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时期,西班牙不仅有了历史和文化,并且先后诞生了两位伟大的罗马帝国皇帝图拉真(Trajan,53-117年,98-117年在位,罗马帝国五贤帝之一)和哈德良(Publius
Aelius Traianus
Hadrianus,76-138年,117-138年在位,罗马帝国五贤帝之一)。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崩溃,公元409年,西哥特人入侵西班牙,建立西哥特王国,从而开始了长达300年的统治。公元711年,摩尔人入侵西班牙,开始了为期近800年的伊斯兰统治,称做“安达卢斯国”,中国古代称之为“绿衣大食”。
面对阿拉伯人对西班牙的侵略和占领,基督教人开始进行反抗,后形成了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两大王国。1469年,伊莎贝尔嫁给了阿拉贡的王子费尔南多,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两个王国联姻,1479年,费尔南多继位,成为阿拉贡国王,两国正式合并为统一的西班牙王国,夫妇二人被称为“天主教双王”。1492年1月2日,摩尔人首都格拉纳达陷落,西班牙光复运动宣告完成,
西班牙最终实现统一。
塞维利亚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因水而兴又因水而灵的城市。公元前7世纪就有居民在该地生息。公元前43年建成塞城。先后被罗马人、西哥特人占领。公元712年被阿拉伯人侵入。公元11世纪,摩尔人的一个部落在此建立独立王国,现存大部分古代建筑系该时期遗物。1248年,卡斯蒂亚国王费尔南多三世在“光复战争”中夺取该城,赶走摩尔人,设为都城,从此塞城逐渐繁荣起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
大陆后,这里曾设有“印度群岛(即美洲)交易之家”,垄断着西班牙海外贸易,这是塞城的鼎盛时期。“交易之家”于1717年迁至加地斯后,18世纪以来塞城曾一度衰落。19世纪末,在现代工业发展浪潮的推动下,它再次出现生机。1928年,瓜达尔基维尔河经过疏整,塞维利亚市又恢复海外贸易。1992年在塞城曾举办过国际博览会。
塞维利亚王宫(Real Alcázar,又称阿尔卡萨宫)是欧洲最古老的皇家宫殿,
公元711年,阿拉伯人(绝大多数是北非的摩尔人)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入侵伊比利亚半岛,在塞维利亚建造了堡垒和王宫,王宫既成为了穆斯林国王的居住地,也成为了国家行政机构。
1147年,穆瓦希德王朝哈里发埃米尔(Almohad Caliphate
Amir,又译阿尔默哈德酋长)尤索夫一世(Abu Yaqub
Yusuf,1135-1184年)统一了伊比利亚半岛的各个小国,设都在塞维利亚。统治者在塞维利亚建造了一些具有伊斯兰风格的标志性建筑,存留下来的有王宫的石膏庭院、十字庭院和大教堂的希拉尔达(Giralda)钟楼。
12、13世纪,摩尔人以此为中心布置了一条军事防线延续到黄金塔。
自1248年塞维利亚被天主教国王费尔南多三世率领的军队光复之后,皇家城堡的所有历史都和天主教君主息息相关。费尔南多三世和他的儿子及继任者阿方索十世(Alfonson
X of
Castile)都折服于塞维利亚王宫的美丽,决定在这座穆斯林王宫里度过余生。阿方索十世下令将阿尔默哈德王朝原有的宫殿拆除,在原址上建造了具有哥特风格的哥特宫,最精美的有大使厅和卡洛斯五世屋顶厅。“残暴国王”佩德罗一世(Peter
of
