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唯美食和文化不可辜负,《中餐厅》推开陪伴式综艺新窗户

(2017-10-03 11:30:15)
标签:

杂谈

今年以来,原本被一众快综艺占据的电视荧屏出现了更多的垂直分类。譬如近日在湖南卫视收官的《中餐厅》,就是这样一档没有紧张竞技,没有激烈对抗,甚至都没有劲爆话题点的“慢综艺”。

值得一提的是,这档节奏不温不火的“慢综艺”无论是在网台收视还是口碑方面的表现都颇为火爆:11期节目全国网平均收视率1.18,份额8.15%,CSM城域平均收视率1.38,份额8.64%,推及观众规模达1.88亿。细分到“三高”和年轻受众群体的收视表现更是喜人,23岁以下观众全国网份额高达16.7%,轻熟、高知观众份额破8%。而节目微博主话题超过21亿的阅读量和超170万的讨论量,都足以证明这档节目所引发的关注。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Ag2GdZrzE

相较制作模式相对成熟的快综艺们,以《中餐厅》为代表的慢综艺在各方面都尚处于摸索和完善的阶段。目前来看,在摒弃了游戏环节设置和剧本干预之后,慢综艺“记录”的性质更加显著。明星在宽松环境中自然的状态有了,对于“生趣”内容的理解和呈现还有更多可发挥的空间。值得欣慰的是,在没有强剧情快节奏的支撑下,《中餐厅》以餐厅经营为起点,带领观众们共同开启了一场未知的经营生活体验。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Ag2IeiP8C

剥离明星身份,《中餐厅》以“真”动人

光从名字来看,多数观众会以为《中餐厅》更接近于类似经典经营游戏《明星餐厅》的套路。但节目组另辟蹊径,将录制地搬到了泰国象岛,一方面是应景,将“中餐厅”这个客观存在世界各地的美食符号向世界推广,更重要的一面则是尽可能在相对陌生环境之中,削弱赵薇、黄晓明等一众青春合伙人知名度对于餐厅经营的助力,努力还原与营造真实的经营环境,譬如张亮就曾被中餐厅的外国客人认定是名普通的厨师,这便是最真实的写照。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Ag2FVFFbs

当五位青春合伙人的明星身份在异国他乡被剥离,他们所需要面对的便是餐厅经营最真实的样子。从食材的采购到菜谱的制定,从工作的分配到经营策略上的制定,这些非经历不知难的细节不仅成为考验青春合伙人的难题,更加从侧面印证了这档节目的真实状态。

同时,要在语言不通、资金受限、经验不足等客观条件的约束之下顺利运作餐厅,更要突破自我展现厨艺用美食去传递中华文化,需要的不仅仅只是勇气和智慧那么简单。对于有心创业的年轻人来说,这档经营体验节目中的细节同样具有意义。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Ag2M9WIl6

餐厅与人共养成,陪伴式代入以“情”感人

无论是《奔跑吧》还是《极限挑战》,每期节目的内容都是独立成章,整体呈现点状分布的结构,在平行时间线上也没有紧密的关联。《中餐厅》整季节目则是完全顺应时间线性的特征,前后紧密相连互为因果,堪比一部连载直播的电视剧。有意思的是,每期节目都仿佛美剧一般都有核心故事主题,从第二期的“我们开业了”到第三期的“四个人的餐厅”,从第四期的“我们的老师”到第五期“离别即是相遇”,包括“中餐厅的新主厨”、“小黄鸭蜕变季”,再到“不好吃,就免费”、“我们的航海日”等等,这些鲜明的主题使得节目在时间线的串联以外,还增加了一条明星嘉宾成长的故事线。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Ag2CTAuZc

如果说快综艺的核心在于快速塑造人物性格角色,并且通过任务的对抗和竞争制造噱头和看点的话,那么经历与陪伴、成长与治愈则是以《中餐厅》这类慢综艺的核心。看似涣散的单期节目经过餐厅经营和嘉宾成长两条故事主线的串联,使观众形成了“陪伴式”的代入感和共鸣感。对于体验在异国海岛开一家中餐厅的五位合伙而言,小到刷盘买菜,大到装修运营这些“养成”经历,在生活中相处的点点滴滴,更具有治愈系的功能。每一个来自于生活的纯粹瞬间,每一个合伙人的笑容、汗水和泪水都是亲润心灵的源泉。即使是隔着屏幕,都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他们遭遇挫折时的失落,达成目标时的喜悦,依依惜别时的不舍。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Ag2LASrmi

唯美食不可辜负,中华美食打开对外交流窗户

除了五位青春合伙人以外,美食自然是《中餐厅》里的绝对主角。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不同地域的美食蕴藏着不同的风土人情,还有无数的美食礼节背后都有着值得传承的传统与人情味。钱钟书俏皮地总结说,“烹饪是文化在日常生活里最亲切的表现,西洋各国的语文里文艺鉴赏力和口味是同一个字(taste),并非偶然。”而张大千更是斩钉截铁地宣言:“吃是人生最高艺术!”尤其身在异国他乡,能够触发国人乃至世界华人华侨情感共鸣的中华美食,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一扇对外交流的窗户。如何在中餐厅里突出中华美食骄傲,怎样最大限度地推广中国文化,在中餐厅中如何融入传统元素,这不仅是《中餐厅》赖以生存的关键,更可以上升到民族自豪感的高度。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Ag2JUGzjc

可以说,《中餐厅》对于中华美食的呈现是生动活泼的,这场以美食为名的中华文化传播之旅,足以挑逗光临中餐厅的外国友人们的味蕾。无论是粤菜系的菠萝咕咾肉,还是川菜系的水煮牛肉,亦或者是周冬雨独创的新式菜“豆瓣鸡”,在让人拇指大动的同时,亦是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呈现中华民族血脉的生动写照。一档优秀的综艺节目应当是能够如实反映社会现状的真实发生和现实发展,能够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感有机的融入到节目的内容之中。《中餐厅》大热的背后,中国人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转变的真实呈现,更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实需求。同时,更为其它同类综艺节目提供了一个研究样本。

【文/纳兰惊梦】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H2TqmJzqyW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