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本真本色教育,做有德有才校长
(2023-04-29 14:18:45)
标签:
教育情感 |
办本真本色教育,做有德有才校长
4月21日,西安市鄠邑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组织开展了“西安市鄠邑区校长能力提升大讲堂”活动,邀请了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纲作了题为《如何做好一名校长》的专题报告。
王纲副局长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精湛的理论造诣,他从“教育的本真与本色”“做一名有尊严、有底气、有座位的好校长”两个大的方面,侃侃而谈,娓娓道来,对教育中存在的微观和宏观问题有许多独特的见解,聆听他充满教育情怀和智慧的报告,使我获益匪浅。
一、以德为先,做好表率。“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张伯苓之于南开大学,都有力的说明,一位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有人格魅力的校长,对于一所学校有多么重要。”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作为校长,一定要有高尚的品德素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意思是:有德有才之人,谓之圣人;有德无才之人,谓之君子;无德无才之人,谓之庸人;无德有才之人,谓之小人。宁用庸人,勿用小人。因为庸人虽然不足以成其事,但是小人却足以坏其事。这就要求我们校长,作为一名被用者和用人者,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素养,以自己高尚的人格,修身养性的同时感染别人。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做人做事皆然。校长要带领教师团队,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定“政治方向、办学方向、发展方向、用人方向”。落实好“三全育人”,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二、能力为重,科学管理。“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校长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有校长应具备的专业领导能力,提升“校长领导力、教师发展力、学生成长力、家长协同力、教研支撑力”等五种能力。校长要民主管理学校。民主集中制是一个法宝,是一个调动大家积极性,保证我们决策正确的非常重要的措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就是要杜绝“一言堂”。“三重一大”事项一定要事先听取党、政、工、少先队等班子成员和广大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和建议。一旦在教师会上通过,必须执行,说了算,定了干。校长要一专多能。就像王纲副局长在报告中讲的,校长要“四会”:提笔会写,开口会说,与人会沟通,遇事会协调。校长要回十指弹钢琴,统筹安排学校各项工作。
三、勤于学习,自我提升。作为一名校长,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获得不竭的知识源流。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向生活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并善于思考,学以致用,不能做“两脚书橱”。
四、培养团队,相互协作。“三人为众”,一所学校,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上百人。要增强学校决策的执行力,要保证执行的效果,必须打造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同伴互助式的团队可以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打造精诚合作的教师团队是一名校长必须要做的事情。
五、信仰坚定,家国情怀。《辞海》对信仰的释义就是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准则。我们的学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有信仰的人将信仰”,向学生传递信仰,自己首先要有信仰。讲信仰,不仅在于言传,更在于身教,做到谨言慎行,在点滴小事上做好样子。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是培养有责任心、敢于担当、懂得感恩、有家国情怀的人,有悲天悯人的情怀的充满人性的有热血的人;而不是培养以我为中心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凡学皆有所得”,今天的报告是我更加坚信:唯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勤于学习,提高管理学校的水平,提升服务师生的能力,努力办好高质量发展的教育,让学校发展,让学生成长,让家长满意,让党和政府放心,才是做校长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