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几天,《战狼2》的票房增速不断打破我们的想象。7月30日当天,《战狼2》以80.3%的票房占比,将电影市场的单日票房拔高到4.36亿元。
http://p2.pstatp.com/large/31d2000321beb1185129
这是什么概念呢?这基本媲美《速度与激情8》刚上映头三天中国电影市场的单日票房成绩。但是,因为《战狼2》是国产电影,这样的成绩再往前找,就要数到2017年的春节档了。
《战狼2》振奋了业界,它充分说明只要影片质量过硬,观众就会让你付出有回报。综合来说,《战狼2》最值得肯定的,还是影片的完成度与国际化视野体现出来的国产电影工业水平。
http://p3.pstatp.com/large/31d70000cddee08b15a7
那么,国产电影工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两个月前有“中国的重工业电影”这种提法;就在7月26日,在北京朝阳万达还举行了一场中美电影工业高峰论坛,国内外数十位大咖发表了一些宏观论断。可我们对国产电影工业水平的认知,还是停留在模糊的层面。
为此,我们与长期和乌尔善导演合作、也是合伙人的MYTH IMAGE(魅思映像)总经理孙晔进行了对话。孙晔也是《封神》三部曲的第一副导演、执行制片人,参与过《寻龙诀》《画皮2》的制作,我们试图从视效角度,给大家理出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现状。有意思的是,《封神》三部曲的出品方北京文化,同时也是《战狼2》的联合出品方和保底发行方。
《寻龙诀》、《捉妖记》、《爵迹》、徐克武侠片、《悟空传》的视效一一评判
“《寻龙诀》我们最满意的是结尾地宫坍塌的那一场,那也是最昂贵的视效部分。”
“不能说《捉妖记》代表国产电影的视效水平,因为主要是好莱坞的工业魔光在技术加持。”
“《爵迹》的人物僵硬,动作捕捉一看就是没花够功夫和资金的。”
“徐克的武侠片整体的视效量、视效难度不算很大,因为武侠片不需要重建一个完整的世界观。”
“《悟空传》的视效基本上是国内制作的,能看出付出了很大努力,效果类的表现是国产电影里最好的,也是国内公司里最好的。”
孙晔介绍,《寻龙诀》(2015)的视效内容其实使用得很节制,整体难度级别并不大。《寻龙诀》是找国内的视效公司做总包,以分包到国内、韩国的公司为主。
“与中国传统文化较密切的部分、中等难度级别以及简单的部分,无论是出于成本还是速度考虑,都是在国内制作;韩国负责非常多的、难度级别中等的视效部分;在美国LA聘请当地的艺术家,成立了视效研发小组,《寻龙诀》里最难、最昂贵的视效是地宫坍塌的那场戏,顶部的岩石漏了,大量湖水倾泻下来,彼岸花倒塌,都是基于LA小组的研发成果;还有欧洲团队做了少量内容,如《寻龙诀》里飞虫的研发。”
http://p2.pstatp.com/large/31d50000afb55ec68615
http://p3.pstatp.com/large/31d600046ad7a96fc8fd
http://p2.pstatp.com/large/31d10003296bdf0686b7
提及两年前的奇幻电影《捉妖记》(2015,许诚毅导演),孙晔分析道,因为《捉妖记》本身设定较低龄化,妖怪不需要成人世界的真实度,所以难度没有那么大,并且《捉妖记》的视效设计是工业魔光派过来支援的(工业魔光是由乔治·卢卡斯1975年创立的著名视效公司,代表着至今世界电影视效行业顶尖制作水准)。此外,导演许诚毅本身也在好莱坞发展多年,有些便利。整体上不能说《捉妖记》代表中国的视效制作水平。
http://p3.pstatp.com/large/31d70000cddfd9f7f8cb
谈到真人动态捕捉的电影《爵迹》,里面的人物看起来显得死板、僵硬。孙晔表示,《爵迹》是国内公司聘请了国外团队制作的,动态捕捉是非常耗时、耗力、费钱的,一个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要动画师一帧一帧去修,假如没有给予充足的时间和资金,中间的优化环节做不到位,呈现出来的人物就是僵硬的。
http://p2.pstatp.com/large/31d90000a2dd3eb291fa
在武侠片中,也会有一定的视效镜头,但其实武侠片的视效量不大。孙晔解释道,武侠作为虚幻的世界,大家已有观影经验,所以没有世界观建构的负担。而奇幻电影要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基于真实世界的超现实表现,很重要的就是让大家认可那个世界,只有相信才能投入情感。武侠电影中难度大的是动作视效。不过像徐克导演,会设计出一些奇怪生物,像《狄仁杰之神都龙王》(2013)里的大鱼,也有一些水的东西,那是武侠片里难度高一些的。
