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园林游------苏州虎丘

(2015-02-08 13:56:47)
标签:

园林

游记

文化

分类: 园林游------苏州篇
                                                                                  虎丘
        虎丘,原名海涌山,人文历史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和苏州古城一样历史悠久。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在吴越之战中负伤后死去,其子夫差把他的遗体葬在这里。据《史记》载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占地虽仅三百余亩,山高仅三十多米,但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和剑池。高耸入云的云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朴雄奇,早已成为古老苏州的象征。剑池幽奇神秘,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以及神鹅易字的美丽传说,风壑云泉,令人流连忘返。
      传说中阖闾生前喜爱的“扁诸”、“鱼肠”等三千柄宝剑一同秘藏于幽宫深处。数百年间,越王勾践、秦始皇、东吴孙权,曾先后来此探宝求剑,结果都一无所获,徒劳而返。
       另有一说,虎丘因形似蹲虎而得名。
       建国后,1953年至2003年,虎丘经数度的复建复修成今日之景观。
       虎丘入门即为云岩寺大山门。东晋时司徒王殉与其弟在此营造别墅,后舍宅为寺,称为“虎丘山寺”,宋时称“云岩禅寺”,清代又称“虎阜禅寺”,是历史悠久的似院园林。大门前有照壁,题“海涌流辉”过桥就是大山门,有两额,一题”古吴揽胜“,一题“虎阜禅寺”,后者是清康熙帝第六次巡幸虎丘所题。有联曰:“水绕山墉笑旧日莺苍笙歌何处?塔浮海涌看新开图画风月无边”。赞誉了虎丘的景色。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过之又过一桥,就到二山门“断梁殿”建于元代,因脊椽由左右两段接合而成,且全殿不用金属构件作紧固,只用竹、木钉而闻名,是古建筑的宝贵遗产。内有四大天王的塑像。还有元明清大青石碑四座记载着虎丘的历史。有匾额题“大吴胜壤”,“含真藏古”。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向里是笔直山道,缓缓而上。离二山门不远,可见一泉井,名为“憨憨”,传说时梁代神僧憨憨尊者开凿的,此泉脉极佳,有可通海之说,又有“海涌泉”之称。憨憨泉前有建于高台上的一敞轩建筑,悬“海不扬波”额,此地就是“拥翠轩”。居此地山庄内外景观两宜。
       此轩属“拥翠山庄”,而“拥翠山庄”则是虎丘的园中园,为苏州状元洪钧与一众文人于光绪年间修筑的,占地700平方米,有五个台地,有台地园林特征。将另文述之。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海不扬波”对面山坡下横卧一石,中有一痕,是为“试剑石”,石有两个传说,一传吴王阖闾得到干将进献的“莫邪”剑后,挥剑试石而致。又传秦始皇来虎丘,掘得“鱼肠剑”砍石而成。试剑石旁有元代顾瑛诗刻“剑试一痕秋,岩倾水断流。如何百年后,不斩赵高头。”有调侃秦始皇之意。
       顺路向前,在“不波艇”前,又见“仙桃”“石枕”二石,颇为神似,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结果。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石道尽头,有一四方亭立于山石之上,是为“真娘亭”,真娘为唐人,因“安史之乱”被逼成为妓女,是苏州名妓,色艺双全,与杭州苏小小齐名。但卖艺不卖身。后一青年买通老鸨欲留宿,真娘自尽。青年大惊,厚葬真娘于虎丘,并建亭纪念。亭前有摩崖石刻“香魂”二字。
