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然地理学》(伍光和•四)第一章地球

(2017-07-25 21:42:09)
标签:

杂谈

分类: 、geography

第一章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大地水准面:是全球静止海面,假设占地表3/4的海洋表面完全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并将其延伸通过陆地内部所得到的全球性的连续的封闭曲面,曲面上处处与铅垂线垂直,它是陆地上海拔的起算面。

2、地球的形状及其意义(兰大)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扁球体,同时也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接受统一光源(太阳)的照射,而形成半球性的白昼和黑夜;

②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很远,可以把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线视作平行光线,当平行光线照射到球形地表时,在同一时刻,不同地点将具有不同的太阳高度;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决定了这种高度有规律的从地球直射点向两极减少,在自转的地球上就造成热量分布的纬度差异,从而引起地表上一切与热量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现象和过程均具有纬度地带性。

3、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①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具有强大的地心引力吸引周围的气体,保持着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有了大气圈,才能保住水圈,形成生物圈。

②地球的大小,对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也有影响。一方面,远距离和广大空间,曾经是人类活动的障碍,为了克服这种障碍,就必须运用最完美的技术成就,另一方面地球的广阔面积给人类提供了一个辽阔的活动场所。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地球绕地轴旋转称为地球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即自转周期,叫做一日。

恒星日:以春分点为标准,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面的时间;     

太阳日:以太阳为标准,地球上同一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与日心连线所需时间。

意义:

①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②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而南半球左偏;

③地球自转造成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④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而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并反过来对它起阻碍作用;

⑤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西北)

2、地球公转: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太阳运动,称为公转,其周期为一年。

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连线与地球轨道的交点所需时间365天6时9分9.5秒,称为一个恒星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平均时间为365天5时48分46秒,则称为一个回归年(中)

大致1月3日,地球最接近太阳,此位置称近日点;大致7月4日,地球最远离太阳,此位置称远日点

意义:

①地球运动时,它的自转轴倾斜于公转轨道面(黄赤交角),这影响着太阳辐射能在地面上的分布和变化,从而决定了地球上有四季的递变和五带的区分;

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提供了两个时间的自然单位——日和年,认识和利用他们的周期性规律,人们创造了历法制度和计时制度。       (西北)(兰大)

3、地球运动之岁差、章动和极移(了解)

岁差: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引力产生力距,使地球赤道面向黄道面趋近。由于地球不断自转,按照陀螺运动原理,自转轴必然绕黄道轴旋进,而黄赤交角保持不变。当地球自转轴旋进时,春分点西移,故地球自转不到一周即可两次经过春分点,此为岁差。

章动:月球、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动的,引力方向也不断变化。太阳每年两次,月球则每月两次通过地球赤道面,这就在地轴旋进的平均位置上附加了一个短周期摆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扫过的轨迹成为荷叶边形的锥面,而不是一般的圆锥面。附加在圆上的这种短周期摆动叫做章动。

极移:地球的形状轴(对称轴)和自转轴并不重合,而形状轴和地面的交点才是真正的地极。自转轴以425—440d为周期绕形状轴旋转,产生振幅约0.1"—0.2"的摇摆运动。从真正的地极来看,地球自转轴大约在3m距离处,每14个月绕这个点旋转一周。而由于地球质量分布不均匀,真正的极点位置常常发生变化,因此自转轴又将围绕新极点旋转。这种现象就是极移。

三、地理坐标

地轴:即为地球斜轴,又称地球自转轴,它是一个假想轴。是指地球自转所绕的轴,北端与地表的交点是北极,南端与地球的交点是南极。   (中)15/11

地心:地轴的中点。

赤道:通过地心并和地轴垂直的平面与地表相交而成的圆是赤道。

②纬线: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和地表相交而成的圆都为纬线,所有纬线相互平行。

纬度:一地的纬度就是该地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赤道纬度为零度,由赤道向两极,各分为90°,北半球称北纬,南半球称南纬。但位于地心的夹角不可能直接测量,必须利用仪器进行间接测量。              (中)17/14/10/07

  天球:从地球看来,那些极其遥远的天体似乎是嵌在一个很大的球体上,这个假想球体叫做天球。延长地轴线与天球相交的两点,就是天极。

③经线圈:所有经过地轴的平面,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的圆,就是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包含两条相差180°的经线,一条经线则只是一个半圆弧。所有经线都在两极交汇,所以经线都呈南北方向,长度也彼此相等。

  经度:某一地点的经度,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角距,即这两个经线平面在地轴上的夹角。

四、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及其基本特征:(西北)

1)基本形态(简单了解)

I海陆分布

①地球表面明显的分为海洋和陆地两大部分。连续的广阔水体称为世界大洋,它是海洋的主体。被海洋所环绕,但突出于海洋面上的部分则称为陆地。大陆是陆地的主体,岛屿是陆地的组成部分。

②地表的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的2/3集中于北半球,占该半球面积的40%。在南半球,陆地只占总面积的20%。

③海陆分布的对蹠现象,任一陆地的对面是海洋的现象。

④全球共有七个大陆,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和南极洲;除南极洲外,所有的大陆都是成对的。

⑤每个大陆都是北部比较宽广,向南逐渐变窄,像一个底边位于北方的三角形。甚至南极大陆也可以称为三角形,其狭窄部分对着南美。

⑥南半球各大陆西边都向里凹进,而东边则向外突出。

⑦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形势对南北两半球的气候有很大的影响。南半球由于水面广阔,气候比较温和,普遍具有海洋性特征。北半球温度变化的幅度比南半球要大。

II海陆起伏曲线

    地球上各大陆高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和各大洋底部低于海平面的平均深度存在着很悬殊的差别。同时表现出泛对称性: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出现在最大的大陆上,最深的海沟分布于最大的大洋中。

为了形象的表示地球上各种高度和深度的对比关系,可以根据陆地等高线和海洋等深线图,计算各高度陆地和各深度海洋所占的面积或占全球总面积的百分比,绘出曲线,即海陆起伏曲线,形象的表现了地球表面的地域分异。

III岛屿:被海洋所环绕,但面积远比大陆小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

1、大陆岛:位于大陆附近并在地质构造上与相邻大陆有密切联系。

2、海洋岛:面积比大陆岛小,与大陆在地质构造上没有直接联系,也不是大陆的一部分。海洋岛又可按成因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两类。

2)基本特征(简答)(中)   12/05

①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地球表层是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有序开放系统。正是太阳辐射的输入与输出平衡对于维持这个系统的有序性起着主要作用。

②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成为气-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各界面上的物质相互渗透,三相物质相互转化,形成多种多样的胶体物质和溶液系统。

③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等。这些表成物质乃是地球表层这一有序系统的负熵增长表现。

④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如水循环,地质循环等,并且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地表物质、能量转化过程的发展强度及速度都远比地球其他各处大,表现形式复杂多样。

⑤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地球表面的地域分异在水平上和垂直方向上都有表现。分异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即自然区域)。

⑥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有可能潜入深海或上升至宇宙空间,但地表仍然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