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郊宾馆花园
在上海,西郊宾馆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接待国家领导和外国政府元首的宾馆,就是东郊宾馆,
上海东郊宾馆始建于1995年6月,占地1200亩,绿化面积达950亩,水系面积超过100亩。仅仅一墙之隔,园内的自热风光却仿若另一个世界,愣是把城市的喧嚣与焦躁一并关在了门外。
东郊宾馆目前分为三大区域、一个体育健身中心。
主楼区是南楼与北楼,主要用于接待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整体风格庄重、威严又不失典雅华贵;会议中心主要用于会晤和宴请,集合了上海乃至中国设施最豪华、齐全,服务最为规范的宴会厅;
与主楼区的略显神秘、高不可攀,会议中心的庄重豪华相比,东楼相对就“平易敬人”多了,虽然在园区内“平易敬人”,可它依然是很不错的五星级酒店!
东楼对外开放,可供入住。
楼内设施仍不失为精致。
出楼即进入宾馆花园,今日之东郊宾馆花园整体呈自然风貌,高大的乔木呈自然生长状态,水岸曲折多姿,多为泥岸,建筑稀少,掩映在花木之中。共有八景可赏。
东楼而外,一片草坪翠绿平整,外植一片片挂花树,密密匝匝,形成丛林,便是八景之“碧桂乐淘”,每至中秋,花开馥香,令人迷醉,畅行其间,其乐淘淘。向西缓行,见一低洼处荷叶连连,是一个荷花池塘,池岸不规则状态,设木制平台,是夏季赏荷佳处,远处黄石构筑水渠,将溪水缓缓引入,为八景之“清泉映荷”。
桂花古称木樨,与荷花均是古典园林中闻香闻名的植物,很多名景也是由此而设,拙政园之水榭“远香堂”是其中最为著名者。
清泉映荷之景正在宾馆会议中心一侧,会议中心就是行政楼,近年来新落成的,明亮干净。进入行政楼大堂,让人倍感清爽,两侧墙上挂着赏心悦目的山水墨画,装修以典雅庄重的中式风为主。
南楼是宾馆主楼,不开放,左右与北楼,会议中心通过长廊连接。楼内设施富丽堂皇,一层室内建室内厅园,中心竹丛高耸,四周布置低矮的耐荫植物,有流水潺潺。而外观南楼,具有秦汉风格,系香港设计师大作。
近楼的植物都经精心修剪,布置成各式图案。
南楼侧修竹成林,渐行则竹林越密,园路,木桥穿行其间,向北竹林依水而立,将北楼几乎完全掩映,水面平静,一派乡野风光。此为八景之“翠篁竹园”。顺路向前,过一竹制小亭,道路变窄,犹如小径,两边密植红梅绿梅,花期时,疏影横斜,幽香漂浮。却又时值寒冬,梅花香自苦寒来,为历来文人推崇,与高风亮节的象征翠竹均为古典园林的文化代表。
小道前伸,依旧蜿蜒,植物却起了变化,成了樱花林,就是八景之“樱园梅香”,樱花是扶桑国花。花期短暂而艳美,体现“哀的美”“伤逝的美”,常见追求枯寂凄美之感的日式园林中,但与向往恬淡,中庸,慈悲,道儒佛三教合一的中国古典园林并不相合,故于其中几乎见不到。
出小径,一路前行,时见樟树遍野,时见杨柳依依,水岸却为黄石叠筑,弯弯曲曲绵延不绝,水面又渐渐开阔,来到一个小湖,为南湖。岸边树木苍郁,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与灰色石桥,灰色建筑相映成景。远处,桥身扼于水道,更觉景深无限。近处,湖边间有点石,更觉生动。湖中有岛,岛上植有数棵老树,
枝繁叶茂
,下部呈云片状向外伸展,自然结顶,形如精心修剪的巨型盆景。水面平静如镜,老树倒映于水中,清晰生动,呈现出西式园林中所追求的“水镜”美景,如诗如画。
晚间于此赏月,银光泄出,湖面一片银白,别有意趣,是为八景之“南湖皎月”。
此地不远处,水谷曲折,夹岸遍植银杏,深秋来临,一片金黄,莫非是八景之“溪谷金翠”?
南湖之南,溪流之侧,广植玉兰树,白玉兰是上海市市花,春季花繁而大,美观典雅,清香远溢,应当是八景之“玉兰沁春”了。南湖之东,水域广阔,以东湖名之,环湖皆植柳,柳条摇曳,景色顿时柔和了不少。临水有两组建筑。
一组为漂浮于湖面上的中式传统建筑水榭,仪凤轩。是中餐厅。以一排笔直高大翠柏为依托,形成一独立小院,水榭两侧种植杨柳,万条垂下的绿丝绦随风漂浮,恬淡而安逸。有三五只天鹅游弋在附近水中,更添了几分闲适感。对岸湖畔的麒麟阁,是国宾馆里的西餐厅,建筑风格是现代的。
这一带有泰国财神象鼻神,日式灯笼,中式狮子石柱的雕饰,风格不统一。
东湖水域开阔,朝阳东升时,一片绚烂,这便是八景之“东湖晓日”。
同西郊宾馆一样,东郊宾馆花园也是一个自然风貌的郊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