http://p3.pstatp.com/large/31d50000afb60c135bfa
近期的《悟空传》虽然引起了一定的争议,但是视效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孙晔透露,《悟空传》的视效完全是我国自主创作的,团队都是中国人,核心力量都是中国人。而且,西游题材是目前国内视效难度最大的,既要建立奇幻的世界观,也有妖怪、奇异的场景等。他认为《悟空传》里效果类的表现,是国产电影里最好的,也是国内公司里最好的。
http://p2.pstatp.com/large/31d10003296dc877ad7b
中国电影的视效处于组装加工的初级阶段,困境在于技术和资金
“中国能做的其实很多,至于水平,打个比方,像以前的耐克、阿迪的球鞋,都是在中国加工的,制作生产没有问题,工艺、手工业操作没有问题。但是,核心技术不是他的,核心创作不是他的,球鞋的设计不是他的,是持有技术方提供一些工具和理念,但不会告诉你全部,只告诉你把这颗螺丝拧上。中国在加工流程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最难的是不掌握核心技术,不掌握核心创作能力,这就是中国电影视效的现状。”
仿真生物、大规模的效果(比如整个城市要坍塌)、水的效果,是视效领域难度系数最大的,最顶级的,这些最难的一定是西方完成得最好,因为好莱坞有很多的影片去应用,他们有经验。比如在仿真生物的研发上,在动物学、解剖学的基础上骨骼肌肉的绑定、毛发的测试,这是好莱坞的强项。
http://p2.pstatp.com/large/31d10003296c79ef5a98
但中国、韩国或者亚洲范围内,因为影片的成本、票房的预期,没有大量资金投入,国产低成本影片基本采用全部都要实拍,有一些实在完成不了的东西,才用视效,整体视效量很小。加之奇幻类题材的视效普遍要求不高,甚至还有的是拙劣的视效堆砌。国产电影中很少有生物,比如《九层妖塔》(2015,陆川导演)里的雪山怪兽,是韩国做的,因为韩国有过《汉江怪物》(2006,奉俊昊导演)的基础。
http://p3.pstatp.com/large/31d10003296f58fc63b7
当被问及中国从事视效工作的大概有多少人?孙晔表示,非常多,但无法统计具体数字。
第一,是整个视效行业人员流动非常大,分布多,等级多,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是做一些普通的加工的人。其次,各个视效公司最终执行视效的结果,有多少是靠自己的力量,有多少靠国外,无从知道。
国内也有很多公司在做好莱坞的项目,但还是处于某个环节上的加工。孙晔分析说,“我们现在基本上在从事视效组装阶段,就像合资的汽车厂组装一个成品车,这个环节给到你,告诉你怎么拧这个螺丝,你机械地去完成。一些公司的核心资产和效果的技术研发是国外的,它只负责把它拼装到这个镜头里,完成一些指定的工序,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和导演一起创作这些视效镜头。也有公司做‘擦除’工作的(像擦掉镜头的穿帮部分),那是最低级的,现在已经从中国转移到印度了,因为他们劳动力更廉价。”
谈到视效研发,孙晔解释,视效的研发技术就是在软件平台上写的程序,软件要迭代,程序是变化的,为了解决这部影片中的视效问题,在软件平台加入一些自己写的程序去配合它,等到下部影片的时候又有新的问题出现,然后又要再写新的,这就是研发。“直白点说,如word对大部分人而言是书写软件,但谁写得好,是那个人的事,不是软件的事。中国也掌握这个软件的基础,但是应用和开发能力不够。”
http://p3.pstatp.com/large/31dd000094c603892cc1
在视效创作上,中国能做的还是中等类难度的。因为现在中国视效类的影片并不多,很少。中国的视效理念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不是说所有的奇幻类电影才是视效,很少有人能想象大卫·芬奇的《本杰明·巴顿奇事》(又名《返老还童》,2008)从环境到人物几乎全都是视效完成的,因为是现实题材。大卫·芬奇的视效是迷惑观众,建立的真实感让你看不出来视效,就是他的视效理念。
东西方文化差异是重要阻碍,《封神》试图摸索出一条国产视效创作之路
回到未来的《封神》系列,前前后后生产周期近十年,孙晔表示,《封神》除了创作者本身,还需要投资方的支持。投资方如果都是急功近利的,比如一年之内要通过某网络小说改编,请当红明星,去复刻出一种成功;比如近几年的喜剧电影,几千万的成本、十几亿的票房的成功的例子很多。但如果大家都想复制那种成功的话,就没有给这种重工业影片生存的土壤。
