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卫宁任监制、军事专家护航,《誓言》拓展战争剧表达空间

战争题材一直是电视剧领域的常青树。就在本月初,主打“兵棋推演”的作品《誓言》走进观众视野。这部由贾乃亮、李晟等主演,毛卫宁监制的抗战剧,已于5月7日晚在江苏卫视首播,目前已播出过半。
《誓言》作为一部战争题材剧,创造性地引入了“兵棋推演”这一新鲜有趣的元素。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将抗战时期中国军人的智慧也进行了充分的展示,这在观众中间引起了很多的话题讨论。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SbozHyFRg
近日,影视独舌采访了《誓言》的监制毛卫宁和军事顾问杨南征教授,对这部国内首部“兵棋推演”作品进行了一番深入了解。
华丽变身,毛卫宁导演首任监制
作为知名导演,毛卫宁干起监制这行来,还是头一回。
在毛卫宁担任监制的最初阶段,《誓言》的剧本并非现在这个样子,当时对于“兵棋推演”这个元素还没有深入挖掘,故事内容和兵棋推演的元素结合不紧密。于是毛卫宁和整个创作团队进行了深度沟通,严把质量关,把剧本进一步打磨成型。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Sboxz7LtY
毛卫宁
为增强剧本的专业性,还请来了军事顾问杨南征教授。作为国内知名的兵棋推演专家,杨南征给予了大量专业的意见。在他的指点下,整个故事变得更富有知识趣味,成为如今跟观众见面的这个样子。但是毛卫宁也谈到了一点遗憾,那就是剧本修改时距离拍摄时间已经很短了,所以兵棋推演和人物命运的结合没有做到更好。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SbowSeqUi
杨南征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导演,毛卫宁过去常常有一点无奈,那就是受制于时间的问题,有一些镜头的拍摄无法做到尽善尽美。
此次担任《誓言》的监制,毛卫宁深知这其中的困境,所以他鼓励导演和整个团队多花心思去把戏拍好,时间由他来协调。
这是非常难得的。很多影视作品因为赶工的缘故,最后的成品缺乏质感,有一些瑕疵。而《誓言》则是在最大范围内做到了镜头感和画面的高品质,有一种近乎电影的画面体验,这一点,给看过剧的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SbovDJQZ6
发布会上,毛卫宁和贾乃亮交流
毛卫宁说道:“我这次担任监制,有这个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创作条件,在军事题材这个领域进行探索,所以一定要尝试。如果我们不做这方面的探索,那么我们的军事题材剧很难有一个表达空间上的拓展。”《誓言》能进行新领域的探索,和毛卫宁的保驾护航密不可分。
兵棋推演,新元素让战争剧更好看
兵棋推演是什么?它是谋略、历史和科学结合的作战模拟工具,被誉为“导演战争的魔术师”。推演者利用棋盘、棋子,按照统计学、概率论、博弈论等科学方法建立的兵棋规则,对作战全过程进行模拟、预测和掌控战场态势,通过小概率事件的倒逼和复盘,避免不利因素,谋求更优策略。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SbotnrjBQ
兵棋推演的基础在于对敌情、我情、地利、天候等各种战争情报的及时、准确掌握,在这基础之上,按照战争规律进行模拟,绝不限于“纸上谈兵”。兵棋推演伴随战争的出现而诞生,从东方传到西方,又从西方发展到全球,通过还原战场局势、辅助战争决策,越来越受到兵家的重视。
用下棋来表现战争,在国产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中是前所未见的尝试。
军事顾问杨南征教授针对“兵棋推演”这一元素强调:“兵棋推演是战争后台的思维活动,比较抽象,缺乏视觉冲击因素,不如战场上的拼杀更刺激,所以在以往的军旅影视作品中都是作为点缀,偶露小脸。现在搬到前台来,而且作为故事讲述的主线,让观众能够看懂、爱看、看不厌,难度很大,需要突破的难点很多。”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Sbp0fKppg
杨南征教授讲解“兵棋推演”
由于观众对兵棋推演缺乏了解,所以《誓言》在剧中尝试采用了新的技巧,在推进故事的同时完成了兵棋概念的科普。
首先,以熟导生。观众对兵棋陌生,但是熟悉象棋、麻将。《誓言》从破解象棋 “七星残局”的桥段开始,继而切入麻将桌上的心理博弈,逐步引出兵棋推演,用棋牌的共同特点——谋略寓于计算的逻辑来进入故事的主题。
其次,视觉冲击。剧组精心打造了宏大的兵棋推演场:德军总部的发光推演平台、大世界的三隔断推演平台,精美的沙盘、地图、立体棋子等等。道具的精美、音乐效果的烘托,再加上战争场面和动画特效标示,有效地表达了兵棋推演对于战争和生命的意义。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FcH0hSzMe
最后,台词简明。涉及逻辑推演的步骤,难免涉及大量的数据和枯燥的算法。
在摄制德军总部兵棋推演那场戏时,正值盛夏,闷热的地堡里面现场温度高达摄氏40多度,演员身着厚厚的德军制服,大段的专业性台词让中外演员压力倍增,怎样精简台词,同时又保证信息准确就显得很重要。根据推演经验,杨南征教授从《空中炮火裁决表》中推导出两组数字:空中遮断概率55.55%和空袭概率88.88%,简明、易懂、又好记,交给演员,效果果然不错。在类似的亮点上,兵棋推演确实赚足了观众眼球。
默契团队,多年合作得心应手
整个《誓言》的团队可以说是毛卫宁导演一手带出来的。从《梅花档案》到《誓言永恒》,几位主创人员对于毛卫宁导演的拍摄方式都十分熟悉。年代的处理、氛围的营造,都是毛卫宁以往作品里最擅长的部分,这些优点在《誓言》里得到了很好的延续。
随着技术的进步,相比毛卫宁导演早年的作品,《誓言》剧组可以有更多创新的拍法,有了更多的设备来完成过去一些受制于技术而无法实现的设想,特别是长镜头。
作为一部战争剧,对于战争场面的描绘是必不可少的,《誓言》中为了突出战场的气势,用了许多长镜头。这些长镜头的运用非常考验团队整体的默契度和技术功底。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FcH56F8QC
“相比过去的作品,由于大量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和节奏的把握,我觉得《誓言》更符合当下观众的欣赏口味。特别是有一个长镜头,从空中拍到四行仓库里面,扫过每一个房间然后转回到大街上,这样的长镜头会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当然难度也更大。”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FcH3OV984
《誓言》里类似的考验技术的场景还有很多,如果不是整个团队有多年磨合出来的默契,想顺利地完成恐怕还真不容易。
有资深经验的监制保驾护航、专业知识权威加持,更有实力团队的默契配合,三位一体,把《誓言》这部战争剧打造成了如今的样子。兵棋推演元素的加入,让抗战剧多了一些表现领域,丰富了抗战戏的维度,拓宽了抗战戏的表达空间。
【文/赵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