Castile,1334-1369年)执政时期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内耗,他下令暗杀了6个同父异母的兄弟,手段极为残暴。作为对伊斯兰艺术的喜爱,他召集了格拉纳达最优秀的艺术家、托莱多一流的木匠和塞维利亚最好的建筑师-几乎都是穆斯林人-建造了仕女庭院,原来的阿拉伯城堡转变成一座雄伟壮观的穆德哈尔式建筑。但还没来得及享用就在1369年遇刺身亡。
1492年,双王天主教君王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Ferdinand II of
Aragon,1452-1516年)和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尔(Isabella
I,1451-1504年)统一了西班牙。双王选择了塞维利亚王宫作为西班牙海外贸易和航海管理院的总部。
到了双王的曾外孙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Philip II of
Spain)统治时期西班牙的国土达到顶盛,此时的西班牙成为了地球上第一个版图覆盖了所有人迹所至的大陆的帝国。
而在16世纪时,这座城堡又经几次改建,在建筑和雕刻方面不断丰富,有了庞大的花园。由于有阿拉伯工匠参与修建,故而宫殿呈现出哥特式和伊斯兰建筑两种风格,佩德罗宫殿也因而成为了穆德哈尔式建筑的典范。
19世纪,阿方索十三世(Alfonso
XIII,1886-1941年)修建了具有英伦情调的英国花园献给他的妻子、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维多利亚.尤金妮亚。
现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Felipe VI,1968年-)是阿方索十三世的曾孙,2014年退位的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1938年-)的儿子。
1987年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现在这里依然是西班牙王室成员的住所,当他们亲临塞维利亚时便居住在此。
这座古老的王宫见证了塞维利亚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权力和宗教的更迭以及城市的变迁。
塞维利亚王宫(Real Alcázar de
Sevilla)又称Alcázar宫(阿尔卡萨尔)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为“带围墙的坚固城堡”。规模宏大,风格繁杂的王宫花园是西班牙最大的园林,为典型的前宅(宫殿)后园(花园)格局,10几个花园在宫殿的侧翼和后方展开。
今日王宫的主入口是狮子门,因城门上的头戴皇冠、身披绶带、手拿十字架的狮子而得名,狮子象征着权利,也是今天西班牙国旗图案的一部分。
入门后便见狮子庭院(Patio del
Leon),较为狭长,对称设有四块规则性植坛,外围绿篱,中有高大的树木,很是简洁。植坛间为白色圆形喷泉,是伊斯兰遗风。向前过一道古旧的老墙,就进入狩猎庭院(Patio
de la
Monteria),它是王宫的主要枢纽,历史上这里曾是国王和贵族们聚会狩猎的地方。狩猎庭院虽是在基督徒统治时期修建的,但它处处都带有伊斯兰建筑元素。
狩猎庭院的正面是王宫的主殿佩德罗宫殿(Palacio de Don
Pedro),它居于整个宫殿建筑群的中心部位。它的南翼是统帅厅(Cuarto del
Almirante),其外带拱廊,为文艺复兴风格的石柱,简洁明快。北翼与南翼相似,建于1775年,却没有拱廊,名为:“正义厅”,正义厅是处理法律事务的场所,色调单一,内部装饰简朴庄重。
