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磅|网剧分账模式全面铺开,是新淘金地还是舔血刀尖的营生?

(2018-05-21 11:38:42)

最近,优酷在自家的“网络剧合作白皮书”中发布的一则消息,引起了业内的关注——继爱奇艺、腾讯视频之后,优酷终于也向网络剧片方开放了分账模式。


根据优酷的网剧分账计算公式,合作方分账收入=该剧会员观看总时长/剧集总长×定级单价×集数奖励系数。其中,定级单价分为S、A、B、C四档,分别为25元、20元、10元、5元。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KRMPbGdhA

这标志着,以用户行为作为分账重要依据的2C模式在网剧领域全面铺开。


说到网剧从以广告客户/网络平台买单的2B模式向2C模式的转型,不少人会想起去年王冉的那篇雄文《中国娱乐产业今天面临的最大机会》。


文中他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一个是用美剧模式——包括题材广度、叙事角度、思想深度——进行网剧创作;另一个就是用电影的商业模式做精品网剧,也就是C端化。


一年过去,我们看到,虽然他提出的美剧创作模式,还停留在空中楼阁阶段,但用电影的商业模式做网剧的预言,却在三大平台都落地,成为了现实。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KRMThBRK4


不过,从2B到2C真的只是为了激励优质网剧的产生吗?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


正像王冉在文中写道的,在中国付费视频用户迅增的现在,“尽可能比竞争对手更快地获取他们,并从他们身上攫取尽可能高的商业价值”,这是目前所有视频玩家的“念想”。


向网剧片方开放分帐模式,正是典型的降低内容购买成本,用平台资源和会员基数兑换内容,把流量货币化的新接口。


同时,通过分账模式吸引来的剧集,还具有“人才意义”和“数据意义”。


“人才意义”,是指网剧分账,通过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模式,能以最小的成本,为平台吸引并遴选出新兴的优质内容团队,聚集上游人才资源。


“数据意义”,是指那些点击量并不高的分账网剧。它们即便并不能为平台提供可观的流量、拉新,但也能作为搜集用户数据的样本,为平台训练算法模型提供数据——要知道,对于用户行为较为稀疏的视频网站而言,这也算是珍稀资源。有了这个数据来源,基于信息流推荐的广告业务,就有更高的提升空间。


也就是说,平台如果真的能用分账模式激发上游创作,就等于一面用较低成本获得了大量内容,另一面又对付费会员的商业价值进行了二次开发。可谓百益而无一害。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KRMV7NIhs


那么对于网络剧片方,情况是怎样呢?


首先,对于头部大剧来说,议价权依然在片方手中,交易模式一定会以“版权费+分账”为主。从市场份额来看,这些“最大公约数”的内容,也一定会占去大半。


但主要依靠“分账模式”回收成本的网剧,很大程度上,只能活动在分众市场、圈层空间。从生存环境上说,可能比网大更恶劣——跟网大竞争的院线电影,至少已经在影院消耗掉多半竞争力,而“分账模式”网剧跟版权大剧的主战场却是同一个。


以业内常提及的成功案例《妖出长安》为例,自2016年末上线以来,这部成本仅500万的12集“玄幻+悬疑”网剧,凭借类型优势,以小博大,获得了400%分账收入的。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KRMSS71EG


但是,出品人雷翔宇却认为这部剧的成功并不可复制:一方面,想要再次找准“玄幻+悬疑”这样崭新的观众兴趣点,很难;另一方面,分账模式“吃螃蟹”的时机也已经过去。


对于未来的发展,他认为即便依然走分账的模式,千万制作成本也已经是底线。


所以说,在马太效应日渐明显的网剧市场中,分账模式并不能辟出一片“蓝海”,2C模式也并不与剧集品质提升直接挂钩。


目前来看,如果说分账模式真的给哪些作品和团队提供了利好,可能只有以下两类:


一类,是在日渐难测的卫视排播表中,无处下脚或者拖不起的电视剧作品。


一类,是作品具有用户吸引力,但创作团队新、声量小的新兴网剧势力。


不过,三大平台在分账模式上的不同,也体现了“优爱腾”在内容引导上的倾向,下文一一列出,以供参考。


优酷:


合作方分账收入=该剧会员观看总时长/剧集总长×定级单价×集数奖励系数。

定级单价分为S、A、B、C四档,分别为25元、20元、10元、5元。

集数奖励系数分别为: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KRMWVYo9g

分析:优酷是唯一把集数纳入分账公式的一家。鼓励集数长的剧集,可能一方面考虑到分账网剧片方的制作能力,以此筛出非专业团队;另一方面应该是考虑到用户黏性,毕竟长剧的“连续性”也是吸引用户付费的“利器”之一。

爱奇艺:


总计算公式=会员付费期分账金额+贴片广告+植入广告

A、B级网剧会员付费期分账计算公式为:
合作方分成=VIP有效播放次数×每集单价×70%

C、D级网剧会员付费期分账计算公式为:
合作方分成=VIP有效播放次数×每集单价×50%

其中,每集单价=每部价格/集数;A、B、C、D级剧集每部/季价格为10元、8元、6元、4元;有效播放指单集播放长度超过6分钟。

分析:作为第一家提出分账模式的视频网站,爱奇艺前段时间刚对计算公式进行升级,对于A、B级的网剧,分成从5成提高到了7成,加大了分账力度。另外,在爱奇艺的计算公式中,同级网剧集数多寡,对分成不造成本质影响。可见爱奇艺对短篇幅网剧的偏爱。

腾讯视频: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NKRMR0uZ4S

注:CPM为前贴片广告

付费分成=有效付费点播次数×有效付费点播单价×分成比例

其中,有效付费点播为观看超过5分钟;有效付费点播单价为10元/集数;分成比例S/A类为7成,B类为6成。

分析:腾讯在分账模式上的动作一直不多,在付费分成规则出台之前,曾采用拉新分成的方式:每拉新一个会员能给片方3.5-5元之间的提成,由此可见腾讯视频对于会员增量的渴望。


【文/铁皮小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