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纵深|在如水微凉的人生,是枝裕和给世界以小小温暖

(2018-05-23 12:46:46)

第71届戛纳电影节,被影评人称为电影“大年”,因为21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电影的水平较往年都更高,这些电影大多来自全世界不同国家的国宝级电影导演。


是枝裕和在强手如林的电影赛场中胜出,凭借《小偷家族》斩获金棕榈。相比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或奥斯卡,在戛纳摘得最高奖意义非凡。戛纳电影节名副其实的全球影响力,以及以艺术价值为根本的评选标准,都让金棕榈之于电影人,是最耀眼的荣誉,也是最有力的肯定。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NpzZz5eBk

是枝裕和凭借新作《小偷家族》,拿下金棕榈大奖


这个金棕榈,不仅对是枝裕和来说是莫大的肯定。对于亚洲电影,也很有振奋意义。要知道,亚洲三个电影大国里,中国电影史上唯一一座金棕榈来自《霸王别姬》,那是1993年的事了。日本最近一次夺得金棕榈,也是1997年今村昌平的《鳗鱼》,而韩国至今为止仍是一座金棕榈也没有。


电影《小偷家族》讲述一个贫穷家庭,迫于生存从事小偷小摸,收养了一个被父母虐待的小女孩,并且给了她家的温暖。正当她慢慢融入这个家庭时,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件揭开了这个家庭中不可告人的秘密。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NpzbMP3Y0


评审团成员张震评价该片,“将悲剧掩埋在温情之下是残忍的,但这就是我们社会中的一个面,它需要被更多人看到。”


评审团主席凯特·布兰切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小偷家族》制胜的关键是情感。而这种恰到好处的情感正得益于克制。


显然,是枝裕和不算成功地尝试了一部反类型的悬疑推理片——《第三度嫌疑人》后,回到了熟悉的领地:家庭社会片。


张震说的“将悲剧掩盖在温情之下”,是我熟悉的是枝裕和。他的电影《无人知晓》,讲述了四个孩子被妈妈抛弃后,独自生活的故事。影片中,没有悲凉的慨叹,没有明显的批判,只有孩子们继续为了生活努力。这种克制的表达,在《小偷家族》延续了下来,打动布兰切特的,与其说是情感的克制,不如说是不去夸张煽情的真实和真诚。


而真实和真诚,正是枝裕和一以贯之的美学追求。


是枝裕和的纪录美学,其实是真实和真诚


“我想电影也应该尽量不直接言及悲伤和寂寞,而把那份悲伤和寂寞表现出来”。这是是枝裕和唯一一本随笔集《有如走路的速度》中作者的独白。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NpzXJetii


是枝裕和的电影《步履不停》,讲述一个父亲希望儿子子承父业,但儿子良多却不从,因而父子间有了隔阂,父子关系在淡漠中年过一年。


有一年,难得有机会父子相见。父亲说,他将去看一场足球赛。儿子问,你跟谁去?父亲说,这个不是重点。三年后,父亲过世了。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NpzYYouEi

《步履不停》


“我一直没和他去看足球赛”,儿子平静道。一句没有形容词的陈述句,却极有耐人寻味的情感。下一组镜头,是儿子带着妻子和儿女在父亲坟前扫墓、献花。


自始至终,没有失声的哭泣,没有悔恨的哽咽,但在那声画的晕染下,儿子那份无声的悔恨,弥漫出整个屏幕,在观众心中留下悠长的余味。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NpzURbcxM

《步履不停》


是枝裕最尊敬的台湾导演侯孝贤常写四个字:天地有情。是枝裕和十分认同这个理念。


“并非我在孕育作品,作品也好,感情也好,早已蕴藏在世界之中,我不过是将它们拾捡并收集起来,然后捧于手心,展示给观众看。”


可以说,今天有许多导演,创作电影的内在驱动力在于表达自我。这种表达驱动的创作理念,其危险之处在于执着于表达自我时,可能用力过猛,矫枉过正。分寸把握不好,容易夸张失真。


而是枝裕和有点反其道而行,他习惯站在故事外边,以一个记录者而不是主宰者的姿态,让故事自然发生,让情感自然流露。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NpzVr1FM8

《步履不停》


这种创作理念,在牺牲作者风格的同时(其实是形成了高级的作者风格),也往往让故事更有现实感,让感情更贴近人心。


“你要在心里想着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去做…以抽象的观众为对象去创作,难以打动任何人”。是枝裕和不仅尊重观众,还尊重剧中人物。