统帅厅建于双王时代,它包括海外贸易和航海管理院的几个房间。开启了西班牙历史上航海探险、快速扩充领土版块和掠夺美洲财富的新时代。在这时期富有远见和冒险精神的伊莎贝尔女王私人赞助了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Cristoforo
Colombo,1451-1506年)的远航探险,他发现了美洲大陆,将黄金、白银、珠宝和烟草源源不断地带回了西班牙,西班牙由此强盛。
统帅厅中的会议厅,厅里有一个圣母祭坛,圣母保佑下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有航海家哥伦布,帆船模型,象征着冒险精神。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尔接见了第二次美洲之旅归来的哥伦布;在这里也策划了葡萄牙著名航海家麦哲伦(Fernando
de Magallanes)和埃尔卡诺(Juan Sebastián Elcano)从1519年开始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统帅厅居中有一长方形院落为军事庭院,院中的八角喷泉是典型的伊斯兰风格,东北向还有一个小院,居中为一长方形水池,两边是对称平整的绿篱,池之前后有拱廊与喷泉,与阿尔汉布拉宫之陶金娘院很相似,也是伊斯兰园林中最常见的规制。
统帅厅以里,西南,与佩德罗宫殿(Palacio de Don
Pedro)交汇处有一小型花园,称为“王子花园“,
建于王宫早期,是以双王之子胡安王子命名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临近统帅厅的部分非常简单,只是四块方形植坛,里面种植花木和一些从亚洲引入的香味植物,其前横向建有回廊,横廊以前是一个下沉式的花园。
这个下沉花园仍是王子花园一部分,很典型的伊斯兰四份花园,四等分的花圃中满植橘树,树冠修剪成四个长条形,几与地平,园墙也以绿篱相护。十字道路中间是小型喷泉,靠园墙处有洞窟与雕像。另一端有阿拉伯风格蓝黄釉修饰的长方形水池,为玛利亚浴池。浴池边是有楼梯和门洞,可通上下和外围的英式花园以及右侧的特洛伊花园与穆塔米德纪念柱。
王子花园与穆塔米德纪念柱之东的方形建筑即为王宫的主体建筑,佩德罗宫殿(Palacio de Don
Pedro)。它的入口在狩猎庭院正前方,佩德罗国王宫殿是整个王宫中最精华、最辉煌的地方,它是佩德罗一世根据穆德哈尔(Mudejar,西班牙建筑风格和伊斯兰风格的结合)艺术风格在原城堡旧址上于1364-1366年为自己建造的寝宫,后来也成为了以后西班牙国王和君主们常用的寝宫。
, 王宫的墙上刻有铭文:“我主苏丹佩德罗荣耀千秋!愿安拉真主保佑他!”
佩德罗宫殿的正门外立面被视为穆德哈尔艺术的杰作,中央那部分装饰得最为细致、精美和繁琐,其形式和风格与阿尔罕布拉宫很相似;两边的辅外立面呈翼状对称分布。
门廊上方中央的蓝色雕带上刻有阿拉伯铭文-纳斯瑞德王朝的国家格言:“世无胜者,唯有安拉”,重复了八遍。。窗上也用阿拉伯文书写着“安拉之帝国”的字样,以及象征权利的狮子等浮雕。
佩德罗宫殿的中心是仕女园,(Patio de las
Donchellas,分上下两层,四周环绕着典雅大方的拱门,并装饰有精美的雕刻及瓦片。一楼的多层式拱门与精致的钻石状灰泥壁雕是格拉纳达工匠的杰作,壁缘上镶嵌着阿拉伯花纹的多彩瓷砖,十分精美。仕女园中间有一长方形水池,水面如镜,池边有下沉式花圃,圃中种有果树,可惜树龄较幼,不甚协调,这种制式的庭院在伊斯兰很普遍。
仕女园原是佩德罗一世用作娱乐休闲所在,水池四周的是用于国王公共活动的房间;而玩偶庭院(Patio
de las
