上的明暗对比和从画中看出的作者的情感,再结合音乐,说出威尼斯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莫奈曾长期探索光色与空气的表现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的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每一种颜色单独看来十分柔和,它们的整体却又是强烈的。)

学生观看图思考回答提问。各抒己见。

关联音乐的姊妹艺术——美术。从多角度欣赏学习欧洲意大利的文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了欧洲意大利的音乐及景色,了解了船歌、二段体。美丽的桑塔露琪亚应该给同学们留下非常美好的景象,如果你还不满足,我们下次课见!再游览欧洲的其他国家,去了解他们的音乐文化。

1

板书设计

 

《桑塔露琪亚》

3/8

  

  

 

教学后记

 (预设)本节课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一步步深入学习分析歌曲,掌握二段体的概念以及船歌的知识,学生能完整的演唱歌曲,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在学生对三拍子特点的归纳这一环节,如果有基础的学生,可能会很快回答出,如果基础较弱,教师还可以设计选择题,让学生根据感受理解选择回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