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2014-07-21 22:36:38)
标签:

游记

园林

杂谈

分类: 园林游------西南篇

                                                               贵阳甲秀楼与翠微园

     甲秀楼矗立在贵阳南明河中的万鳌矾石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26年,即1598年,明万历年贵州巡抚江东之于此筑堤建楼,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后几经复建更名,清康熙年重建,仍用旧名。有浮玉桥衔接两岸。现存建筑是宣统元年重建的。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楼历经四百年的风吹雨打而仍旧矗立不倒,是贵阳的标志。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甲秀楼前有一牌坊,白石制,中书“城南胜迹”四字,过之,即是“浮玉桥”,也为白石所制,沿桥前行不远有四角方亭“涵碧亭”,亭柱镌清咸丰年间贵阳知府汪炳嗷的联语:“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

过亭遥见三层甲秀楼全景,是为木结构阁楼,三层四角攒尖顶,画甍翘檐,红棂雕窗,白石巨柱托檐,雕花石栏。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明清以来甲秀楼便是文人骚客聚集之处,高人雅士题咏甚多。楼内有与此楼有关的名人画像。登楼远眺,四周景致,历历在目。浮玉桥如白龙卧波,贯通两岸。桥上有涵碧亭,桥下有涵碧潭、水月台,桥南有翠微阁,遥相呼应。
 

       此楼最出名者为清代贵阳翰林刘玉山所撰206字长朕,比号称天下第一长朕的昆明孙髯翕大观楼长联还多26个字: 
  “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拓开。看东枕衡湘,西襟滇沼,南屏粤峤,北带巴夔,迢递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崖疆半壁。恰好马矢碉隳,乌蒙箐归,艰难缔造,装点成锦绣湖山。漫云筑国偏荒,莫与神州争胜概。
  数千仞高居牛渚,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颓波挽住。想秦通僰道,汉置牂牁,唐靖矩州,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留得旧迹千秋。对此象岭霞生,螺峰云拥,缓步登临,领略些画阁烟景。恍觉蓬莱咫尺,拟邀仙侣话行踪。”

        翠微园临近甲秀楼,现成为一体的景观,它的前身是观音寺,寺最初建于明代,名为南庵。后来又改名为圣寿寺,正德年间中晚期,巡按贵州监察御史胡琼将圣寿寺改为武侯祠,祭祀诸葛亮,直至明末时期。清顺治年,张献忠部将孙可望驻贵阳,将武侯祠迁至别处,改建观音寺,供奉观音菩萨。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翠微园是寺园园林,又是依山势而建的山麓园林,拾级步入园门,就可见“供南阁”立于石阶上,只可仰视之,园林景观在入门的左右两侧,其右侧有一假山,山顶有亭翼然,亦为方亭,名为“龙亭”,观其山形,此山应有小泉景致,去时未见水流下,唯其叠山之石,与江南园林常见的湖石,黄石甚或青石,均不同,似乎是当地喀斯特岩溶石,效果有些类似于黄石,山不高,叠石水平一般。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然其左侧有一组园林景观,有池一泓,上架长廊弯曲绵延至三层楼阁“翠微阁”下,翠微阁为寺中主体建筑,前临南明河,后枕小山,老树交阴,风景宜人。小池四周或有点石,或有山石组合,石质又与左侧假山不同,应当是另一种岩溶石,有廋皱之感,未见其漏透,无法用湖石标准评判。山石只是摆放在池边,不若江南园林对堤岸处理的精巧。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沿长廊可由“翠微阁”下层来到一院落,其一侧有花坛,点石,树木植于其中,坛后是宝瓶门和长廊,廊中是民俗味的花窗,另一侧有屋数间,以“大学”“中庸”命名,作画室之用。画室之旁,是月洞门,可顺石阶下到另一院落,内有一六角亭和一排名“大雅”“小雅"茶室。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回来是见长廊有“品评江山”四字,出宝瓶门回见“澹花空翠”,才知这里就是当年为文人称道的“半边山楼,半边江楼”的题咏之所,咸丰年间的贵阳知府汪炳璈题翠微阁联:“半面山楼,半面江楼,书画舫容我掀髯大笑,邀几个赤松、黄石、白猿来,一评今古;数声樵笛,数声渔笛,翠微天尽它拍手高歌,听不真渌水、明月、清风引,万象空蒙。”是何等的意境?可惜我已感受不到多少文人的气息了,来到供南阁,又发觉观音菩萨也给商界让路,搬到了二楼。供南阁旁是“龙门书院”,这里又叫做“刘公祠”,是为了纪念康熙年间的贵州巡抚刘荫枢的,而今均为商用。书院前就可进入“龙亭”,居假山之巅饮茶。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出书院,来到另一院,这里有小花坛和孤石。很一般。

        翠微园是小园林,水准一般。知斑窥豹,可以了解贵州园林的一些状况,就我这次行程而言,先后又去了兴义刘氏庄园和泥凼何应钦故居。何氏自不必多言,而刘氏一门更是贵州豪族,刘显世曾两度入主黔省,担任民国时期的督军。这两家的庄园均可视为豪宅,但就只有刘氏庄园中有一方形水池有一些园林意味。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园林游------甲秀楼与翠微园

        西南三省中贵州的园林是最弱的,又或许我没去对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