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谦虚,便会与骄傲相对应去理解,幼儿和低年级的孩子对骄傲一词还不足以冠名,因为在孩子纯洁的内心还没有到骄傲这种不良品质的境界。平常认为自己在生活中还算低调,从不在人面前吹捧、夸耀自己,就算偶尔有人赞扬几句也推托过奖。这便是我对谦虚一词浅表的了解,可听了韩老师对孩子谦虚的教育和引导后,方知自己对这一品质的疏浅理解以及存在的误区。
首先,无论培养孩子什么样的习惯和品质,榜样的作用无疑是孩子最大的力量。韩老师讲座提到家长平时生活中与孩子交流的事例,才明白以前对孩子权威、命令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实则是做人不谦虚的表现。当孩子做错事情或逾越规则时,应该先理解孩子,宽容孩子的不足,再心平气和与孩子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并让孩子认识到错误,最后鼓励孩子自觉改正。就像我们的蓓儿妈经常说得温柔的提醒,温柔的教育,这也恰恰与亲子沟通课程中理解、宽容、赞赏、批评几个主题相辅相成,再一次印证韩老师强调的理念——良好的亲子沟通是育儿的基础和关键,否则再好的方法也进不了孩子的心灵。可见自己在谦虚这一品质上没有做好孩子的榜样和示范,但我相信随着家庭教育学习的不断深入,改变自己就能影响孩子。
在谈到谦虚接受别人批评和意见这点上,以前由于太要强,自己不信服的人很难去接受她们的建议。一次科长突然跟我说今后报表需要认真点,上次通报的数据有好几处不妥的地方,当时听后觉得这科长不是难为人嘛?!三十多个乡镇、二十多种疫苗的接种率那么大规模的数据要来造假,还规定时间完成,要求又不讲清楚,发现不妥的地方修改了不就算过去了么?!咋这么不宽容人呢?!所以当时我随便应了一声,心里是不服的。后想想,不管他是不是优秀合格的领导,毕竟自己错误是出现了,结果摆在那里,还是得虚心接受领导提出的批评,能亲口对自己说出不足总比背后向上级领导告状的好吧!今后在工作中需再严谨些,认真些!随后我把这件事情与乐乐交流后并承认自己不接受别人的批评是不谦虚的表现,乐乐对此也鼓励我今后在工作中要认真仔细。这点乐爸比我做得更好,他更能接受家人提出的建议和想法,也许是受爸爸的影响,乐乐在谦虚接受他人批评和意见方面做得还可以,起码比他妈要更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原来会心服口不服,渐渐地我发觉我的态度和蔼了,孩子也更乐于接受了,爸爸如果不呵斥、不动怒孩子也能讲道理接受的。
乐乐在交谈时偶尔也出现过吹嘘的现象,有时也会夸大其词。比如孩子听见伙伴或同学说去过什么地方好玩时,他会说自己也去过,并且自圆其说地还能说出个一二来;或看见别人有某样自己心仪的玩具也会说自己以前也有过的话,我认为这是孩子在朋友和同学面前维护自尊的心态,所以我没有当着别人的面去揭穿个孩子,但随后回到家我会告诉孩子应该做个诚实的孩子。世界这么大,我们没有去过什么地方这很正常,比如你去过北京、上海别的小朋友还没有去过,你也不能取笑别人;商场的东西那么多,每个人都有从没见过的东西,这些都是正常的,不需要用谎言去代替。和孩子的沟通虽然有效但偶尔还会出现类似的现象,在辅导课上就这一困惑向韩老师咨询,经过老师详细耐心的分析,原来这是儿童时期的一种盲从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身心发展盲从的现象也会逐渐消失,10周岁左右这种现象一般会有很大的改观。反思乐乐从学龄期一路走来这种现象的发生,与孩子做事缺乏独立性和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确实我也发现随着家庭教育的学习,渐渐地把话语权交给孩子之后,孩子在独立自主和思维活跃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听老师拨云见日的指教,我明白自己该持淡定的态度,改变孩子仍需从生活细节着手,以往错误的教育观念造成孩子的问题需要时间来改变。
培养孩子谦虚做人的良好品质需要父母从尊重孩子做起,平常生活中为孩子做出榜样的力量,才能将良好的情感习惯培养到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