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庞子博庞子博弟子规济善书院庞先生弟子规 |
分类: 庞子博三讲弟子规 |
庞先生:今天出乎我的意料,人还是很多,下面先给大家说几个事情:
第一,因为我上课的时候是天南海北地讲,如果你们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现场马上问,其实各位如果听这个课有所受益的话,也不用感谢我,你们应该感谢幼儿园的这些老师,因为本身这个班就不是给大家开的,本来是要给老师们讲师资的东西,后期延伸出来这样一个大的课程,所以我现在来讲一件事情,我只负责我能看到的、有反应的人的学习进度,其他的人我实在没有办法兼顾,就像上会我讲课的时候,后面的人长什么样子,我都看不到,也不知道你们听得怎么样,因为这是最传统的宣说式教育,不是现在有课本的框架式教育。
第二,《弟子规》虽然不长,你们今天也读了,但是在一年时间里,我不敢说能把它讲完,因为按前两讲《弟子规》的惯例,基本上没有讲完的,这一次还要给大家说的一个问题,就是我由着讲,想到什么就讲什么,至于能不能讲完要看状况,但是一有点,你们不要以为一本书讲不完就没有意义,关键的是我们在学什么。
第三,我们从今天正规地开始学《弟子规》,各位可能有一年的时间逐步接触到中国最真实的一种传统教育,你们可以去体会,按照老外说的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它就能够培养出来这么多的大师,每一个朝代出的大师数量都可以抵得上欧洲整个文明培养出来人才的总和,为什么?你们可以去理解一下。
第四,请各位来听我的课时尽量放下所谓的科学思想,我在上《易经》课的时候,也是同样的要求,尽量放下所谓的科学思想,为什么?前两天我在北京见了一个绝对的科学家,他说了一句令我最佩服的对“科学”的定义,他讲“科学只是我们现在已知的那部分学问”,也就是说很多东西我们还不懂、我们非常浅薄,那么中国古人留下来的这些东西,我们可能还有99.99%都不懂,不要把所谓的科学引申到另外的一个境界里,这是非常可怕的,其实按照我的意图来看,这种科学其实是对科学的迷信,所以把你现在原有的一些东西放下,然后才能去真正聆听一些传统的、神髓的东西。
第五,希望你们绝对不要带小孩子来听我的课,以前有人已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因为听完这个课之后,孩子马上就会用《弟子规》来要求、指责你,就会挑你的毛病,你马上就会变成靶子。
第六,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我们这个课题的名字叫《弟子规》,“弟子”我先不讲,现在我要求的是规,什么是规?
学员:规矩!
庞先生:规矩是什么?
学员:约束。
庞先生:告诉你,“规”就是我们说的圆规,“矩”就是现在木匠还在用的方尺,矩是用来画方的,规是用来画圆的,所以中国有一句古话。
学员:无规矩不成方圆。
庞先生:非常好,知道这句话太厉害了,但是能不能做到?
学员:能!
庞先生:走着瞧!大家都知道,白居易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一个大诗人、政治家、文学家,其实他还是一个禅学家,有一次他去见鸟巢圣人,问什么是佛法?鸟巢圣人就讲“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白居易就说这个事情连三岁小孩子都知道,鸟巢大师就笑了:三岁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80岁的老人都做不到。告诉你们的就是身为家长、身为别人的父母、师长,讲道理都很好讲,你能不能做得到呢?这就是我要求的,你们看一看听课证后面的要求,我不要求你们把讲的课全做到,唯独要求的就是你们在听课的时候能不能做得到。我们现在经常讲人心浮躁,怎么来的呢?社会就那么浮躁吗?是因为师长先浮躁,孩子自然就浮躁了。曾经有一个老前辈问过我一句话,孩子教不好是谁的责任?
学员:家长!
学员:老师!
庞先生:是老师的责任吗?所以为什么不让大家叫我老师,原因就是可以躲避一下。我当时就讲是父母的责任,父母的责任是谁呢?是父母的父母的责任,我讲的是什么意思?缺乏家教是世界败坏的一个根本原因,老师只能是第二棒,教育就像跑接力一样,家长是第一棒,因为那个孩子是你生的,长了一点点,送给老师教,老师是第二棒,不过在座的老师也不要窃喜,你们也是有责任的,各负其职,但第一条特别重要的就是规矩先坏在了父母手里,这是一个绝对无法逃避的现实,也是我若干年来一直在看到的问题。这是我三讲《弟子规》,我今天再给你们说一个问题,把手机关了!可是你们连这个事情都做不到,信不信?不信你听一会儿就该响了,我经常说句很难听的话:关会儿手机会死吗?会不会?但是有很多人视手机如生命,现在我要求的一点是听我的课,视规矩入生命,没有规矩的人是绝对无用的人、也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你们都知道孙悟空,他最后是什么结果?
学员:斗战圣佛!
庞先生:那么孙悟空之前在成佛之前是什么呢?
学员:泼猴。
庞先生:“泼猴”是他师父说的,是比较爱护的说法,要我说就是妖精,是不是?
学员:是。
庞先生:一定要敢于承认,那么他从什么时候开始走向了一条正途?
学员:戴上紧箍咒的时候。
庞先生:现在我希望大家都戴上紧箍咒,这个紧箍咒就是规矩,所以说人和妖精中间最大的区别就是规矩。不要以为你有多高的学历、社会地位,如果没有规矩,在别人眼里,你就是个妖怪,所以一定要明白自己到底是什么,这个非常之关键,希望各位能够记住,我觉得这个事情如果能够遵循好的话,将来会对你的人生有巨大的帮助,因为一个有规矩的人离成就就不远了。
(济善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