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开展的研究》课 题 研 讨 活 动 记录
(2015-01-16 10:13:10)分类: 课题组活动记录 |
《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开展的研究》课 题 研 讨 活 动 记录
活动时间 |
|
活动地点 |
开发区中心幼儿园大(2)班 |
||
出席人员 |
欧燕钦 蔡榕芳 林梅烟 李惠娴 |
||||
活动主题 |
区域活动观察研讨 |
||||
主持人 |
蔡榕芳 |
活动方式 |
观摩研讨 |
||
记录人 |
薛志萍 |
||||
活
动
过
程
记
录 |
本次教研活动为区域活动的观摩研讨,在这一次活动的开展中,我投放的新材料是科学区操作材料《半个变一个》。活动前我让幼儿在半个变一个有初步的感性经验。即让幼儿在画有半个图案的卡片上,用镜子找到卡片上图案的对称边,感受物体的成像现象。所以这次活动的材料投放主要是在幼儿原有的基础上加大难度,提高幼儿的探索兴趣。活动中,我准备了两张藏宝图,让幼儿充满神秘感地进入主题,再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在藏宝图中找到有半个图案的物体,用镜子把半个变成一个,幼儿兴趣和挑战性都很高。 本次开放的区域活动有: 音乐区:《我是小麦霸》《星光舞台》《小狗抬轿》;美工区:《美丽的盘子》《海底奇观》《我会编》;操作区:《我会穿线板》《绑鞋带》《娃娃的辫子》 建构区:《机器人》 同时在幼儿进区时,我对她们提了区规则并带着三个问题进区活动: |
||||
活
动
过
程
记
录 |
今天我玩的是哪个区的活动;我是怎么玩的?我的心情怎么样? 在幼儿游戏时,对幼儿进行了观察和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更好地进行活动。在游戏结束后,让幼儿带着三个问题进行评价自己的表现和作品。 研讨过程记录: 欧燕钦:在美工区的粘帖豆子中建议提供几个没有画图的空盘子,而且在幼儿的粘帖豆子中可以让幼儿有规律地进行粘帖,感受整洁的美。 蔡榕芳:教师的导入环节十分简明扼要,也很精彩,评价方面可建议多让幼儿自我评价,可评价自己的作品也可评价自己在哪个区中其他幼儿的表现情况。 林梅烟:教师准备的区域材料很充足,幼儿都能认真地进行活动,在建构区里可建议用地垫,让幼儿坐在地垫上进行活动,这样比在桌子上更好地进行操作。 林建英:教师教态亲切,声音柔和,对幼儿能细声细致地进行指导,值得学习。 林丽臻:建构区中的材料可多投放种类丰富,合适建构且卫生的废旧物品材料,如废箱子,旺仔牛奶瓶和一次性杯子等。 吴晋梅:语言区里的幼儿兴致不是很高,可能受布娃娃投放的干扰,教师可引导幼儿用布娃娃做为道具,进行角色表演。 |
活
动
过
程
记
录 |
陈美燕:语言区可投放些指偶,让幼儿进行游戏。 李惠娴:幼儿能够合理地规整材料,自由取放,但是柜子偏小,有些区的材料,如美工区,科学区的材料放在一起,感觉有些拥挤和杂乱。 朱贞:操作材料充足,丰富,但是在科学区中,数学操作的材料较丰富,探索研究的比较少,可适当平衡。 朱金霞:教具与材料准备充分,材料的投放有层次性,多样性,有效性。但是废旧物利用率不是很高。建议多采用低结构的材料。 陈惠钦:幼儿对今天新投放的材料很有兴趣,能认真探索并做记录,教师在准备材料的时候很细心,音乐区的幼儿表现力很强。建构区的主题太单一,大班可建议采取合作式的建构主题。 |
活
动
小
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