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编排亮点与教学建议
(2017-01-30 08:33:07)
创设交际情境
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编排亮点与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对口语交际提出了教学目标,它跟写作教学一样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被我们老师忽略掉。我们知道口语交际是人们日常生活主要的交流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运用写、读、说、听来交流,其中运用最多的是“听”,而被我们老师非常重视的“写”只占了9%。所以口语交际的教学应该引起所有老师的重视。那么这本部编本教材拿到手以后,怎么来教口语交际呢?今天和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直面问题,把握内涵。
(一)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
1.对口语交际教学认识不清。首先让我们来看一段日常教学中的一个片段。我们发现这是口语交际吗?不是,这是作文的口头指导。形式是单向的。口语交际和口头作文课是不一样的。口语交际呈现的是口头语,而口头作文呈现的是书面语。
2.缺乏情境设计,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口语交际变成了单独训练说话,变成了老师一问一答的听说训练。
3.心理影响。学生,尤其是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以后,有的学生害怕尝试与失败,有的到了六年级甚至不敢,不愿意举手发言。小学生是骄傲和自悲同时发展的。如果老师忽略了一些细节,往往给学生造成心理影响,不愿当众说话,不愿口语交际。
4.无法针对口语交际的动态特征进行考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忽略了口语交际,更多地进行其他的语文教学。
(二)把握口语交际的内涵
1.面向一定对象,以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为目的。
2.核心是“交际”,所有活动通过交际完成。
3.一个人会说话不一定会交际,语境适切是判断口语交际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在具体的语境中,语言得体,行为得体。
4.外在表现是口语表达,实际体现人的综合素养。
二、聚焦教材,读透亮点
那么新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到底有哪些亮点呢?
(一)目标具体化,层次化。这是部编教材的第一个亮点。关于口语交际的目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清晰的六条规定。这六条规定我们原来在教人教版教材时,很多老师是不得而知的,而在教学时也不会拿着课标去对照。那么现在的新教材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教材14页上《你说我做》,它的要求下面有提示,让别人听得见,“注意听”提出这两点要求其实是想达成这样的目标“大胆说,敢于说和注意倾听他人讲话”。这一目标放在第一课其实也是要告诉我们,在与人交谈的时候要认真倾听别人的说活,要彼此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弟子规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这句话中“重且舒”就是说要大胆说,让学生说得清晰,不要让别人听得稀里糊涂。第二篇口语交际提出的要求:是说话的时候,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是要求,那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能认真听别人讲话,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打破了教材“自我介绍”“认识新同学”的常规做法。弟子规中有这样一句话问起对,当长辈问你的时候,和他对话时,视勿移,眼睛要看着对方,这就是尊重。再看第三篇,用《用多大的声音》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要有初步的场合意识和对象意识。那么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呢?新课标里有相对应的目标就是:适当的音量与人交流。我们把前面弟子规里的两句话放在一起发现,在弟子规里已经告诉我们有时说话要重一些,有时候在尊长前声音要低一点,但是不能低得听不见。最后一篇《小兔运南瓜》比较新旧两套教材,它最大的区别是原来的是单向的,第二个问题讨论讨论哪种运南瓜的办法好?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产生争论,可是到最后往往是班级中能说会道的小朋友说的办法最好,现在呢?第二个问题是: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这里有大胆说自己想法的要求,需要达到什么目标呢?自信,敢于发表意见。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是教材上的一个巨大变化,也是一个巨大进步。现在我们把四个交际要求放在一起对照一下,不难发现,在新教材中口语交际的目标更具体化,也体现了层次性,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二)第二个亮点,话题方式多元,注重情境性,互动性。
我们来看原来的教材中《有趣的游戏》它的问题是:你做过哪些游戏?你觉得哪些游戏最有趣?这是独白式的回答。第二个互相说说这些游戏怎么有趣?这是属于我说你听对方无法插话对不对?现在改过来之后变成什么呢?我说你做,这样就有了情境,也有了互动,同时也符合从幼儿园到一年级的年龄特点。
在一年级上册和下册的内容中,有6个内容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事,并且提出了交际方面的要求,同时话题的方式是多元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营造出模拟的生活情境,让孩子参与其中,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三)第三个亮点:学习方法恰当渗透。比如“用多大的声音”现实提出问题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再来试试。这里先提出了问题,我们也知道只有先明确目标,才能达到目标。第二立足实践,从生活实践中习得真知。语文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服务于生活,要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同时我们也说语文和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编者在编写的时候有不同的生活情境。我们来看第一幅是小范围近距离,第二幅也是小范围近距离,第三幅是大范围远距离,三个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知道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距离,交际时应该有有不同的声音,这样学生就可以学到一个交际方法,加以总结,举一反三。
三、强化交际,落实目标
(一)第一条建议把握训练重点。每一课中都有一个训练的重点。以往的教材中我们抓不住重点,现在的教材提倡一课一责,每一课都会给学生一些“干货”,这些干货是什么呢?就是每一课中都有的提示。教师就可以对照提的要求确定目标。如“我说你做”训练重点是“大声说话,让别人听”第二个是不光要说还要回听。注意听别人说话。这是基本的交际礼仪。
(二)第二条建议:我们要提供真实的交际空间。交际空间是需要老师花一番精力去设计的。那么怎样来提供真实的交际空间呢?我们要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从设计,实施,评价三个角度来考虑。比如《我说你做》可以这样设计。你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上课的时候,我们也不一定要在教室里,可以走到室外。那么我们在实施中如何创设情境呢?来看《小兔运南瓜》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对于口语交际的评价同样要创设真实的情境,评价的内容其实就是对学生交际的指导。提供真实的交际空间中第二条建议是是正确处理口语交际中的师生关系。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时不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或者插话从而打断学生的表达。现在我们强调让学生“当众”表达,真正放手让学生主讲,主持。
(三)就是建立常规的交流制度,第一点建立班级交流机制,争取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台。第二通过社会实践,提高综合能力。
(四)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材的编排中比原来少了两篇,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孩子的口语交际训练少了呢?不是的,我们可以整合教材,将语文学习当做口语交际的重要平台。1.树立口语交际意识,加强与阅读、识字、拼音的联系;2.利用教材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创设语言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五)转变评价的视角第一学段结束的时候,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一张评价表,根据学生的表现作出一定飞评价。
(六)心理素质是孩子口语交际的一个突破口,一定要培养敢于当众表达的心理素质。当众表达也一直是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很多孩子在学习生活中慢慢地不愿意说话,怎么办呢?从一年级开始训练,第一从当众朗读起步,第二以小组为单位当众表达,第三把握评价的角度,培植自信心。
以上是这次培训中有关新教材中口语交际方面的一些亮点和教学的建议,希望我们所有的老师从一年级开始抓好口语交际的教学,让我们的孩子爱说会说也懂得一些最最基本的交际礼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