提及《封神》系列的视效制作模式,孙晔表示,“大家的普遍观念是,好莱坞的视效是最好的,但还有文化体系的问题,他们是基于西方的审美与文化体系,但《封神》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东方文化题材,文化差异会导致在沟通上、美学把控上、最终呈现视效的理念上是不同的,因为文化的东西是在你身后很多很多年积累出来的。”
http://p2.pstatp.com/large/31d600046adc3ed09ba5
“比如中国古建筑与西方的城堡完全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古建筑都是榫卯结构的,在做数字化资产的时候,它还要被破坏、会坍塌,要完成建筑的数字模型,每一根木头的连接方式,你让外国人去理解这些相当于要他学一遍中国建筑史,这样的部分肯定选择中国团队来做,然后我们用西方的效果研发能力辅助我们完成整个建筑的效果。我们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做选择,一是出于性价比,一是出于谁能完成得好,有区别地去选择,谁更适合,不见得最贵的就是完成得最好的,有很多东西其实是很难跟与好莱坞审美达成共识的。”
《封神》三部曲的视效难度较高,视效的种类非常多,有大量的生物、大量的效果、奇幻的场景、奇幻的法术、还有世界观的表现等方方面面,几乎占据了所有视效种类里的所有的东西。
http://p2.pstatp.com/large/31d600046ad9dc8bfa33
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封神》团队正在摸索着一条道路。
首先,《封神》团队里的人基本都是双语能力,跨中西方文化。第二,导演与摄影部门、美术部门、视效部门,都是“用图说话”,乌尔善导演把他想象的东西用图展示,概念设计、美术设计、分镜、预览。第三,MYTH IMAGE(魅思映像)相当于“中间人”,从创作、管理、和技术控制等方面统一规划,并负责与导演和分包公司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第四,除了沟通,还要早介入,从剧本阶段,视效、美术、摄影、导演就会一起往前同步调研、推进,没有任何一个部门在闭门造车。
孙晔坦言,留下最核心的视效研发技术,是《封神》致力于去做的,“弥补国产视效创作的不足,就在于有多少核心东西能留下,不能外国团队一撤走,中国又回到旧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去借用西方的科研力量,关键是怎么用,不是说‘抓过来干吧’,而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知识产权、核心技术都是我们的,是中国的资产,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http://p3.pstatp.com/large/31d600046ada2bc2ce3c
孙晔认为,中国电影并非处于较差的“作坊阶段”,而是过渡阶段。发展重工业电影的起步和程度,其还是由市场决定。国内视效是有进步的,但没有达到大家所期盼的水平。近几年的票房增长,视效投资的增加,同时好莱坞影片的进步拉动中国观众对视效呈现结果的需求加大,从而倒逼视效行业往前进步,就会有更多国外优秀力量加入到中国团队,都是好事。
“希望观众看完我们的电影,认为是一部好电影,而不是视效好的电影”
当被问及视觉之于电影的意义,孙晔表示,“视效对于魔幻/奇幻电影是必须的,你能让真人去扮演一个怪兽吗?没办法的,所以视效是必要的,你就是要呈现出一个奇幻世界。”
对电影本身来说,视效只是一种技术手段,视效电影是娱乐层面、技术层面、商业层面的,视效是帮助艺术表达。其实,孙晔个人更喜欢的电影不是视效类的,反而是真实的有历史感的,比如黑泽明的电影。
http://p2.pstatp.com/large/31d100032972c01adfe6
视效是电影表达的辅助,我们无法去划分“电影”和“视效电影”,观众去看电影还是去看故事、看人物、看情感,观众在影院里高兴或流泪,永远是因为那个人物,他的命运、故事的情节,而不会是视效。
正如孙晔所言,“我期待的不是观众说这个视效很好,而是说这个电影很好,而没有批评视效。单独让大家去夸赞视效好,就等于说电影并不怎么好。我们的目标还是做一个非常好的电影,多少年以后大家再看还会认可的电影,而不是在当下去展示一个技术。”
【文/洛神】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
http://p2.pstatp.com/large/31d10003297051637502