他有个坚定的信念,“拍摄对象看起来必须是真实生活着的人,要让观众走出影院,思绪不单单停留在电影情节,还要去想象剧中人物的明天”。


在《比海更深》中,阿部宽饰演的良多,是一个事业潦倒的废柴,他的颓丧和不争气,让他的妻子离他而去。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NpzMFTXua

《比海更深》


然而,良多的品性,又如此接近一个普通人:不是天才,也不是蠢蛋,既没有出类拔萃的勤奋,也不致破罐子破摔,他在社会中渺小着、挣扎着。


因此,有一个青年人对他奚落:“我长大后绝不成为你这样的人。”良多正色道:“你要以为长大后能容易成为你想成为的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NpzOxHc24


这句话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在铁壁铜墙的社会,谁又努力了、拼命了就一定能如心所愿?谁不曾一边努力一边跌倒,心中方醒:“原来不是什么事,只要尽力就能做到!”


良多就像我们身边的许多人,我们理解他努力起来的有气无力,我们能够体会他付出无果的落寞,我们不知不觉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在了他身上。


当他努力想跟妻子复合,却仍旧等来妻子的背影远去,影片就此落幕。像我一样的观众,大概都会忍不住想,“后面他还会不会继续做着复合的努力?他最终能不能成功挽回妻子?”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NpzT1leE4

《比海更深》中妻子远去的背影


“领悟:要真实,才能让观众进入电影情境,打动人才有了根基。”一年前看完《有如走路的速度》,今天重翻看到了当时写下的一句笔记。这是我认为是枝裕和电影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


失意的人生,突然美好了一下


然而,真实感只是前提,打动人心最后还要落到人的感情上。


在豆瓣读书上,《有如走路的速度》被书友摘录最多的一段文字是:“我不喜欢主人公克服弱点,守护家人并拯救世界这样的情节,更想描述没有英雄,有点肮脏的世界突然变得美好的瞬间。想做到这一点,需要的大概不是咬紧牙关的勇气,而是不自觉地向他人求助的弱点。”


看到这一段文字的瞬间,心中震了下。仿佛内心的秘密被打开。原来《比海更深》和《步履不停》就是这样打动我的。其实《海街日记》《如父如子》都包含着这样的主题。


《比海更深》中,在邓丽君《别离的预感》的歌声里,母亲问:“我还没比海更深地爱过一个人,良多你有吗?”良多迟疑了一下。就这一迟疑,我们仿佛明白了,挽不回的妻子,也是良多爱得比海更深的妻子。可是纵然爱得比海还深,也只能化成无奈的呓语。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NpzNYPJui

《比海更深》


是枝裕和的影史十佳,包括侯孝贤的《恋恋风尘》,成濑已喜男的《浮云》,费里尼《卡比利亚之夜》。《恋恋风尘》讲述家国时代的摆弄,拆散了一对青梅竹马。《浮云》讲了一个女子历经感情的磨难,有情人不成眷属的故事。《卡比利亚之夜》描摹了女主人公经历坎坷爱情,最终爱梦幻灭的故事。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NpzRdxhGy

《浮云》


这些电影都没有圆满结局,应合了是枝裕和的电影美学:执恋于表现接近人生常态的坎坷、无奈、缺憾、喟叹。


小时候,是枝裕和看过意大利导演德西卡的成名电影《偷自行车的人》。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父亲视为命根子的自行车被偷了,绝境之下他也成了一名偷车贼。在父亲偷车被捕后羞愧难当时,儿子没有责难,而是向父亲伸出一只手。


“我意识到这牵手的一幕,与其说是儿子牵住了父亲的手,不如说是儿子向父亲伸出了援助之手,父亲怀着怎样的心情握住了儿子的手,对父亲来说,这个结局也许比被捕还要残酷吧”。


历经多年,是枝裕和对这部电影仍旧念念不忘,大抵这部电影跟他一贯的主题吻合吧:锦绣前程是没怎么有的,人中龙凤也是不多的,普通人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此情此景下,那“使世界突然变得美好的瞬间”就格外宝贵。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NpzQJ4rUO

《偷自行车的人》


在一个失败者不被欣赏,甚至不被平视的社会中,大多数凡人俗人,何以心安理得地自处,在是枝裕和的电影中,也是没有答案的。


但是,他那里常有一个失意的主人公,我们可以和那主人公“共呼吸,同患难”,于某个转角,当他不经意遇见一个温暖的笑脸,我们的人生,似乎也被点亮了一刹那。


【文/何时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