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牧野清风66
牧野清风66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378
  • 关注人气: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2015-01-07 23:34:52)
标签:

游记

园林

杂谈

分类: 园林游------西南篇
                                         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园林区
       园中的闽台园林区位于东南侧山谷尾部靠近隧道出口处,面积13000㎡,有 3个园子。吸收了武夷山、阿里山、日月潭、客家土楼等极具闽台地域特征的元素,形成独具闽台特色的园林区域。
        福州园。是个园林片段,有水榭,长廊,花田、古城、茶园、江滩组成,茉莉花开,满园飘香。漫步其中,定能品味这千年茶香,千年城韵。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厦门园。 
        融厦门独有的海洋文化和闽南建筑于一体,是一座传承与创新的厦门园林,诠释博采众长与勇于进取的厦门精神。与传统意义上的园林比较,更像是一个现代化的住宅。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台湾彰化园。
        以园艺花卉与特色农产品为形象主题,来展现彰化地域、产业及景观特色,彰显科技化、国际化、生活化、艺术化、生态化等现代理念。与传统园林的概念相去甚远。
       历史上的闽台地区,园林艺术就较为落后,现在留存的园林中也就只厦门的菽庄花园和台湾的板桥花园,园中的三座园子现代意味较浓。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岭南园林区有两部分,一部分位于龙景书院景区旁的半山坡区域,面积16200㎡,展园 7 个。与闽台区隔着北方园林区,选取了岭南园林构园的景观元素,凸显其浓厚的地方民间色彩。其风格与闽台区较为接近。但园区范围与传统上的岭南概念有很大的不一致。传统上的岭南仅仅是广东,而这里所指要大了许多。
       东莞园
       这是个较完整的园子,入门处是民居样式,园中一侧是一堵粉墙,墙体饰以东莞现代景观,是相当聪明的做法,地面是东莞地图。这就是“ 以山水景观为载体,在传统岭南园林中融入东莞特有的历史人文、工业文明和城市建设等元素,展现莞邑大地的风采神韵。”
       园中的主体建筑是仿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东莞“可园”的“邀山阁”。是为碉楼形制。一侧有月洞门,又有一平台,台体临水,上有一金灿灿之物,是龙龟的混合体,有祥瑞之意,民俗味很浓。一边配以廊榭,还有曲桥可往后山,园林要素齐全。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茂名园。
        在独具特色的岭南园林中实现时空跨越:昨天—以冼夫人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今天—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明天—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冼夫人,又称谯国夫人,名冼英,广东高凉人氏,后嫁于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善于结识英雄豪杰,公元550年,在参与平定侯景叛乱中结识后来的陈朝先主陈霸先,并认定他是平定乱世之人,公元551年,冼太夫人协助陈霸先擒杀李迁仕。梁朝论平叛功,册封冼太夫人为“保护侯夫人”。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陈朝立。公元558年,冯宝卒,岭南大乱,冼夫人平定乱局,被册封为石龙郡太夫人。隋朝建立,岭南数郡共举冼太夫人为主,尊为“圣母”。后冼夫人率领岭南民众归附,隋朝加封谯国夫人,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
         这是一组纪念性的建筑,非是园林。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清远园。
         这是个园林片段,以具有清远特色的福地牌坊为入门,凤型英石作为障景。英石假山,龙型溪流、方亭等元素构建景观,展现清远的文化底蕴和“福地清远、“宜居名城”的风采。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韶关园。
          以“风采楼”和丹霞风光为中心,构造坐拥三江、怀抱六岸,江、城相融的韶城,,展示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风情。有丹霞山与当地历史名人张九龄的介绍,却与园林无关。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长沙园。
         不太明白为何长沙归属于岭南,但事实如此,此园以湘绣文化为全园的基托,将湘绣的传统工艺和手法运用于造园艺术之中,展示湖湘园林的独特魅力,彰显灿烂的楚汉文明。园内“绣风楼”为重檐楼阁,有些园林意境。还有一亭,又是很现代的构建。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汕头园。
          是这一区域除“东莞园”外,完整的园林院落,入门处是岭南园林标准式样,双面透雕屏风为障景,以现代的玻璃曲桥跨越水面,湖面中是含珍珠的河蚌,有强烈的民俗意味,湖面另一端翠竹掩映着民居,一侧是现代式样的四方亭,湖边植有棕榈树。
         整个园子融入海洋文化、华侨文化和潮商文化等内涵,以山海景观辉映、绿地城池交融来展现亚热带海滨园林城市特色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各种要素结合的比较成功。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南宁园。        
         以“那”文化为造园主题,巧妙布设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朱槿构架、五象雕塑等景点,展现南宁“中国绿城”、“中国水城”独特魅力。
          那文化其实就是稻作文化。在珠江水系流域地带,都分布着冠“那”的地名,其中又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左右江、红水河、邕江流域最为密集。壮族先民适应江南主要是珠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把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是我国最早创造的稻作文化之一,所以壮族是稻作民族。壮侗语民族中称水田(稻田)为“那”。据“那”而作,依“那”而居,据此孕育的文化称之为“那文化”。
          这也是个民俗园,不是传统的园林。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岭南园区的园林还有另一部分,为A区,在"荟萃园林区“前,过”凌云桥“,共有三个园子。
          珠海园。
          以石溪,花厅,珠海渔女像构建的一个园林片段。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佛山园。
          此园的营造更似运用西方园林的造园方法,又称”有为园“,中间布置了有关于康有为,詹天佑等历史名人的相关事迹。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广州园。
          以广东音乐”步步高“为意境,以现代园林要素构建的园子。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岭南园区的园林共有10个,除东莞园尚有可园的影子外,其余均与广东四大名园(余荫山房,梁园,清晖园,可园)所代表的古典园林相去甚远,甚至连最基本的灰塑与嵌瓷工艺都没有运用到,或许是这一古老的艺术在求新求变吧。
          唯有突破才能发展,这是所有艺术的共有的道理。
 
 
          港澳园林区。位于西侧龙景书院下山谷中,面积4150㎡,设置2个展园。展现香港、澳门独具的园林特色和回归祖国之后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澳门园。
          以澳门八景中的“妈阁紫烟”和“龙环葡韵”为主景,配之以不同植物和水景,别具一番情趣,展现澳门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更像是个民俗园,而并非园林。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香港园。
          以“香港-亚洲国际都会”为主题,以象徵香港文化中心的植物墙和香港特有的植物花卉等元素,凸显香港多元文化。基本上就是一个花圃,与园林无涉。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园林游------重庆园博园之闽台,岭南,港澳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