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级混合运算》说课稿

(2018-01-02 13:40:37)
标签:

教育

2016—2017学年度第学期高效课堂展示活动

《同级混合运算》    稿

“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明确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激发探究乐趣,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并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我认为 :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掌握同级运算的计算法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作为执教者在教学方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中设计的活动情境,,构成具有一定联系的“问题串”。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3、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结合解决现实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二、说教法

    根据二年级小学生年龄小,思维直观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的教学手段,设计“熊出没”的故事情境:打赌——到学校学习——闯关

——胜利四个情节。其中到学校学习又有三个地点转换:参观数学趣味屋、阅览室、回教室,整个教学过程贯穿着熊大熊二光头强的争论、学习,有故事情节,有教育意义,让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为载体,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听算为主线,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

四、说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你是怎样解答的? 53-24=29     29+38=67   53-24+38=67

 4、告诉学生:53-24+38是把左边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就是它们的综合算式。含有加减两种运算,就是混合运算。加减是同级运算,所以这样的算式就是同级混合运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5、两步算式脱式计算的格式。

(1)示范:刚才我们列出综合算式,并且直接口算出结果,如何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表示出来,它有特定的书写格式:教师边板书边阐述基本格式规范。 说明:可以把先算的一步划线(板书:划线用色笔标出),提醒自己注意运算顺序;暂时不参与运算的符号与数按顺序移下来

     53-24+38

   29+38

   67  揭示:像这样的计算过程就是式计算。

2)学生练习,注意格式:4 8 - 8 + 1 7

6、计算15÷3×5 (1)说说这题的计算顺序(2)按脱式计算的要求计算,注意格式。

7、同级运算的规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