Munecas)是王室们的隐私空间,可远离公众的视线,并有独立的走廊通向三间卧室。庭院的浮雕及装饰均由来自格拉纳达王国的穆罕默德五世(Muhammad
V,1338-1391年)宫廷内的能工巧将完成的,所以其风格与阿尔罕布拉宫里的纳斯瑞德宫很相近。
仕女园与玩偶庭院交汇点就是使节厅(Sa Lon de
Embajadores)建于1427年,是佩德罗一世接见国宾的场所。大厅金碧辉煌,四周皆贴满缤纷的图案,而几乎令人晕眩的金黄色木雕的圆形屋顶更是华丽无比,上面镶有星星形状的雕饰,代表着浩瀚的宇宙,这里是整座王宫最精致的大厅,也是加冕厅。
使节厅墙面高处有一圈国王肖像画,描绘的是56位统治过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君王,每位君王肖像下面都标有姓名和统治年。四周4个上层阳台均由带有翅膀和尾翼的飞龙支撑。
大厅四周被8个长方形的卧室所包围,其中3面墙上嵌有科尔多瓦风格的马蹄拱门,这些马蹄拱门上方又被一个大型的拱形状壁凹所包围,雕饰华丽,以红、金、蓝色彩的雕花细格成为整座城堡最绚烂夺目的房间,令人赞叹不已。
只可惜佩德罗一世树敌太多,在36岁时遇刺身亡,后几任国王继续改造王宫。
仕女庭院西边是皇家寝宫(Alcoba
Real)。 而玩偶庭院南边是天主教双王厅(Sala de los Reyes
Catolicos),也有着穆斯林风格的装饰,表现植物花草图案的浮雕、地砖、铭文墙饰等。而 玩偶庭院北边的另一个王子厅(Salon
de los Pasos
Perdidos),它曾是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尔的房间,后被用作胡安王子的房间。胡安王子(John,Prince of
Asturias,1478-1497年)是双王的第二个男孩,也是俩人的唯一男丁,
19岁时英年早逝。
佩德罗国王宫殿二楼是阿尔托宫,它包括佩德罗国王卧室(Dormitorio de Pedro
I)、听证厅(Sala de Audiencias)、晚宴厅(Comedor de Gala)、天主教双王祈祷室(Capilla de
Isabel Catolica)、天主教双王瞭望台(Mirador de los Reyes
Catolicos)、王室卧房(Dormitorio de Isabel la Catolica)等。
佩德罗王国宫殿东边是卡斯蒂利亚国王费尔南多三世和他的儿子及继任者阿方索十世留下来的哥特宫(Palacio
Gotico),他们对原有的王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因为穆斯林人喜欢空间相对狭小、较为低矮的居住环境,且热衷于错综复杂迷宫式布局及眼花缭乱的几何线条形装饰,从而保护隐私和尊重习俗;相比之下基督教更喜欢宽大空间和不同厅室的等级划分。
哥特宫的穹顶厅,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在十六世纪这里也是聚会厅,一些大型聚会和婚宴会在这里举行。礼拜堂和中间的圣母祭坛毯厅,主题都是颂扬神圣罗马帝国国王的丰功伟绩。
哥特宫中心为十字庭院,也是四等分花圃的格局。
佩德罗国王宫殿与哥特宫后的花园是相连的,它最里边就是王子花园,东北向依次排列着圆柱花园,特洛伊花园和舞者花园。这些花园以及外围的英式花园,诗人花园等十几个花园现占地16公顷,最初十世纪的园林只余下一堵墙,将果园与家庭园分开。
基督教统治时期,佩德罗一世(即佩德罗宫修建者)对这座园林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1366年,那些基督教制下的穆斯林工匠建造了许多基督与伊斯兰混合风格之穆德萨式的水景,喷泉,瓷砖和围栏,形成这座园林的局部的细节的景观,但那几个远离建筑的规模较大的园林却是18.19世纪的风格。
