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园林游------南京瞻园

(2014-10-14 08:57:36)
标签:

游记

杂谈

园林

分类: 园林游------扬州篇
                                                                       南京瞻园
       瞻园位于江苏南京瞻园路,始建于明初,原为明中山王徐达的府邸一部分,明太祖朱元璋禁止奢靡,这里只是放马之所,到了徐达七世孙徐鹏举奢侈之风渐起,此园开始兴建,至明万历年,九世孙嗣国公徐维志更是大兴土木,扩建园林。现园之北山即为此时之遗物,又因主人慕欧阳修“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语句,取名“瞻园".其池馆之胜,被誉为“金陵第一园”。
      入清之后,此园成为布政使衙署,雍正年间,名画家袁江游览此园,为之绘《瞻园》图。乾隆皇帝南巡曾两度游园,御书“瞻园”匾额,至今仍镶嵌在园门上,园有十八景,乾隆派人绘图在长春园仿建,名为"如园"。太平天国时,先后为杨秀清和赖汉英的府衙,辛亥革命后成为江苏省长公署,国民党时期是内政部所在地。1949年以后辟为太平天国博物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园林鼎盛于六朝与明清,而今古园唯瞻园,煦园硕果仅存。
       今之瞻园,可从南门入园,园门题“金陵第一园”之匾,入门,就见“唐龙屏风”,过之,两边有“吉祥'"如意”点石,树木丛中有一宫殿建筑“太平天国历史陈列馆”.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于馆前向西可进入花园,过碑廊,先见一大草坪,草坪上散置盆景。这做法与江南园林欲扬先抑的惯用技法大有不同,是为公园常用的方法,唯正面有亭翼然,耸立两层高游廊之上,亭名就是“翼然亭”,亭接“三十二回廊”。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由草坪向左,月洞门前有古藤虬然,盘根错节,藤似游蛇,很是苍古。门内有潺潺流水声响,入门可见一堂一假山对峙,堂为“静妙堂”,鸳鸯厅架构,这里是静妙堂的背面,只悬一联,有平台可赏瞻园之南假山,此山在业界大大有名,它是由园林大师刘敦桢于1960年至1966年主持重修的,一改历代遗存扇形池为葫芦池,景观更显灵动。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而假山主体以逾千吨太湖石拼接而成,已无迹可寻,宛若天成,临池绝壁高达七米,主峰突兀,峰上苍松滴翠,树木森森。山中洞龛隐现,若于山谷中行走则水洞深邃,曝布飞溅,犹如珠帘雨幕。若沿水中汀步,山上石径而行,可返池沼,也可攀登于山中。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此山是仿自然溶洞而建,中部有巨型石钟乳倒悬,犹如悬石压顶,若攀援而上,有心惊之感。寻步西去,则豁然开朗。此山与北假山构筑相差五百年,然艺术水准难分高下,南北两山是为瞻园的双壁,是大师呕心沥血之作。惜乎文革中断了修复工程,不然瞻园的精彩不止于此。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南假山向东有一组花木与名石组成的院落,有桂花园,牡丹园与海棠园等,以长廊相连,有“花篮厅”,“致爽轩”,名峰北宋花石纲遗物“招鹤峰”,“仙人石”,“倚玉峰”伫立其中。最里的一院落名“籁爽风清堂”,小桥玲珑,假山娟秀,是为饮茶好去处。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静妙堂之侧有溪涧联通南北水池,沿小溪来到堂之正前方,这里地势较为开阔,堂前有百年紫藤两株,虬干盘曲,浓荫蔽日。堂之左岗阜相连,以土山为主,让人想起无锡寄畅园锦汇漪一侧的山岗,只是这里的山势更高,更具野趣。土山之上有“岁寒亭”,“扇亭”掩映在苍翠的花木丛中,山侧有洞口,有汀步与外相连,可探其幽。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堂之右是长廊相接。其正面水面开阔,主景北假山倒映入水,波光幻化,有如仙境。左右两路皆可达北假山,由左入之,唯见假山雄伟峭拔,也以太湖石叠成,紧贴水面有大石矶两层,自然生动,丰富了水岸线的变化,是为叠石佳例,很是难得。是矶上立有一块石,形似铜盘,每到有雨,积水如镜,名为“水镜石”富有奇趣。其中部有山洞,名为“磬石”“伏虎”“三猿”,皆不可入。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临水而立的石壁高达两米,在入水石矶的映衬下,显得更是高耸陡峭,石壁之顶,宛如平台。此地原有一草亭,刘敦桢修复瞻园是易为石屏,并告知陈从周“-----北山上茅亭拟拆去,易以石屏”。这一易,就成今日之景,巨型湖石蹲踞平台,成气势磅礴的峰峦叠嶂。其石质石材与下部很是统一,宛如天成,实在高妙,非大师不可为也。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北假山山底有双曲平桥与西部岗阜相连,桥体贴水而置。行于双曲桥上,只见山坳中有“普渗泉”自山中而来,此乃瞻园池水之源。
       山体东北角积水湾,也为刘氏之功,水湾一边山道一边是石屋,矶石入水之势有所收敛,道路见其艰难,临水跋涉,平添意趣,由三十二长廊“观鱼”水榭而望,更觉其幽深。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由三十二曲廊“观鱼”水榭,可达另一院落,其主体建筑是两层楼阁“一览阁”,这是整个园中的最高点,可登高览景。一览阁之旁有“延晖亭”翘角八出,如飞燕展翅,此亭为园中落日余晖最后落脚点,也是院中长廊的起点,长廊曲折,间有水池湖石,一侧的爬山廊又与“翼然亭”相接。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三十二长廊连接东部各院落,内嵌有名人石刻数十方。由长廊至北假山以北,又有2009年修复的景观群体,这是一处狭长之地,由“薇亭”而入,中有一池,周遭环布亭台楼阁舫,皆形制凝重,“环碧山房”为其主体建筑,房内有精致的木雕瞻园全景图,前有观景平台突入水中,四方亭春波亭与船舫“盈盈一水间”为对景。船舫雕饰精美。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环碧山房之里有一独立小院,名“赏雅堂”,之侧是两层楼阁名“逐月楼”,体量较大。楼旁有一阁题“抱石轩”,有对联悬于阁上“奇石叠含千古秀,碧水池蕴万年秀”,轩旁是为六角“稊生亭”,亭旁是高大剔透的巨型赏石。这一院落亭台楼阁皆为旧园景名,可惜空间过于狭窄,意境平平。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院落有多处通道可通向西园,西园并列两进院落,近东园的第一进就是太平天国历史史料陈列馆,第二进也是太平天国历史史料陈列馆,第三进为明中山王徐达史料展馆,第四进为清江宁布政使衙署史料展馆,都是体量高大的宫殿式建筑。里面的院落建筑形制较小,也为四进,分别是“醉墨山房”“素心斋”“甘棠楼”“景徐堂”。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此四进院落皆大门紧闭,人迹罕至。然在最后最里的“景徐堂”前,竟然摆置着名石“雪浪”,细细看来,上面果有“东坡居士书”题款,此石传为名士苏东坡所有,状若一团雪花,在阳光照射下,可见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许多溶洞,犹如融化的雪团,石之反面则斜纹横叠,恰是起伏的雪浪。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园林游------南京瞻园
        此石原在静妙堂侧,也难怪遍寻不着,却是扩建时搬来于此。
        瞻园有刘敦桢先生主持修复的南北假山,又有名石招鹤峰,仙人石,倚玉峰及雪浪石镇园,足可当得一代名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