        过真娘墓,是一片敞大之地,迎面是一片褐红岩石,是为“千人石” 这千人石还有两个传说:一说是,晋代高僧鸠摩罗什的弟子竺道生云游到虎丘,在此讲经说法,有千人列坐听经,遂取名“千人石”。由于太守下令不准百姓前来听经,生公“乃聚石为徒”,继续讲经。其时百鸟停鸣静听,虽时值严冬,白莲池中千叶白莲一齐开放吐香,群石点头。所以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成语。另一传说是,吴王阖闾葬后,怕工匠泄漏秘密,杀工匠千人于此,故名“千人石”。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千人石附近有两个经幢,一立于石之中,幢身刻有《佛说大佛顶陀罗尼经》,后毁于十年动乱,1980年复建。另一经幢《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幢,位于白莲池南岸。幢身方柱形,下为须弥座,高约3米,明万历年制。
       千人石之旁,缓坡之下是“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白莲池”池中有石矶兀立水面。名“钓月”。顽石即倚其上。上镌“点头”二字。为王宝文所书。池壁刻有“白莲开”三字。旧时虎丘西岭还有生公池。“生公到日。其水骤盈。生公既去。其水忽涸 ”。赞誉了生公坚韧不拔的精神。     
       池壁尚有“山水之曲”“可泉”等题刻。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池之右山势起伏,凭山而建有三座石亭,高处有二,一为“东丘亭”,一为“孙武子亭”,亭名为原国防部长张爱萍题,清嘉庆年间,兵圣孙武七十五世孙,清学者孙星衍曾在虎丘修“孙武祠”,此亭由此而来。
    白莲池近旁,山坡底又有一亭,四方制式,有底座,名为“花雨亭”,其名仍与生公说法有关,亭有联“俯水鸣琴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有“临流枕石”“庄周梦蝶”两典故,很精妙。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这里有三条路可行,一沿山路向下,一高墙上书“养鹤涧”三字,山坡之底有涧水潺潺,唐朝时有一位清远道士,不知是哪里人士,在这里养鹤,并作了《同沈恭子游虎丘》诗,非常荒诞,但颜真卿非常爱他这首诗,不仅作了和诗,而且写成了法帖。从此养鹤涧就随着颜真卿的字、清远道士的诗而成一景。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养鹤涧对面山坡上,面积广大,其内摆置各式盆景,就是虎丘的园中园“万景山庄”,是苏派盆景最主要,艺术成就最高展示地。其中有许多为盆景大赛的金奖作品。依山而建,有“万松堂”“松风明月亭”园林建筑。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还有一路可达“平远堂”,路旁奇石嶙峋,一石刻有“仙人石”二字,过一长方形门洞,一庙宇建筑立于高台之上,便是“平远堂”,额为顾廷龙书,原建于“致爽阁”旁,有联为“四面岚光俱入座,一轮蟾影恰当帘”,是康熙帝来虎丘,宿于“平远堂”留下的联句。昔年可于堂前此远眺姑苏古城。
     “ 平远堂”之上无路可上山,寻原路而回,来到一对石狮前,向上就是“五十三参”道,五十三级台阶,均有花岗岩砌成,高峻而宽阔。取自《华严经》,善财童子前后参拜了五十三位老师,终于成佛,五十三参代表了孜孜不倦的修学态度和循序渐进的修学成果。“五十三参,参参见佛”,从下往上攀登时,每登一级,均能瞻仰大雄宝殿内安坐的佛像,以示虔诚。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穿过大雄宝殿右侧月洞门,有一个文人气息很浓的建筑-----五贤堂,是为纪念五位与苏州相关联的唐宋诗人而设立的,唐代的韦应物,刘禹锡,白居易俱曾为苏州刺史,而宋代之诗人,散文家王禹偁曾是雍熙年间的长洲县令,而长洲便是苏州一县。大文学家苏东坡晚年则寓居于苏州。堂内有联曰“天下苍生待雨霖,古来贤守是诗人。”高度赞叹五人。
       五贤堂以里以左,有四个极具文人意味的所在,一为“望苏台”,是月洞门砖额,前有平台,可极目姑苏城。望苏台之北是“小吴轩”,名称来由源于苏东坡来此,言道“登泰山而小鲁,登虎丘而望小吴”。文人情怀十足,这里的确是远眺下望,挹清风,曝暖阳,送夕阳,延素月的绝好去处。
        “万家灯火”尚在小吴轩之北,虎丘顶之东北端,是由一组廊亭组成,可于夜晚远观古城的万家灯火,因名。而”千倾云阁“是一处亭堂建筑,悬”千顷云“额,面阔三间,乃取苏东坡“云水丽千顷”而命名。始建于宋代,阁位于山顶寺后,有空濛浩渺之感。
        这一片景观是文人意趣的具体体现,千年虎丘因而尽现儒雅。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四建筑以东,虎丘最高处是为“云岩寺塔”院,由北门而入,过“静远”门,先见到的是“御碑亭 ”,亭内立碑三通, 清代康熙大帝六驾苏州,均巡游虎丘;乾隆下江南,又六次巡游虎丘,留下许多诗文。可惜碑文模糊不清。 