靠近建筑的小型园林以伊斯兰风格为主,统帅厅侧后面的“王子花园”如此,佩德罗宫殿与哥特宫后的圆柱花园,特洛伊花园,舞者花园都是如此。
圆柱花园得名于花园中心伫立的名为穆塔米德柱,其上有西班牙语铭文,
形式非常简单,是四块植有树木的花圃
.花园中有一条东北向的道路,通向其他花园,这几个花园为并列格局,有围墙相隔,形成一个个相通的小院。下一个园子名为“特洛伊花园”或特洛伊的起源,园中有一碗状喷泉,是公元十世纪的风格,只在喷泉四周摆放盆栽花卉。园东南的墙体为橘红色,有漂浮的石膏装饰。
再往前是“舞者花园“(jardin de la
Danza),乃是王宫中最古老的园林,但多数中译文因小园中有一池塘意译为池塘花园,是原来的阿拉伯花园在16.17世纪改建的,分为上下两部,下半部分还是四分花圃,四块花圃的交汇处,有高大的柏树修剪成凉亭的模样,苍翠碧绿,颇为美观,其下是一八角星铺地,也是伊斯兰教的表征,因伊斯兰教认为地狱有七层,而于花园中多见六角,八角的池泉,尤其是八角形,更是天堂的象征。柏树凉亭前还有同样高大的绿色拱门。过拱门,为蓝绿釉长条靠凳,可供休憩,当中的喷泉为八角形,精致而秀美,为十六世纪的产物。园墙建有两个洞窟,窟水流潺潺,是王宫庞大复杂水系的一部分。
昔日皇家浴池则隐身在蓝绿釉长椅下的建筑物地下洞穴中。
舞者花园的上半部高出下半部几级石阶,上台阶迎面有一对挺拔的圆柱,昔日其上有雕像,掩映在四周斑驳的树影中,似舞者翩翩起舞,也正是这个古老小花园的名称来由。上半部主体是个长方形池塘,塘内有青铜雕像,为信使赫耳墨斯雕像。赫耳墨斯是希腊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宙斯与玛亚的儿子。是强大的自然界的化身。奥林匹斯统一后,他成为畜牧之神,是宙斯的传旨者和信使。他也被视为行路者的保护神,是商人的庇护神,雄辩之神。传说他发明了尺、数和字母。他聪明狡猾,又被视为欺骗之术的创造者,他把诈骗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他还是七弦琴的发明者,是希腊各种竞技比赛的庇护神。后来他又与古埃及的智慧神托特混为一体,被认为是魔法的庇护者,他的魔杖可使神与人入睡,也可使他们从梦中醒来。
无疑的,花园中立有赫尔墨斯塑像,是祈求庇佑的用意。
池塘上,哥特宫顶部伸出一水管,不停的向池塘注入清水,这正是王宫花园水系的源头。
池塘的东南部有一条长廊,由未经打磨的天然石块砌成的,名为“岩洞回廊”,很长,一直延伸到花园中部。很高,仿佛城墙,上设走廊,于内行走可赏两边诸花园景致。于17世纪由vennondo
resta 将阿拉伯风格的围墙改建而成的。
池塘的水流通过暗渠流入隔墙立有小熊的长方形池塘,水流萦回,经圆形凉亭,再经一段跌落水渠流向整个花园,伊斯兰园林水利系统高明非凡,伊朗的费恩花园,西班牙科尔多瓦基督国王城堡花园以及格拉纳达的阿尔汉布拉宫莫不如此。
从王子花园到舞者花园都是围绕宫殿的小型家庭园,这几个花园而外,向东向南呈放射状分布着几个较大的园林,与舞者花园相接的是一个规则性花园,名为“贵妇花园”,17世纪改建,由VERMNONDO设计,花园由13块大体相当方形花圃组成,花圃较为宽大,内中图案或圆或方,简洁明快,间或植有高大挺拔的棕榈树,别有情趣。唯独于“岩洞回廊”方可赏全景,回廊水利系统精巧,昔日可以发出水滴击打管道的声音,现今却没有完好保存。方形花圃最东边的法玛喷泉(Fuente
de la
Fama),中间双手举起像是在托着什么的小男孩还是那个众神的信使赫尔墨斯(Hermes),与舞者花园池塘中青铜像为同一希腊神话的神祗。方形花圃之中心轴线上有有喷泉,是海神尼普顿雕像站在鱼身上,名为“海王星喷泉”,海神是青铜的,喷泉为白色汉白玉,式样是西班牙仅存。
贵妇花园中间有一道带有拱门的砖墙,拱门的另一端,花圃小些,向南有两座建筑,一为卡洛斯五世凉亭,
