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困生问卷调查表及分析报告
(2014-06-09 12:24:37)
标签:
育儿 |
(小学语文)学困生问卷调查表
1、你喜欢语文学习吗?
(
A、非常喜欢
B、喜欢
C.不喜欢
D.有时候喜欢
2、你认为语文学习重要吗
?(
A、非常重要
B、有些重要
C.
不重要
3、你学习语文遇到最大的困难是(可多选)(
A、
听不懂老师的讲课
C.
读课文有困难
4、你认为以下哪种形式对你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最有帮助(可多选)?
(
5、你是否喜欢上语文课?(
6、你在课堂上常处于什么状态?(
D.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与老师同学产生碰撞
7、上课时,你能完全理解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吗?(
A、完全理解
8、你认为语文老师了解你在知识点上的缺漏吗?(
A、完全了解
9、课堂上老师会提问你吗?(
A、会
10、课堂上,你认为老师会有针对性、有意识地根据你知识点的缺漏提问你吗?(
A、经常会
11、单元测试结束后,你清楚自己本单元学习的知识缺陷吗?(
A、很清楚
12、写作业时,你能做到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吗?(
A、能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来源于三个村。通过这次调查对我校中高年级语文学困生的成因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家庭方面:
(1)从家庭对学困生形成的影响来看:
有90%多的学困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期待较高,但由于学生家长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无固定的工作,多为养家糊口而奔波,早出晚归无时间管理孩子,导致学生语文学习越来越差。有10%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孩子无人监管,自制力差,不想写作业,从而使语文学习习惯越来越差。
(2)从家长对学生家庭作业的态度来看:
其中有10%的学困生家长偶尔辅导学生一次,有60%的家长根本不辅导孩子的作业,也从不给孩子的作业本签字。30%家长很少检查,即使检查,也只停留在翻看和口头检查上,更不用说给孩子另外布置作业并辅导孩子的作业.
(3)从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重视程度来看:
60%学困生的家长对自己子女的课外阅读不重视,给孩子买课外书的家长很少,更不用说课外书籍的筛选了。40%的学困生家长给学生买课外书,买的书仅仅限于作文书、工具书和学生喜欢的漫画书,其他方面的书籍很少买。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家长,使这些学困生在回家以后的学习和教育习惯几近空白。而且我校学生基本都不是独生子女,有些家长素质较低,无能力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辅导;有的为了工作或忙于应酬,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照顾,只管孩子能吃好住好就行,对孩子的学习和心理无暇顾及。从而使这些学困生和班里其他学生的距离越拉越大,心理障碍也越来越大,学习习惯也越来越差。
二、学生自身情况分析
(1)语文学习的兴趣
调查中显示有20%的学困生喜欢学语文,30%比较喜欢,50%不喜欢学习。不喜欢学习的原因:学困生觉得语文繁琐、难、知识综合性强,作业杂而多,要动脑分析,写作,因此对语文没什么兴趣。在分析自己学习语文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时,有66%的学生觉得说不出想说的内容,40%课文阅读理解有困难,30%的学生不会写作文,也讨厌写。
(2)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
学生学习习惯差,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和复习习惯,即使有部分学生预习课文,但也仅仅是停留于知识表面,看看书勾几个生词而已,不使用语文工具书进行预习,至于怎么读,怎么记,怎么写,课文大概讲什么则是一无所知。在调查学生复习的方法时,有60%的学生认为看看书就算是复习了,甚至有20%的学生根本没有复习的意识。
(3)学生的课堂表现:
关于听讲,90%以上的学生 能听懂老师讲的课,只是课堂上回答问题较少。在课堂学习中,60%的学生容易发呆开小差,坐不住,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方式比较被动,老师讲,学生听,遇到难题不喜欢动脑筋思考,分析,与同学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时,主要扮演听众角色。
(4)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在课外阅读的调查中有47%的学生仅偶尔看一下课外书,40%的学生只喜欢读卡通类,漫画类的书籍,13%的学困生几乎没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习惯。
(5)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
从调查问卷来看,每一位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总想超过周围同学,但就不知道怎样去学习,怎样高效听课。大多数学困生都是眼高手低的一种,上课都能听得懂,一做作业,却总嫌难,不会做。所以从学生的作业辅导抓起是帮助学困生走出困难的关鍵。
(6)语文基础方面。
从平时的语文抽查结果可以看出,这些学困生的语文基础非常薄弱,连最基本的拼音和字词,对他们来说也比较困难,更何况是写字、阅读和作文了。
三、调查反思: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觉得中高年级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1、家长的教育意识淡薄,学困生低年级时,家教辅导方面的习惯和方法较差,家庭养成教育做得力度不足。
2、我作为语文教师个别辅导的力度不足,措施不得力。因为学困生的语文基础太差,而且对于口语交际和阅读方面的内容更是空白,习作方面方法指导过但是缺乏耐心,因此学困生对语文的兴趣不浓厚,在教学方法和措施方面有待加强。
3、学困生的语文学习是被动的学习。自信心不足,上进心不强,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得当,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4、语文学习环境的缺失。家庭和学校,社会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没有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只满足于语文考试成绩,对于语文能力方面的锻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长期的计划和活动安排。比如亲子阅读,分享,师生共同的阅读成果等活动只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切入活动实践,为学生未来立足于社会做准备。
四、应对措施:
1、学困生的确定:
四年级:冯启凡
五年级:冯文通
六年级:吴意轩
付康雷
2、采用的帮困方法:
(1)、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多钻研教材,钻研学生,从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出发设计新颖,有趣活泼的课堂,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2)、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在课堂上多关注这些学困生,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抓住他们在学习中或者生活中的闪光点,表扬他们,帮他们树立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在语文方面的好文章,好书要和学生一起分享。
(3)主动辅导,人格感化。
用爱心、耐心教育学困生。具体体现在作业的布置中因人施教,从最简单的字词开始,循序渐进,逐层次的增添新内容,知识也是由简到难,让他们可以伸伸手就可以够到苹果。
(4)、制定学困生的阅读计划,教给他们科学的阅读方法。
学困生的阅读能力差,我针对这些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让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教给他们科学的阅读方法,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在书中做批注,在积累中增加识字量,开拓视野,增强知识面。
(5)、在班级里实行“一帮一”活动,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
(6)、抓学困生“闪光点”、“传情报”、“送喜报”以激励他们进步。
(7)、定期做好家访,促进了解学困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困的转化,并作好记录。
(8)、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建立学困生跟踪辅导档案,制定计划全程、系列帮扶学困生,能更好地使学困生早日脱困,并促其成才。学生之间结对帮扶,让好的结对榜样带动学困生,发挥榜样作用、监督作用、同化作用。
(9)、持之以恒,教育不懈。学困生今日脱困了,明日在另一点上又形成新的断层,今天能管住自己,后天就不能管住自己了,因此,使学困生真正走出困境,必须持之以恒,教育上不松劲,行动上不懈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