       而院居中斜立的就是姑苏的标志性建筑虎丘塔,据园林大家刘敦桢考证塔建于五代十国之后周,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是江南唯一现存的砖结构古塔,塔高47.7米,明代第七层开始倾斜,倾斜度不亚于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比萨斜塔却比虎丘塔晚建了250年。
       虎丘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虎丘塔以北便可达后山,因石阶共有一百零八级,所以叫“百步趋”。百步趋左边,有建筑群,从上而下分别是“十八折”、“玉兰山房”、“通幽轩”。从百步趋下来,正前方是“小武当”,此处湖石巧构,形象奇特,类似于湖北的武当山。相传伍子胥逃离楚国后,思乡甚切,于是吴王移来武当山胜景,故称“小武当”,是虎丘最古的遗迹。再前些,小河边是“揽月榭”。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虎丘塔以南,过”海涌岚浮“月洞门,既是虎丘南山坡,人文荟萃,是虎丘的精华所在。由千人石仰望,”千人坐“”  生公讲台“”怜悯万顺“一众崖刻中,贴崖而立一四方石亭,名为”二仙亭“。二仙是指吕洞宾与陈传,陈传是道家,创立太极,是传说中的长寿王。亭内有二仙的肖像,栩栩如生。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亭旁字大如斗,为”虎丘剑池“四字,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手迹。光阴无情,“虎丘”二字剥落,明万历年间,苏州石刻名家章仲玉钩摩补刻,才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说。字旁有月洞门,门额有“别有洞天”四字,跨过门洞,便来到“剑池”近前,剑池传说颇多,最著名者是据《史记》等书记载,当时征调十万军民施工,并使用大象运输,穿土凿池,积壤为丘;灵柩外套铜椁三重,池中灌注水银,以金凫玉雁随葬,并将阖闾生前喜爱的“扁诸”、“鱼肠”等三千柄宝剑一同秘藏于幽宫深处。也有说此地就是古人淬剑之地,池实出于天然。
     然而,此处崖壁参天,洞壑深邃,峭壁如削,山不大却有深山险壑之感,吴中第一名山诚不虚也。池之崖壁石刻遍布。其中“剑池”二字为元周伯琦篆书,在民间却有“神鹅易字”的传说,这二字又与书圣王羲之有关了。崖壁比较显著的崖刻还有“风壑云泉”“高山流水”两幅字。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风壑云泉”传为北宋四大家之一的米芾所书,米芾即米颠,爱石成癖。其手书苍劲雄浑。崖刻之旁有上山的石径,转角处有一石制六角亭,名为“可中亭”,传说宋文帝在这里聚僧施食,但是已过了中午,当时佛法戒律过中午不能进食,所以生公左右为难,这时文帝说,现在正好是中午,没有过时辰,大家请吃,于是众僧吃了起来。“可中”也就是正好日中的意思。亭前有联“顽石听经,禅心默契;名山埋剑,胜迹长留。”一联藏有“生公讲经”,“剑池藏剑”之典故。    
    向上山坡渐渐陡起,有一道暗红色墙头横于道路间,有月洞门可入,题额“入解脱门”,意即为一旦进入可以摆脱人生无量诸苦等烦恼,从而复归心灵自在之门。禅意深重。     
       入门向右,有一轩阁,名为“悟石轩”,轩建于高地,可俯瞰千人石,白莲池,白莲池中有点头石,,故以“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佛教典故为轩之名。轩之门宕上各有“逸情”“扫花”“漱石”题刻,寓意深刻。有佛家打机锋之感。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悟石轩向左,有一石桥,很古旧,桥面有两洞,是早年僧人打水所用,此桥就有一个挺俗的称谓“双吊桶”。过“双吊桶”,石壁刻有“致爽阁”三字,此地便为“致爽阁”院落,较宽大,院中主要建筑为一阁一廊一亭。
     阁为“致爽阁”建于虎丘最高处,宋代曾建于法堂后,因“西山爽气,日夕西来”而名之,后改建在小五台,也即现址,毁于咸丰年间。民国重修。阁凡五楹,环以回廊,高适明畅。阁内悬“致爽阁”与于右任所书“虎伏”两匾,阁因此也曾名为“虎伏阁”。
    阁外平台开阔,林木葱荣,微风扑面,令人神清气爽。元顾瑛诗曰“高阁对西山,飞岚落几间。开襟致球爽,心与白云闲”。乃是文人墨客追求的潇洒与洒脱。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阁下有长廊绵延,就是一廊之“巢云廊”,最早建于乾隆年间,廊之一端有一碑亭,半亭,四方形制,内嵌一碑。碑亭对面便是院中一亭“雪浪亭”,四方制式,歇山顶,花岗岩石柱石联,联为 “登高丘而望远海,倚长剑以临八荒。”气势磅礴。豪情万丈。书者也是于右任。该亭旧为纪念抗日十九路军阵亡将士而建,后墓迁出,仅留亭。“雪浪亭”额为邓云乡题。