为方形建筑,外带围廊,由Polido兄弟设计,是为纪念卡洛斯五世与伊莎贝尔大婚而建,为伊斯兰风格与文艺复兴风格的综合体,凉亭内有穆德哈尔式的喷泉,亭四周墙面有非常漂亮的釉砖,天花板为方格状。宽大的窗体前又有圆形喷泉,通风凉爽。凉亭一侧有另一建筑,是晚宴厅,尚在维修,不见其面目。
临近贵妇花园,有一小花园,名为“壁龛花园”,中心有一建筑,称“苏丹洞穴”,也在维修。
“壁龛花园“以南,树木葱茏,地域广袤,完全是自然风光的林园风貌,是19世纪阿方索十三世为其妻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维多利亚.尤金妮亚修建的具有英伦情调的英国花园,英式花园以自然风光为主,如郊外旷野,树木呈自然生长状态。
出“贵妇花园”向东南,林园之间有长方形迷宫花园,此园重建于1914年,早期的园子已经毁坏,是典型的文艺复兴风格,以欧洲柏树,桃金娘,香柏木栽种围合,形成绿篱夹廊,来回往复。进入者欲离还留,似退实进,颇添游历之旨趣,这就皇宫中的迷宫园林。
迷宫是西式园林一种形式,在古希腊的神话里,迷宫是由名匠代达罗斯,雅典的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建筑师和雕刻家,设计出来囚禁弥诺陶洛斯,希腊神话中一个著名的半人半牛的怪物的。迷宫揭示了人类精神中表现出来的双重特性,复杂与简单。神秘与可知、感性与理性,他们象征着自由意志与现实命运之间永恒的哲学矛盾,它代表了宗教与巫术的意义,也具有相当的娱乐性。
“岩洞回廊”的东北部,画廊的外侧还有两个花园,诗人花园与侯爵花园(the garden of la
vega
inclan)。这两个花园是二十世纪改建而成的,诗人花园靠近岩洞回廊,这里曾有一道特权之门,门以帝国盾与双头鹰装饰,两边红缎带上写着“卡洛斯五世是西班牙之王”,而今都不见了。
诗人花园很简洁,主要有两个大池塘组成,建于1956年,池塘为长方形,两头带有立柱,外围绿篱。两个池塘之间设圆形两层喷泉,喷泉四角以修剪成馒头状柏树相护。至于花园为什么成为“诗人”,无从查考。只是在铭牌上看到池塘的水来源于一个Sanlucar
de
Barrameda的修道院,那么,王宫花园的水系要比想象的复杂的多。诗人花园的北部是英式花园的延伸段,树木都为自然生长状态,其核心部位却有一道轴线,以苍翠的柏树修剪成一个圆形的绿色剧场,中有石柱,铭文却看不清楚,轴线以池泉伸展,与诗人花园一头交汇。
诗人花园东北部是一个大面积的规则式园林,就是侯爵花园,这个花园总体为正方形,由近二十块方形花圃组成,均以树篱围成正方形,内植高大棕榈树,与一墙之隔的贵妇花园颇为相似,只是在有的花圃之间配植了修剪成圆柱状的柏树,形成绿色夹墙,是为了抵御夏日酷暑之需。方形植坛之间布置了各式喷泉,或方或圆,形制优美。靠近岩洞回廊有长方形水池,圆形凉亭和跌落式水渠将水流由“舞者花园”的池塘导入,而纵横交错的水渠将水引入全园四处。
经那古老的马切纳门(Marchena door
),可以通达哥特宫和十字庭院,以及小型庭院"水塔花园“(jardin de la
-Alcubilla),走向王宫的另一个大门阿佩阿德罗门,门所在的狭长院落称为“旗帜庭院“,现为出口,旗帜庭院是十一世纪王宫的武器广场,曾在那里举办过新老国王交接仪式。
塞维利亚王宫花园经过1000年不断的兴建和修整,这里成为了集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花园于一体的多元的艺术组合,风格多样而繁杂,但基本格局的仍是伊斯兰园林与西方(信奉基督)风格高度融合并存的一座精美而优雅园林,尽管伊斯兰教与基督教至今仍纷争不休,但在艺术上它们却早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