      雪浪亭之北,又可见“海涌岚浮”月洞门,里面就是虎丘塔。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虎丘塔是整个景区的制高点,统驭着人们的视线,可视为“目”,而山底之“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佛家典故又是景区文化精髓的目,纲目并举,虎丘文化内涵之深,也可称“吴中第一山”。
       致爽阁院落往山下走也有一道月洞门,额题“小五台”,凿自然山体为台阶,下之来到另一院落,这是一个过渡院落,可由此通达后山。与小五台相对,也有一月洞门,内题“苔枝錣玉”,外额为“远引芳至”,其旁植有一藤,枝条枯干,巧构如画。向里而望,此门洞与“小五台”,框景相连,组成一组精美绝伦的套景,有文人景观的雅致。
       而细观“小五台”月洞门的所在,与门洞后高耸的虎丘塔恰在黄金分割位置,远近景相配佳妙,不可多得,是为妙笔。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小五台”右侧有一腰门,额题“”,向下可见一亭,四方石亭,为“第三泉”亭,此亭临深壑跨水而建,下有一丈见方的小池嵌于石岩之间,有泉水缓缓流出。这里岩秀壑幽、曲涧潺援,池泉清冷,修篁掩映,路若绝而复通,石将颓而又缀,景色十分秀丽。唐贞元年间,陆羽曾住虎丘,亲自到山上挖了一口井,专门研究泉水水质对煎茶的作用。因虎丘泉水质清甘味美,被唐代品泉家刘伯刍评为“天下第三泉”。于是虎丘石井泉就以“天下第三泉”名传于世。此井又称”陆羽井“。外设月洞门题”第三泉“额。        
       崖上也有一众石刻,以清初两江总督范承勋题”铁华岩“三字最为引人注目。   
        三泉也可由”别有洞天“门上石径到达。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三泉之旁有一厅堂,面阔五间,内悬”剑气禅心“额,剑气当指剑池,禅心恐怕就是"生公讲法"了。
  亭堂旁是一组院落,是仅次于虎丘塔的古建”石观音殿“遗址,面积仅为三十平方,为清虎丘十八景之一,如今只剩残垣断墙了。
       石观音殿以南是”冷香阁“,这里也已靠近了”拥翠山庄“了。阁由金松苓,汪鼎丞,费种深等文化名人发起,各界人士捐款集资修建的,于1919年修成,分为上下两层,皆为五楹,东南西三面环廊,有吴王靠可依。三面植有红绿白梅300余株,冬春之际,清风疏影,暗香浮动,故取名”冷香阁“,成一时之胜。是为苏州赏梅佳处。
        阁外”冷香阁“三个篆字由时年15龄童洪衡孙题书。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2003年与2014年虎丘又修复了两处景观,一为“西溪环翠”一为“一榭园”,西溪环翠位于虎丘山之西南,临近拥翠山庄和冷香阁,此地原为唐高士莆里的陆龟蒙祠堂,旧为虎丘十景之一。以植物景观取胜,有梅林,竹林,桂花林环植,另有古柏,香樟,朴树诸多乔木参天蔽日,以当“环翠”二字,景观衬以廊榭,现有“西溪草堂”“环翠阁”“清风亭”“斗鸭池”“镜台云梦”等景观。也恢复花神广场,双戏台等传统风貌。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一榭园”则在“小武当”以北,是一座复建的清代学者孙星衍的小园林,也为虎丘的园中园,已另文述之。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后山尚有“云在茶香”茶社,“云泉”以及茶田几陇,丰富了虎丘的自然景观。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园林游------苏州虎丘

          虎丘后山还有钱处士墓和陈去病墓。陈去病是南社骁将,文台健者,名满天下,自不待言。钱处士,名叫钱近人,是清乾隆年间苏州一位有文化的补鞋匠。其人博览经史子集,无不通晓。性讷朴,不妄取一钱,又诲人不倦。享年76,无子,众人葬之虎丘后山。葬之日四方临吊者数百人。江苏按察使汪志伊为之题墓碑“钱处士墓”。
           虎丘号称“吴中第一名胜。”名至实归也,这里原为寺院园林,虽未见人工之叠山理水,但自然界的虎丘山与第三泉为此地景观提供更丰富自然景观层次,加上历代文人骚客的参与,虎丘已融寺院,自然以及文人园林特征为一体的大型山水园林。诚如大文豪苏东坡所言“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